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处无声胜有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

2020-12-0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小学周桂梅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小学 周桂梅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教学,具有三个特点,生活化、情感化、自主化,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合理地设计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教育的相关部门很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中的开展,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并未将这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多数学生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实际用处,再加上课程本身知识的趣味性不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与教师缺乏应有的互动,导致学生不愿和教师沟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外,部分家庭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使学生的道德素养略低,许多父母的素质不高,在家庭中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尊重他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学生学会了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足。网络环境下,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许多不良信息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从而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此外,网络环境下许多信息的发布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这些信息能够被学生轻而易举地获得,一旦学生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蛊惑,便极易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业,而且对于学生的家庭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建立学生主体结构

新课标指出,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个学校已经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一观点达成共识。在课堂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满足学生需求,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敢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师在课堂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气氛和谐的课堂上畅所欲言。但是,一旦学生讨论的内容偏离了课堂的主题,教师就需要及时地让课堂整体导向回归正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为,新课标中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看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指路人,要确保学生方向的正确。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营造良好的、丰富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还要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有意义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需要在课堂上留出一些空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所授知识的看法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三、多媒体教学使道法课程生动形象

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以“注入式” “述而不作”为主,教师只通过讲、写的方式授课,学生只通过听、记的方式理解知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是模糊抽象的,也会打消学生求学的积极性。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日益革新。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走进课堂,替代了过去的粉笔、黑板,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视频、图文、立体音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绘声绘色”。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也让教师的备课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课堂的授课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电子产品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对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都乐于接受。

四、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想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其重要保障。这种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自尊是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尊重学生隐私,学生间虽然有种种差异,但他们都希望被教师像朋友一样关爱和理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要求教师利用课下时间与班级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对一些上课容易分心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如果学生过于内向,不肯回答问题,教师也应该耐心地进行询问和倾听,不能用过于严厉苛刻的语言去交流,否则会拉开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应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向共同的目标进发。

五、多样化教学方式

枯燥的课堂需要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教学活动受到制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因为受到各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整合这些因素后,教学方法就会天差地别、截然不同。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不但受到各个学科针对的对象年龄的制约,而且还有其特殊性的个性特点。教学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且拥有共同属性。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请同学们分角色排演课本剧,如让学生扮演在马路上摔倒的老人、交警和过路的行人等,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本班同学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实际运用教学手法和研究教学手法时,需要掌握教学方法的共同规律和实际特点。在掌握教育方法共性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创新地发展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得课堂更为活跃,学生的学习顺序也会变得更加浓厚。

六、严谨备课,发现重点

“明理”不仅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更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基本要求。“明理”泛指通过学习教材要清楚的道理,或是要掌握的观点,所以明理是难点、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几点的关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依据道德认识发展和形成规律,重点打破“明理”。做到情中含理,理中含情,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例如:在讲述小学五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一课时,重点让学生从英雄人物和前辈身上学习如何为人处世,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求学时期的詹天佑、张海迪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品质,进而以此培育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为之努力拼搏。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从内心树立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一些理论知识的现实体现,更能让学生明白该科目开设的重要意义。

七、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信心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要多鼓励学生,尽量少批评学生,合理利用激励性评价,构建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氛围。通过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统一的创新性和规范性。机智的言语评价会使课堂上氛围更轻松愉快,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鼓励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欲。鼓励性的评价有很多,如:“你真聪明”“你作业做得真仔细”“你的思路很正确”等,这样有益于调动学生的进取心。如果教师态度十分严厉,只会批评、谴责学生,可能会导致师生间配合不默契,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学生从此对这门课程产生畏惧感,造成的不良后果。

八、辩论问题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分析教材中所述的现象,比如,可以在班级开展辩论会,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展开辩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真知灼见。开展辩论会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他们在辩论中明确是与非,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在讲述“网络连接你、我、他”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联系自己从日常生活中阐述网络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又存在哪些潜在的危害。同学们在辩论中引经据典,畅抒己见,在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印象的同时,便于理解和分析新知识。此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想出有理有据的话语来支持我方观点,思维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拓展。教师则应教导学生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事情,这会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实现其教学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学生能思考和分析生活中具体事例的目的,从而使同学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改变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不断更新、设计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思维进行深刻思考,实现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