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四招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0-12-03山东省临沂市育成小学王沂玲
山东省临沂市育成小学 王沂玲
小学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如果能够从趣味调度方面做出对应投放和设计,其激发效果会更为显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利用多种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创编音乐游戏、引入流行音乐、丰富演绎形式、创设媒体情境,都能够为学生多种感官带来有效冲击,以顺利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形成崭新的学习成长动力。
一、创编音乐游戏,调度课堂气氛
小学生对游戏很有参与兴趣,如果教师能将游戏融入音乐学习之中,能够赢得更多学生的关注。音乐游戏没有固定形式,教师需要有整合、创编、改进的意识,对音乐和游戏进行合理对接,以便形成崭新学习模式,用游戏的形式打开音乐学习的大门。在具体创编操作时,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找到思维对接点,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设计,推出更多适合学生的音乐游戏,以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实际需要。
音乐游戏创编没有规律可以遵循,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整合设计。如《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曲表现了新中国儿童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的欢快心情,同时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聆听,对每一个段落特点进行分析解读。当学生基本掌握旋律之后,教师为学生投放了音乐游戏:全曲可以分为11 个乐句,每一个同学唱一句,形成“接力小火车”,接力顺序由老师现场指定,每一个人都要保持高度关注,老师会随机选择学生。学生听说有现场游戏活动,都开始兴奋起来。游戏开始,教师先唱第一个乐句,然后指定学生接力唱,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接力演唱游戏,成功调度学生参与学习展示的主动性。因为接力名单是现场指定的,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神经紧绷,这说明教师游戏设计是精巧的,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音乐游戏形式具有创新意味,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其助学效果更为丰富。音乐与游戏的科学结合,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教师能够发动学生自行创编音乐游戏,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对成长其学科认知也有积极帮助。
二、引入流行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一般都喜欢流行音乐,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因素,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冲击。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切准了受众群体的心理诉求,小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感知和体验,对流行音乐有特殊感觉,说明这些流行音乐能够给学生心理带来触动,这当然是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利用流行音乐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把教学内容与流行音乐结合到一起,能够让学生顺利进入到学科学习之中,这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有一定促进作用。
流行音乐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特殊感觉,无疑是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要充分认识流行音乐的冲击效果,巧妙植入流行音乐内容,让学生自然进入到良性学习环境之中。在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节奏和旋律,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比较熟悉,学生接受起来也特别容易。为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利用多种唱法展示这首歌曲,并要求学生跟随演唱,感受不同唱法的不同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表演场面视频,有群星演唱、有明星与小朋友合唱、有歌星与观众合唱,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都能够融入场面之中,深切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要求学生一边听唱一边律动伴奏,形成多重互动。演绎场面不断变化,舞台效果极为显著,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学生深受感染,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
教师利用媒体展示不同的演绎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更为突出,学生对歌曲非常熟悉,对一些歌曲明星也有倾向性,教师将歌曲演绎作为教学启动点,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明星的机会,无疑能够形成崭新教学调度动机。学生对丰富多彩的舞台演绎有特殊情结,教师由此展开设计和组织,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流行音乐有特殊激发动力,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有其独特性,教师需要做出科学分析,让学生观看喜欢的音乐视频,这也是一种对应操作,其效果同样很突出,值得教师做深入研究。
三、丰富演绎形式,提升生本体验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启动演绎活动,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这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教学品质也有重要帮助。小学生大多喜欢参与课堂演绎活动,合唱、独唱、轮唱、歌伴舞、音乐剧、伴奏展示等,都属于音乐学科演绎形式,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做出匹配性设计,为学生顺利进入演绎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学生有参与演绎的热情,往往缺少演绎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需要在经验传授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品质。
学生对演绎形式有选择性,在音乐表达中,教师常常会让学生集体演唱,这样的形式难以形成创意激发。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设计一些歌伴舞、歌伴奏、歌造型等表演形式,自然会给学生形成心理激发。如学唱歌曲《我若是小小鸟》,学生熟悉旋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演绎活动:以同桌为合作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自由演绎表演。可以是歌伴舞,也可以是歌唱+造型。学生听说有演绎活动任务,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教师引导学生先选择演绎形式,然后帮助学生展开进一步的准备。在训练彩排阶段,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歌曲中有不少小鸟形态表演内容,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操作,确保演绎活动顺利推进。学生逐渐找到了演绎的节奏,能够准确表现歌曲内涵。在课堂演绎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对演绎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群体给予重点表扬。
教师为学生投放了演绎活动任务,将学生带入到特定学习环节。学生对演绎活动有特殊敏感性,能够有自主演绎的机会,自然会倍加珍惜。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布设和引导,学生从演绎中获得的音乐认知是极为丰富的。演绎活动带有鲜明的趣味特征,教师合理运用演绎手段展开调度,获得了预想效果,这说明趣味性教法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形成崭新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形成学习认知基础。演绎活动助学效果是显著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表演形式,将演绎推向高潮。
四、创设媒体情境,调度学科思维
教师借助媒体展示音乐作品,这是音乐学科教学的最常见教辅手段的运用。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功能,能够顺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音乐要素展开关注,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些媒体手段,从更多角度进行思维整合和调度,让学生在具体观察中形成音乐体验。运用多种媒体助学音乐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科学习之中,自然形成学科调度,教师需要对媒体做出合理设计。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让学生参与到媒体互动之中,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音乐信息,展开信息共享或者是网络交互,从而形成学习激发动力。
学生已经习惯通过媒体接受音乐作品,教师在媒体情境设计时,不妨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这样可以成功激活学生运用媒体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如学唱《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开始观察图片信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随之运用多媒体展播歌曲,学生自然进入歌曲学唱环节。教师将歌词投放出来,要求学生熟悉歌词,并展开讨论,对歌曲进行深入解读。为丰富学生感知体验,教师要求学生推荐歌颂新中国、新生活的歌曲,学生平时有歌唱经历,自然会给出积极回馈。教师现场展开网络搜集,找出学生喜欢的歌曲,要求学生跟随演唱,课堂成为点歌台,学习气氛热烈起来。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熟悉的歌曲,并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伴奏律动活动,将课堂变成演示舞台。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歌词,这是最为常见的教法运用。学生音乐学习期待被调动起来,教师借助网络展开搜集,给学生提供更多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到音乐鉴赏的环节,大量好听的歌曲的集中播放,将音乐课堂推向演绎互动,学生音乐情绪被点燃,这样的课堂成为学生聆听、演绎、律动的舞台,其学习呈现自主性。教师利用媒体手段展开助学设计和调度,成功调度学生学习思维,这样的教学设计无疑是成功的。如果教师能够事先为学生设计网络搜集任务,让学生整合音乐资源,其助学效果会更好。媒体与音乐学科有太多接轨点,教师要合理运用媒体助学手段,为学生的学科学习带来全新感觉。
趣味性教学有广泛市场,教师利用多种趣味性活动推开教学程序,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活力,对激活学生音乐学习细胞也有重要帮助。小学生对音乐游戏、流行音乐、演绎活动、媒体展示等内容都比较有敏感性,教师适时启动多种音乐活动,学生热情参与其中,能够形成丰富学习主动力,以有效提升其学科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