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2020-12-03杨月霞张福宝
杨月霞 张福宝
一、引言
当今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一直备受国家关注,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发布了《关于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经过十数年的探索与发展,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要谨遵国家关于高校英语教育的方针,不断推进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意义
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复合型英语人才,满足了我国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英语教育还需不断深化改革,为国家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英语人才。
(一)必要性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不论是应对多元文化的碰撞,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探索改革路径。高校进行英语教育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举措,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高校的英语教育将与时代贴合,教学内容也开始逐渐满足学生需求,这样就能在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下真正地发挥出英语教育的价值。
(二)重要性
深化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可以改变“重成绩轻应用”的教学现状,让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学科素养。首先,深化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更是教学方式趋向科学的体现;其次,通过高校英语教育改革,英语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将会增强,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最后,深化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质,使学生能够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挑战自我,走向实践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践、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断审视和完善自己的英语素养,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个人追求。这种个人追求会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继续进行英语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高校传统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在发展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不利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自我发展,严重阻碍了高校向国家输送英语人才的道路。
(一)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当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明显的落后性,已与时代发展相脱节,这样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其英语教学模式的单一或刻板。首先,部分高校的英语教育理念具有“重成绩轻应用”特点。高校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过于重视应试成绩的提升,轻视甚至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重成绩轻应用”教学理念导致大多高校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突出,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其次,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教学模式单一。高校学生存在着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而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并未认识到这种差异性,一味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采取分层教学。例如,英语教材的选择不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具体而言,《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内容较为简单,适用于艺术班、基础班以及专升本的学生;《大学英语听说》难度较高,适用于普通班乃至专业班,但是部分高校并未做到教材分层性选择。最后,在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安排方面,英语听说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班级来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如果同年级所有班级都选用相同的教学大纲,那么不同专业班级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可能会差距明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高校英语教育的价值发挥。
(二)教学环境欠佳,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高校对英语教育的教学环境建设并不重视,这就导致其英语教学环境较差。“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学环境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且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黑板—粉笔—书籍”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学生需要优质的投影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来快速接触知识和理解知识。然而,在高校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有些学校并未配备相应的信息化教室来开展英语教学。硬件设备不足直接制约了学生获取英语相关知识的效率和途径,也阻碍了高校英语课程资源的共享,甚至制约了高校英语学科信息的更新速度和频率,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新、最优的英语教学资源。落后的教学环境也导致了教学方法单一。高校传统英语听说课程的课堂形式为“播放听力-做题-核对答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活力,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并沉浸于课堂中。部分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甚至没有电子版课件,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观看教师的现场演示,难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大数据时代下,落后的教学环境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对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高校亟需改善自身教学环境,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三)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能力不高
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来说,专业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导,然而就我国高校师资力量的整体情况而言,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和英语应用实践能力的教师的数量并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虽然掌握足够的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但是普遍缺乏实际的英语应用经验,也缺乏教导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一方面,部分英语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不足,缺乏不断学习和改进教学活动的能力,只会一味地根据教材进行英语教学,从而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化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英语教师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于英语知识的应用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训练,不能与时俱进地接受专业实践培训,进而指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四)反馈机制不全,运行保障不足
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检验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校英语教学会根据反馈和评价建议,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进,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评价反馈机制却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环节中存在着明显的敷衍特征,缺乏有效的反馈管理机制,因此,高校的英语课程就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英语教师的执教能力也难以获得精准的提升,最终导致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效。此外,高校传统英语教育的运行保障也不齐全,缺乏多元化的维稳与提升的保障机制,在校园内未构建一个多部门合作的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师生从思想上缺乏对英语教学的高度重视。
四、网络信息时代下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策略与路径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日趋增加,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针对高校传统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应当从理念、行为、人力和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以期有效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为国家输送符合时代发展的英语人才。
(一)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英语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化改革。网络信息时代下,不论是在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院校和教师都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一味的技能培训思想,重视英语的应用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展开专题会议,引导英语教师共同探讨英语应用教学的重要性,探究符合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模式。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应是实际应用而并非考试,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紧紧抓住“应用”二字,深化英语教育改革。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填充式”教学方法,而是要基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采取多元化和分层化教学方法,同时辅以任务驱动型和内隐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所有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加强英语教学的感染力,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打造信息化课堂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各大院校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当针对当下的英语教学环境,给予适当的资金投入,为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智能课桌、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备的革新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为便捷高效,也能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轻松全面。除了硬件设施,高校还应该发挥信息时代的软件优势,引进高质量的教学系统,比如精品课程分享平台、英语专业课程App等。教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升级后,英语教师更需及时调整英语教学方法,例如,使用“云班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支持下的英语教学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书本-学生”三点一线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了全新的英语课内教学环境。另外,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给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外自主学习环境,如微信公众号的英语新闻推送、“英语论坛”网站、校园图书馆等都可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丰富即时的资源,而教师的线上指导监督则更能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课内外兼顾的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学更为有效地开展,也有助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的现代化程度,实现英语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有效接轨。
(三)加强专业系统培训,武装英语教师队伍
高校英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导。要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足够的英语师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网络信息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充足的英语专业知识储备,更要具备极强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当下的高校英语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我国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储备符合时代要求的英语教师队伍。一方面,院校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培训本校英语教师,“引进来”指的是院校请国内外优秀的相关人才到校内开展讲座,组织英语教师进行学习相关教学知识,从而提升教师的英语应用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院校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其他岗位实践中学习技能,提升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院校可以定期选派本校英语教师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升英语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执教能力,此外,还可以让英语教师参与各类大型的英语相关社会活动,丰富教师的英语应用经历,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战能力,更好地为新时代的英语教育服务。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对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四)健全反馈评价制度,完善英语教学保障
教学活动的反馈和评价是教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力,因此,高校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国家发布的相关教学指南制定英语教学活动的反馈系统,教师、学生、校方相关管理部门都是这个反馈系统的主体。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评教系统,鼓励学生上网评教,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对反馈意见进行收集与整理。此外,学校还可通过问卷调查、年级会、小组评教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通过反馈系统,院校和英语教师可以及时察觉英语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另外,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改革离不开制度保障。高校需要尽快完善英语教育的教学制度、审核制度、监管制度、扶持制度等一系列内容,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在校园内构建出一个联合培育英语人才的保障机制。
五、结语
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阶段的英语教育必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在培养高素质、优能力的英语人才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原有的发展困境,让高校英语教育始终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