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元认知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研究

2020-12-0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赵春光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元认知高三语文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 赵春光

“高三”在整个高中阶段是语文教学冲突最严重的时期,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在教学工作转型过程中,很难做到类似“数、理、化”等理科学科的“机械转型”,相当一部分新知识会延续到高三下学期的“复习课”中,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会汇集大量知识,并源源不断地摆在学生面前,要实现系统、全面、细致、周详的复习,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语文复习原则

从“有效性复习”角度出发,本文并不赞成高三阶段采用大范围、高强度、全要素的复习方式,这并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语文标准》)所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语文并不是一系列“碎片化知识”的集合,而是生活实践、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高三复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固有知识经验,启动“元认知”的优势——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展开高效率、高质量复习。

同时,受到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高三语文复习在概念认知上明显偏差,教师过度强调复习所具有的“知识梳理归纳”功能,而忽略了它所具有的知识迁移训练价值——所谓“迁徙训练”,是针对具体知识运用而言的,是一种透过知识表象、探寻本质规律的学习效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由此就涉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所谓元认知,根据此概念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的解释,它是“自我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评价和调节”,简单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将其置于中文语境之下解读,“认知”是获得知识的方法(一种能力),而“元认知”是认知能力获得的方法——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加强学生元认知训练,则有助于学生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精力下,根据自己的个性、习惯科学调节复习方法,提高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利用能力,这样即便在高考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考核内容,也可以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语文标准》明确指出:“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究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途径”,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语文复习原则归纳为“减少传授新知识、全面整合旧知识、强化训练元认知”。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一)为学生建立元认知训练范式

尽管元认知是激活有效性复习的重要因素和方式,但高中学生对于“元认知”的认知薄弱,进入复习阶段之后,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构建元认知训练范式,引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元认知活动。一种较有效的方式是“有声思维导图”,即按照思维导图的描绘方式,将图表转化成语言表述出来,以此增强学生语文学科下“口脑协同”的效应。例如:在复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精读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回忆”的方式,描述自己初次接触这篇课文时存在的困难,以及彼时面对陌生文本、陌生任务、陌生学习情境状态下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类似的思维模拟过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教材脱媒”下的理解能力,在面对新的语文语篇、考题时,自动将以前的思维过程迁移到上面,迅速构建解决问题的渠道——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范本,通过思考“林冲和次要人物(店小二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林冲进入山神庙的动机是什么?林冲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等一系列问题,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思考”而非掌握“思考答案”,在此基础上引入《水浒传》中其他相似篇章,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部分,以同样的思维过程展开“鲁提辖和次要人物(史进、李忠、金氏父女)的关系是什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动机是什么?鲁提辖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通过一定训练周期,可帮助学生建立元认知自我训练的范式。

当然,高三学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决定了自我元认知训练范式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将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选出来,让他们传授自己元认知的实践过程,尤其是面对高考题型、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以此增强全体学生的复习效能。

(二)构建完整的元认知循环模型

高三语文复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循环次数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制定,但从元认知训练角度出发,教师应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循环模型。同时,为让学生保持“清风明月自在怀”的良好心态,元认知循环模型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便于学生自我调节。例如:以“自我审视→自定目标→自选途 径→自我监督→自我评估”的模型展开,其中“自我评估”是先后两轮复习的衔接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元认知循环模型”的构建,并不是完全面向整个高三语文复习过程的,也可以将其作用于具体的知识范围、知识点上。结合以上模型分析,在“自我审视”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习惯、兴趣定一个“知识领域”,如人教版高一到高三上学期语文教材中全部的“古诗词”,如果认为自己在诗词翻译方面存在弱势现象,则可将“自定目标”设计为“古诗词的白话文翻译”,在“自选策略”上更加灵活,可以逐字逐句地翻译记忆,也可以每天设定一个时间进行背诵记忆。“自我监督”的实现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采用定期测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检查元认知循环的效果,最后结合成绩进行“自我评估”。

(三)高考试卷为媒的元认知训练

历年高考试卷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常规复习下主要以纠错、扩充知识储备为主,这样很难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相对而言,以高考试卷为媒介展开元认知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对高考语文试题特征、规律、解法的掌握,即便遇到陌生问题也能够正确推演。例如:2019 年高考语文(全国1 卷)第16 题“填空题”,分别来自《庄子·逍遥游》《蜀道难》和《渔家傲》,填空题给出了所填内容的解释部分,如《蜀道难》中的“五丁开山”传说提示,对应的是“地崩山摧壮士死”,其中“壮士”与“五丁”是存在内在关联的,即“开山之人”;将这种逻辑关系发掘出来,作为元认知训练的一种资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利用审题依据的推导能力,避免明明会背而不会填的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客观来讲,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效果优劣与知识容量多寡并无直接关系,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语文更注重语言文字应用、思辨、鉴赏等能力的考查,一味追求“复习量”而忽视“复习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采用元认知训练的方法,以突出高三语文复习的“迁移训练”功能,有利于学生在愉悦氛围下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元认知高三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高三·共鸣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