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小学生学习自省能力,让数学思维走向深刻

2020-12-0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四小学段效丽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评价过程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四小学 段效丽

数学学科本身涵盖了多种思维,例如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可以称之为“思维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在课堂中培育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服务。国际数学教学普遍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培养问题,这是对学生更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数学教学潮流影响下,我国数学教师愈加重视该方面的教学,但却忽视了学生自省能力,因此也造成了自省能力培养的欠缺性和滞后性,使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成果并不如意。学生自省能力实质上是对学习过程中自身思维的一种逆向判断,是对数学学习过程、结果、方法进行的有效反思,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学生自省能力与学习能力成“正相关”,必须重视自省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省能力的现状

(一)教师自省能力培养意识及教学的缺失

在上文中我们也谈到了,现在很多教师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自省能力方面的培养。从根本上来看,还是教师对于学生自省能力培养的意识比较薄弱,乃至于根本没有培养意识,而这也导致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或者逻辑思维等的培养,也缺失了对学生自省思维的教学培育环节。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自身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缺少各种思维能力的养成,教师教学意识薄弱及教学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接受不到正确引导,无法养成自省能力。

(二)学生自省意识缺失及自省深度不足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普遍看到教师虽然开始并逐渐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追求课堂“速度”“进度”,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例如: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的第35 页,看一看第2 题,独立完成,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在听到老师发出的任务之后,学生迅速翻到指定的页码,并且开始完成第2 道习题,过了一会儿之后有的学生放下笔,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有不少学生做完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已经熟悉了做题及解题回答的过程,只要与老师公布的答案相符合,便获得了满足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学生认为自省环节就是浪费时间,造成学生自省意识缺失。而一部分学生有自省的意识——自我检查,但只是对结果进行检查,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思考,是缺乏深度的自省行为。

二、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省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反思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够激发更为敏锐的洞察力。教师积极创设有趣的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积极地引发起强烈的自省能力。只有当小学生逐渐将问题在内心更为清晰化,找到自己想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才能够在这种求知欲的激发之下,寻求向上进步。以问导思,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育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教师主动发现和设置的,有一些则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被无意中发现的。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提高其自省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在设计探讨头脑风暴式的探讨方式和问题解决方案中唤起学生兴趣,并给予适当的技术性指导,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 章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育过程中,分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具,比如用蛋糕或者分糖果等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引出,应该是采用一些连贯的问题来自主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子和分母的区别和理解原则,让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自省能力。

(二)培养质疑心理,引导主动探索

问题的设置应该是围绕一定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概念,提出一个更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在问题中的“疑问感”,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有更加高超的问题设计水平。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自省能力的前提是鼓励学生养成自行思考、大胆质疑的心理。素质教育要求师生平等,课堂上可以故意示范错误答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站出来,指出出错的地方,以此激发学生敢于“发问”的意识。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进行讲授时,故意示范错误的解答,比如2.5×0.65=16.25(小数点点错位置了),如果当时没有学生指出来,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老师刚才好像有个地方出错了,有没有同学发现?”对于站起来指出问题所在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赞赏学生,不能使其受挫。就此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用眼神鼓励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主动说出错误,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心理。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以质疑为基础,激励学生去自行思考,最后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自省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进行课堂自我评价

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数学学习成果主要是依靠教师对其进行评判,教师大多采取评分数或者批阅批语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成果进行评价,但实质上,这种评价方式主体单一化。新课改要求社会、家长、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都要融入教学过程中,多方参与、多方共育。就此我提出在学生数学评价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以此来培养自省能力。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例,比如我们的数学习题要求是“本节课从自己‘错题本’上找到6 道题,抄写下来,认真分析这6 道题的错误原因,以及自己做错时候的解题思路,写好正确解题思路,并批注好以后规避错误的方法”,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鼓励学生自我检查,让学生将自己作业多读几次。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还会发现一些没有注意到的小问题,这个过程是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省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自省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从教师角度看,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省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有这种自省能力培养的意识以及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以问题、疑问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探究反思,在课堂中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检查、自我反省习惯;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及时整理错题,分析学习存在的漏洞,提升自我反省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思维评价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