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0-12-03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沙尖子学校赵欣茹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能动性陶行知图形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沙尖子学校 赵欣茹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也出现多样性。而数学作为初中主要学科之一,需考验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还需多更新,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与学生间的合作互动中,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在多变的数学中,能独自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自学能力与当前学生学习现状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没有其他人帮助下完成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中最基础的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求知欲。如陶行知先生的“智育注重自学”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还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当前教育还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新旧知识衔接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师生间交流与互动较少,学生对知识掌握度不高,学习氛围不积极,这些都不利于知识的应用与学生思维的开发,让教学效果低下。所以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方法下学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建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数学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不了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特别是教师的严肃与严厉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不懂的知识更加难以说出,课堂效率越来越低下。对此,教师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减少严厉性,多点和蔼与幽默,和谐师生间的关系,在学习上多关心学生学习情况,减少隔阂,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教师需要调整好自身状态,把学生当作对等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知识上注重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把枯燥的概念、公式、几何等,采用有趣、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课堂氛围变得积极,在交流与互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

(二)多方面地培养兴趣、树立自学观念

在数学科目中,教师要根据当前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对此,多利用当前网络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片、动图、视频中,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领悟数学知识时更加轻松,提高学习自信并激发主动性。教师可在网络资源中收集数学知识资料,创设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多针对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加生活中的场景与实例,如在物品的买卖、房屋面积的计算、银行钱币的汇率、出租车打车等很多生活中的事都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还有无处不在的对称现象,不同的立体图形等,尽量让知识生活化与具体化,提高学生探究兴趣与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投影与视图”一章时,教师可先采用多媒体直观地把各个方位的物体投影展示在学生面前,再适当地增加动图,详细地讲解知识框架,学生在好奇中观察图像,逐渐理解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练习几何体的三视图绘画,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并进行分析讨论,理解与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开始增多,对数学教师留的课堂作业或预习的任务心生烦感,多数效果不佳,教师布置显得像命令,学生没有引起重视。当学生对旧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并能运用的前提下,又开始学习新知识,容易出现学生跟不上节奏就放弃的情况。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主要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动手、学习、开动脑筋,所以还需要教师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教师可采用激励政策引导学生在自学下学会预习,通过自己的分析了解下一堂课的数学知识,对重点难点进行标记,对不理解的知识进行书写,再对旧知识与新知识有相关的地方进行练习。当新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了解,减少了新知识的接受难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积极地引导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在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探索能力才能得到体现,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章时,让学生进行预习,在教师导学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章节进行总结,可画出与新章节中相应的图形,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叫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对生活中看到的图形进行收集。还可在家中让父母帮忙在网上收集图形,学生用剪刀剪出对称图形,在课堂中点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四)课堂中讨论实践、在疑问中养成自学习惯

在数学课前的预习中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还需引导学生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实施的实践运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和同学间的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陶行知先生说:“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疑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当学生在预习中了解自己不懂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新知识讲解下鼓励学生对疑惑的地方进行举手发言,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说出意见,在疑问中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规划当前学生合理的知识难点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中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解题方式与思路,解决相关知识难点,在小组竞争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自学能力的养成。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属于旋转运动的实例,教师提问学生图形旋转时要注意什么重要事项。然后总结出旋转角、旋转方向、旋转中心分别是什么。再提出练习题让小组间合作作图,归纳出旋转的性质,在疑问中讨论,学生最后总结出了点的旋转是最关键点。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在学生间的解疑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教师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科学地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收集各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资料或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科学地指引下较为轻松地学习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旅程提供有力的帮助。

猜你喜欢

能动性陶行知图形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分图形
找图形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