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2020-12-0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中心小学梁细勤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新课标文本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中心小学 梁细勤

从新课标来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主动积极地去理解和体验文本,针对文本进行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但如何做好个性化阅读教学却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个性化阅读的解读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个过程,一个人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以及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手段。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当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占用的时间是最多的,具有明显的核心地位,但阅读课却存在高消耗低效果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广大一线教师也在努力进行研究,但是研究方向集中在阅读方法的培育上,而对阅读观的改造并不显著。具体而言,教学当中还秉持着还原主义的阅读观,即要去找到作者的意图,厘清作者的思路,这样就把语文的主观性变成了人为的客观性,有一个唯一的答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是一种阅读观念上的更新,即个性化阅读观。具体来说,阅读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个性与个性交融的过程,在阅读作者创造出来的世界时,也是在认识自己的世界;在寻求理解作者的世界时,也在理解自己。所以个性化阅读是在阅读活动中,读者在一定语境下与文本展开对话的个性化活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文本的主观性是很强的,如果刻意地去追求一个唯一的答案,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从当前的教育理念来说,这种情况是严重错误的。

所以,个性化阅读是对阅读本质的一次主体性的回归,因此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读必须回归文本,让学生与教材对话,让学生直面文本敢于去提出疑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认知、质疑、再认知、再质疑的循环过程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必须建立在本文之上,以文本为依托,围绕文本的内容来展开,这样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培育思维本质上是要摆脱对学生思维上的束缚,让学生走近作者,走入作品,在读中体会人生浮沉、社会百态、良善丑恶,这些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

二、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没有学生参与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就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缺少了灵魂与灵魂的沟通。依托课标的理念,阅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如何去构建个性化阅读,实现多元化阅读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文本,发挥学生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课标当中的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对于语文课文来说,编排进教材的文本是新课标下的产物,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语文文本的词语、句子或者是段落都是一种寄托作者若干意义的符号,而读者因为经验能力的不同而会对这种符号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发挥主体性,真正自主地阅读,真正立足于文本,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挖掘;对于学生而言,因为阅历、认知基础等方面的局限,有时在阅读文章时很难找到突破口,通常都会模糊地去意会文本,游离在文本之外,这样并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师而就需要依托生活,通过巧妙地设问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激发学生质疑,然后去主动释疑。如《养花》(老舍)一课,教师和学生一同去感悟老舍的养花乐趣,并通过巧妙地预设问题,如为何忧、泪、喜、笑都是养花的乐趣,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文本当中去探索,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只需要倾听学生的观点,一个学生说完,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去回应前一个学生的观点,这样就产生了思维的碰撞。

(二)引导学生构建合作、质疑、探究的理念

语文文本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和空白,这是语文具有主观性的重要体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并不是说没有经验,也就是阅历有限。而阅历有限,在阅读文本中会产生比较典型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情况,对文本的理解模糊,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实际上是不利的,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合作、质疑、探究的理念,鼓励学生敢于去怀疑去批判,培育学生思维。实际从现有的教育理论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认知学习、质疑、主动探究、再认知、再质疑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不断的质疑与探究,知识储备在增加,对世界的认识也在增加。

例如:《桥》一课,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去合作探究,尤其是在感悟老汉的英雄人格时,大胆鼓励学生去文本中质疑、探究,教师并不需要去着重地讲解,只需要深入学生小组中,适当给予引导,并且参与学生的讨论即可。这个过程实际上和上一节中提到的教学过程是一样的,就是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去回顾自身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上的经验,并从生活上的经验总结提炼与文本类似的情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这里要特别注意生成性,现代的课堂是生成性的课堂,注重生成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而学生的质疑就是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这是学生思维的一种释放,也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虽然最终得到的结论可能会一样,但所选择走的道路却不一样。

(三)个性化阅读要以阅读积累为基础

阅读积累是个性化阅读中很关键的一环,比较粗浅的看法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有限,阅读文本实际上也是一个增强对世界认识的过程,通过大量阅读,能够增加一定的阅历和经验。课标倡导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要延伸课外阅读和经典阅读,鼓励学生建立阅读记录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制作这一记录卡,并且形成阅读笔记,一个星期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定期组织开展朗诵、读书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这可以帮助学生在细读文本时,挖掘出文本的深度和广度。这里要注意切忌出现作品崇拜、作者崇拜等错误思想,不能去人为地拔高文章的思想境界。学生的感悟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最好是引申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把知识映射到生活经验中。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阅读积累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生活阅历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上来的,通过阅读积累,却可以短时间内积累起比较丰富的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读的效果不理想,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不会深刻,而缺乏个性化的阅读,则阅读中缺乏思维的碰撞,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思维的碰撞,还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所以个性化阅读很重要,本文提供了一些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新课标文本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同桌宝贝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