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探究

2020-12-03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宋美艳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标教学活动

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宋美艳

在核心素养和新课标改革的双重要求下,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让初中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理论知识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初中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提问、讨论等形式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自我参与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各方面的权益。

一、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名称的改变,对应的其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也需要调整,一方面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在具体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体现初中生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与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培养初中生思想道德品质相一致,为初中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其中,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自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当下与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公民都应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一定的法律意识,当面对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事件时,可以用理性的态度分析、处理。比如:当自己或者亲人遇到侵权事件的时候,可以将自身所学的法律相关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中,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当面对一些不道德或者触犯法律底线的事情时,自身可以自觉地去抵制。在不断的自我德育熏陶中,才能成为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合格国民。

(二)可以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讲述的方式,面对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初中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对考点内容进行记录,以及机械地背诵。当面对生活中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时,初中生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偏离。同时长期采取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会造成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

(三)与新课标改革所提倡的德育教育理念相一致

新课标改革所提出的德育教育理念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逐渐地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并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有利于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真正地践行。众所周知,德育的目的是让初中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其中包括个人素养、爱国以及社会责任等综合素养,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核心素养要求下如何有效地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欠佳,因此,需要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根据该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初中生学习规律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一)将典型案例引入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为了突显道德与法治的实用性,便于初中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可以尝试将最新具有争论性的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事件引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道德之美”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将新闻报道中“某人撞人后杀人”案例与“某青年为了救人溺水”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初中生对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在突发情况下个人道德水平的表现,以及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一旦触碰法律的底线,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引入生活中典型的案例具有一定真实性,便于学生理解且更加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引导初中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法律观。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使得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无法满足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需求。面对这种现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情境、问题链等,渲染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氛围;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辅助,一定程度上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比如:以“江歌事件”为讨论话题,组织初中生开展相关的辩论赛,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以所学的理论知识为论据进行辩论。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方面的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辅助,比如通过播放相关电影、法律知识相关视频等,让初中生在感兴趣的环境中掌握道德与法律相关理论知识。

(三)为学生提供自我探讨、讨论合作的机会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一些具有讨论性的话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道德与法律课学习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且有话可说。因此,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我探讨和讨论学习的机会。比如,以“老人摔倒扶不扶”为话题,围绕素质、道德及法律等方面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于这方面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初中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同时,可以借助相关案例引导初中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价值,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为后期步入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铺垫。

(四)跟随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浅薄,而初中时期是正确“三观”培养的关键阶段,需要在教师正确引导和鼓励下,逐渐塑造和培养正确的“三观”。比如,在学习“学习伴成长”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些励志学习方面的事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初中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树立合理的学习计划。

同时,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为初中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积累关于这门课程相关的热点事件,在道德与法治课前五分钟为学生讲述一些最新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事件,也可以要求初中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案例,将课前五分钟热点讲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初中生在自我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德育教育理念相吻合,有利于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以课程特点和初中生兴趣为参考,灵活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需求,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生新课标教学活动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