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3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廖丽珠
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廖丽珠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而且认知能力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并将形象思维合理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为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
所谓形象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运用的形象思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练习所积累养成的一种能力。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时,可以不断地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理解能力的提升。其次,由于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学科更加抽象,在学习中,要求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判断和空间想象的能力,这种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将形象思维运用其中就可以打破这些限制。
二、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在直观教学中得到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形象思维能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高度抽象的知识内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层面的理解。在教“镜子中的数学”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清楚地区分镜子中的成像与现实生活中的成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准备课堂教学用具,准备好一面镜子和一个钟表,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同学们认识到镜子成像的原理。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单一进行言语教学,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时间成像的原理。所以,教师可以使用钟表在镜子当中的成像来解释时间成像的原理,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内容,真正地掌握于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他们往往会有独特的审视问题的视角。因此,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形象化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在“长方体”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体积与容积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不同物体的对比法进行初步探究与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好土豆、红薯、两个量杯,在学习物体体积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土豆和红薯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进行对比法,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问:土豆和红薯哪个的体积大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土豆和红薯的测量,大多数小组采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利用直尺进行测量。在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结束之后,教师将装满水的量杯进行展示,接下来就是将土豆和红薯完全浸泡于装满水的量杯中,就可以观察哪个量杯中溢出的水多,则说明哪个物体的体积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米尺在教室搭建1 立方米的空间,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想象,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三)拓宽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1. 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数学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综合性学科,数字与图形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激发大脑中的思维逻辑,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延伸。为了加深小学生对数与形的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师应该将数与形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从形的方面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的巩固性学习,从而把握住数学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增设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植物、动物、场景进行数量关系的引入,不仅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教师在讲授难以理解的应用例题时,由于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目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将线段图形引入题目,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形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2.习题设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解题的步骤及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习题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因此学生会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训练是提升学生形象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衡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习题训练,依据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习题锻炼方案,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及思考能力,充分掌握学生接受学习的实际情况,使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作出及时的调整及改进。
(四)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结合教学内容对操作用具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自身拥有的操作工具,在直观程度上是存在差别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实践,让学生使用用具进行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表象经验,并掌握物体的实际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画、折叠、裁剪等操作,使学生了解数学抽象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认识分数”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操作,让学生感知二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并理解分数的实际内涵,再引导学生进行同样的操作来深入理解其他分数的形成,并感受分数实际意义和形成的过程,加深对分数的实际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形象能力,使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思维形象。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教学是现在教师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教师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打破了以往严肃枯燥的课堂氛围,使之变得轻松欢快,学生学习更加积极,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课堂形式也丰富多样,可以打造过程多样的新型课堂。教师在运用多样化教学时,应该深入细致研究具体的应用条件和实际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开发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教师从生活中提取适当的素材,将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其脱离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整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商场购物打折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如一个足球打完八五折是多少钱,来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
(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自控能力较差,尤其是数学学科由于更加抽象,难以理解的缘故,往往使很多同学出现课上“走神”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做出积极合理的调整。将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应用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制定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要以教学任务为主,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加减乘除的题目放入盒子中,在班级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口算比赛,最先答出的一组奖励十分,结束后最高分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学习兴趣、形象思维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便于理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养成独立的逻辑思维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直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加强对习题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