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0-12-0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祥富小学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祥富小学 唐 娱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内容。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学战略的施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目的和培养策略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侧重点转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革新教学手段,转变教育理念,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达成预期培养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不深入,入学前接触数学的方式各种各样,没有形成数学的基本概念。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盲目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将数学的学习视为一项任务,处于被动执行任务的状态。很明显,这并不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改变现状,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因此,兴趣教学就有了“用武之地”。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游戏运动而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兴趣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卡片,卡片上有数字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小队”游戏熟悉数学中的基本运算法则,学生每人选择一张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寻找其他学生进行三人组合,三人所持有卡片符合基本运算法则就可以获得加分,最终分数最高的学生获胜。
学生在“组小队”游戏中始终保持着紧张的情绪,必须不断尝试和快速地寻找组合才能获得加分机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场游戏,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有关四则运算的数学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寻找新的组合可能性,这有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和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高涨。兴趣激发下,小学数学教学渐入佳境,在这样的基础下,数学教学的创新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数学情境教学模式
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创新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枯燥的数学理论概念和复杂的公式定理组成,如果教师不采取任何策略直接讲解课程内容,可能会导致课堂质量一定程度上的下降,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更是无稽之谈。因此,引入创新情境教学是有必要的。教师要了解熟悉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程内容范围,既不能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范畴,也不能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扰。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面积”时,要通过之前讲过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来引入多边形面积问题。通过创设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情境来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如果教师感觉学生理解困难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作为授课素材,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在引入多边形面积这一数学概念的同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供学生反应、理解。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适当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把控课堂节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课堂主体”的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在创设创新型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于教师的感情较为单一,可以用敬畏来形容。这就意味着学生会将教师视为“偶像”,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解放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当然,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不能随随便便进行,需要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分析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学情,在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能放能收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为小学生在情境中学好数学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通过交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大部分创新内容的产生都不是一个人的凭空想象,而是很多人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对于某一项数学内容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看待并且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的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但是教师要掌握正确的策略方法,一味地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而忽略了数学基础知识讲解会起到反作用。我曾有幸参与过一节数学示范课,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全程四十五分钟的数学课程,学生交互合作的时间共计二十分钟,这不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该教师对于课堂节奏把控到位,但是部分学生在交互合作环节不听教师指挥,肆意玩乐,讨论的内容与该课程的数学内容无关。而总计二十分钟的交互合作时间也有待商榷,教师要引以为戒。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不仅仅是口号,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进行课程设计,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增减交互合作的时间。另外,教师要管理好课堂秩序,规范学生交互合作行为,禁止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聊天说笑。学生通过交互合作能够拓展思维,有利于受到他人启发,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能脱离实际生活
小学数学教材中增设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章节内容,这是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钟表”,在学生了解熟悉数字之后引导学生认识钟表,通过数字来强化分钟、小时和秒等时间概念。学生单纯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数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与实际生活进行对接,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了解实际生活、了解真实世界的运转,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来整合数学与实际生活。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制订相应的计划,执行对应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项任务,让学生放学回家以后为父母以及自己进行一次简单的“体检”。学生需要进行称量体重、测量身高等具体实践,既强化了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又加深了学生对身高、体重等基本概念的认知程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培养学生具有深度学习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看起来比较浅,内容也比较少。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仅仅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字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觉得索然无味,但又不敢放手向数学知识的深处探究。其实,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向深度知识学习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既是一种创新意识,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品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把自己的学习自觉向深度开掘,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培养深度学习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该从思考深度的递进上进行引导。面对一道数学计算题,学生的思考是很浅的,只能简单地想到:我如何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于是他仅仅在计算过程中调动已有的知识记忆,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来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就完事大吉了。此时,教师的引导应该随之跟上,积极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比如让学生思考:你如何知道自己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验证你的计算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启发提问,学生本能地就开始思考验证的方法。当学生能够验证自己的结果是正确的,这时候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入启发: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是唯一的吗?有没有别的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出来?还有几种方法可以运用?哪一种方法是最简便的?这些启发都是上一步知识学习的递进,学生由一开始的正确运算,进一步想到验证计算的准确性,再进一步拓宽思维,通过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得到更多关于这种计算的更深层的知识。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如果能形成习惯,学生深度学习的创新意识就已经形成了。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老生常谈了,但它又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要求、自我强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