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2-0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中张永进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质化学核心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中 张永进

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和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了,而是更加注重使学生形成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完美地体现和彰显了现代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仍有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知识的灌输上,忽略了核心素养的落实,抑制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换自身的思想观念,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夯实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学精神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基础知识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良好的化学观念。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提高对化学基础知识讲解的重视程度,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化学思想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概念、原理和基本性质,构建层次分明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完善化学逻辑思维,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化学精神,从而奠定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基 础。

二、积极创设问题链条,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培养旨在让学生展开自主性、逻辑性的思考,进行科学的推理与判断,而问题则是学生思考的起点,所以问题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全面分析教材,明确知识的重难点,再依据学生的基本认知、生活经验来精心设计问题链条,使问题链条符合单一向多元、理论向实践、个性到共性逐渐过渡的基本特征,调动学生的思维动机,促使学生利用化学思维展开思考、分析、推理、论证,让学生的学习能够由浅到深,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思路,根据教学内容,我设置了问题链条,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如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物质间在完成化学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简单的提问后,让学生开始思考,思考结束后,再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空间。随后,再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帮助其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三、巧妙运用先进设备,发展学生变化观念

通常情况下,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变化观念才能科学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传统语言讲解和黑板板书的方式无法直观地反映化学的动态变化过程,更无法完成发展学生变化观念的任务。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化学知识进行动态化、形象化的处理,直观地呈现和展示出微粒的运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等各种化学变化过程,有效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

以“金刚石、石墨和C60”为例,本节课程主要通过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以及空间的结构,来分析物质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但由于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所以可巧妙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展开教学。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了两种物质的图片,学生都知道金刚石以坚固著称,而石墨却很软。了解了这两种物质的特性后,我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两种物质,让他们认识到两种物质其实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并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两种物质的原子结构。通过直观展示,学生对物质的不同性质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四、组织开展实验活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化学知识的生成、联系与发展的基础,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组织和开展创新性、探究性的实验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实验空间,促使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反应、探究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的原理,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精神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法,我为学生组织了实验活动。在实验开始前,先向学生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通过理论的讲解,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制取二氧化碳的流程。随后,便正式展开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装置。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改变实验装置,经过不断探索,最终设计出正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化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和实用价值,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注意搜集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社会热点事件等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社会和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体会化学实用性,不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以“金属材料”为例,这部分知识主要讲述了金属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质以及合金的用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一些金属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铜丝导电性良好,可以作为电线;金属铁具有很强的硬度,可以制作成菜刀、锤子等物品。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的,所以,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再以电线为例,我向学生介绍了几种金属的导电性,当学生在认识到银比铜的导电性还要好时,便产生了一个疑问,电线为什么不选用导电性更好的银呢?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做出解答: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的性质能够决定它们的用途,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物质的价格、资源。通过解释,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突出了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六、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的保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必然要求。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换观念和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尝试夯实化学基础知识、积极创设问题链条、巧妙运用先进设备、组织开展实验活动、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与渗透,让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物质化学核心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