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探究

2020-12-03山东省荣成市第三中学姜泽峰

青年心理 2020年36期
关键词:蒸汽机瓦特史料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中学 姜泽峰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负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提问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我将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这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

一、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提问

(一)关联历史事件,增强时空意识

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任务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其中包含着指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一种是直接指出了时间和地点,另一种则更加深入地隐藏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内。为了准确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我们需要理清纵向和横向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变迁以及中外历史事件的发展,通过整理和把握学习框架,形成属于自己的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一些事件在专题历史教材中的分布比较零散。这时,学生很难连贯地把握一个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割裂和事件之间原有的联系,使各种事件成为孤立的、无意义的单独事件。为了使孤立事件变得有意义,需要把它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整理出大事年表,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性地掌握历史脉络。通过提问,学生可以将该事件与同一时期发生的其他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进一步开拓和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时空意识,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时空素养,而且有利于激励学生在潜意识里使用时空的观念和方向去思考问题。

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整理一个大事年表,以1840 至1915 年为例。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15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等。学生在掌握和了解各年大事件后,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他们可以轻松回答,并且会迅速地联想到那个时期还有什么事件发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借助教学工具,突出主题思想

高中历史教材收录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而忽略了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历史事件涉及到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简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事件与人物结合到一起,并通过该历史人物所处的朝代对整个历史事件形成一个清晰的记忆脉络。这样,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也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节点,即从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40 年代,然后收集一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并将该人物的生平简历制作成PPT 教学课件。比如英国发明家、企业家詹姆斯·瓦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他的杰出贡献是于1776 年制造出世界上的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人类也自此进入到“蒸汽时代”。在介绍了瓦特的突出贡献以后,可以将瓦特的个人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面:瓦特生于1736 年1 月19 日,于1819 年8 月25 日去世,1774 年,瓦特将自己设计的蒸汽机投入生产。1776 年博尔登-瓦特蒸汽机在波罗姆菲尔德煤矿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工作状态,于同一年制造成功第一批新型蒸汽机并投入实际生产。1781 年,瓦特公司雇员威廉·默多克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该系统在蒸汽机上的使用,使瓦特蒸汽机的效率提升了5 倍以上。1784 年,瓦特对联协式蒸汽机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了能够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并在纺织业、冶金业、造纸业得到广泛应用,1785 年以后,瓦特蒸汽机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当视频资料播放结束,教师可以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一些随堂问题,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为什么说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教学课件当中寻找到正确答案,进而帮助学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展现了人物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学生能够清晰记忆每一个时间节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而将人物、事件、时间三要素串联到一起,即便时空发生变化,学生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对学好历史学科将起到正向助推作用。

二、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提问

(一)紧扣史料内容,设置随堂问题

史料教学是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历史资料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史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历史资料,提升自身的史料素养和专业水准,使用新颖的角度和方法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史料,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和掌握史料,并且设置一些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史料。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史料去正确评论历史人物、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合理解释历史现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素养。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突出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关于史料方面的提问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批判性的历史思维,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应该紧扣史料实证进行提问。当时日本的经济和政治情况如何?我国的国情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道:当时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提倡对外积极侵略和扩张,确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且日本的侵略行径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当时的清朝政治腐败,国防军事外强中干,人民生活困苦。通过了解当时的史料,学生会加深对甲午中日战争的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主动收集史料,解决历史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确凿史料,以印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亲自尝试和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提升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为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熟练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古代的四大发明,同时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重要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通过学习,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 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个课堂讨论问题。比如:“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当问题提出后,学生应当自行寻找和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在收集史料时,学生可以引述当时历史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中华民族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做出的评价,这样能够更加突出主题。比如“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评述道:中国在公元3 世纪到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学生收集的这些史料不仅具有权威性和信服力,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三、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问

(一)根据具体实例,提出相关问题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教师在设置随堂问题时,可以着眼于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联的具体实例。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以及局限性。在教学课堂,教师首先引述一个具体实例,并结合实例设置一个随堂问题。比如:“1846年到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底层劳动人民陷入了饥饿与死亡的困境。而当时的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在这期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达到70 余起,遍及十几个省。”这时,教师以这个具体实例为出发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此时,学生可以从列举的实例当中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这对夯实学生的知识根基,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大有帮助。

(二)多重角度分析,客观提出问题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根据历史资料正确解释和评析历史,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使用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学角度进行评价。

例如在对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进行评价时,高中教师可以提问:有人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有人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请问这两个人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的孙中山先生?你们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史实说明。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形成不同的历史解释,学会使用视角去看待历史人物。

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提问形式,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和推进给予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研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蒸汽机瓦特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史料二则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
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瓦特
瓦特曾想放弃改良蒸汽机?
奉化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热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