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康复中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探讨
2020-12-03赵立军
赵立军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743000)
患上脑性瘫痪这一疾病的儿童,不仅会在行为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育过程当中面临较大的障碍,与此同时,其身心发育情况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近年来教育界兴起的引导式教育模式,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来充分激发脑瘫儿童的参与意识,并提高其自主运动的能力[1]。而本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尝试在本校的脑瘫儿童当中随机抽取42例,展开本次研究。现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9 年8 月1日到2020 年3 月1 日这段时间内本校在读的脑瘫儿童当中,随机抽取42 例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抽签法,将其中50%的儿童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教育方法来为其进行康复教育。同时将剩下50%的儿童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当中,使用引导式教育的方法来为其进行康复教育。每组儿童的人数都为21 例。在对照组的21 例儿童当中,男性儿童的数量为12 例,剩下的9 例均为女性儿童。其中年龄最大的儿童8 岁,年龄最小的2 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8±1.4)岁。在研究组的21例儿童当中,男性儿童的数量为11 例,剩下的10 例均为女性儿童。其中年龄最大的儿童7 岁,年龄最小的2 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3±1.5)岁。除此之外,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并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上的对比研究,其中p大于0.05。
1.2 研究方法使用常规的教育方法来为对照组儿童进行康复教育,其中包括日常的穿衣吃饭等作业教育以及运动教育等内容。与此同时,使用引导式教育的方法来为研究组的21 例儿童进行相应的康复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是心理方面的引导。在教育期间,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儿童进行相应的引导。例如,当儿童在学习过程当中做出进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拥抱、抚摸和玩具奖励等多种形式,来对其进行激励,让儿童对学习过程产生一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使用温柔的态度来对儿童进行关怀,鼓励儿童表达自身的感受,并对他们的倾诉做出回应[2]。
其次是使用语言游戏的方式来对儿童进行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声音信息,来作为和儿童进行游戏互动的工具。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小猪佩奇》等动画片的原声带来为儿童播放,并在播放过程当中,采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进行配合表演,以此来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模仿教师的表演,以此来提高儿童的表达积极性。
最后,教师还要使用运动训练的方式来为儿童进行引导教育[3]。教师要首先评估不同儿童的康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例如爬行比赛、找妈妈游戏等等,令儿童在游戏过程当中体会运动的乐趣,并和其他儿童发生积极的互动。
此外,教师还要尽量在生活场景当中为儿童寻找教育素材。例如在儿童进食、穿衣的过程当中,鼓励他们自主活动,并对他们的姿势加以纠正和引导,以此来提高脑瘫儿童的综合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使用ADL 量表来评估儿童接受教育前后的自主活动能力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此次研究的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在研究过程当中,悉数收集两组儿童的一系列数据,并将其录入到SPPS22.0 软件当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研究组的21 例儿童当中,康复结果为显效的12 例,康复结果为有效的有5 例,剩下的4 例为无效,总体的康复有效率为80.95%。在对照组的21 例儿童当中,康复结果为显效的有8 例,康复结果为有效的有5 例,剩下的8 例均为无效,总体的康复有效率为61.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显著,p 小于0.05。
3 讨论
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引导式教育的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脑瘫儿童的身心发育需求,并为其搭建良好的康复环境,因此也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康复教育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引导式教育法更为注重脑瘫儿童的心理感受,因此还能够在提高儿童生活能力的同时,使其充分感受到外界的关怀,进而改善儿童的身心发育现状[3]。值得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