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芩苷缓释膜应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体外抑菌效果

2020-12-02陈苑景向东卢惠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龈沟牙周袋牙周病

陈苑, 景向东, 卢惠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慢性牙周炎,是由局部牙菌斑引起牙周支持组织进行性破坏的慢性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的功效,对牙周病抗菌抗炎疗效显著[1-2]。黄芩苷,是黄芩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它是黄酮类化合物,色黄、味苦。研究[3-4]表明,黄芩苷既有广谱抗菌的特点,又有抗常见耐药菌的优点。本研究针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特征,将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制作成缓释膜,体外培养患者龈沟液中的菌群,观察4种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的体外抑菌效果,为该缓释膜的口腔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8 年3 月至2018 年6 月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区间48~63 岁,年龄(55.23 ± 4.12)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纳入标准[5]①临床诊断为重度慢性牙周炎,至少有1 位点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5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②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

1.1.3 排除标准[5]①3 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②伴有因创伤或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周病者;③伴有颌面肿瘤或黏膜病累及牙周软组织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1.2.1 材料 黄芩苷对照品(粉剂)(北京北纳创联公司,批号:zl-a-018),纯度>98%;聚羧乙烯(广州伟伯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醇(斯百全化学有限公司);羟甲基纤维素钠(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2.2 仪器 SHA-B 恒温水浴振荡器(上海比郎仪器公司);DGG-924BD 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森信公司);ZW36S24W 型紫外线杀菌灯(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GHP-9080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印溪仪器表有限公司)。

1.2.3 黄芩苷缓释膜配制 将缓释膜材料聚羧乙烯5.0 g、聚乙烯醇15.0 g、羟甲基纤维素钠30.0 g混合后加入适量温水,水浴加热溶解,再倒入甘油40 mL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均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黄芩苷粉剂0.5、1.0、1.5、2.0 g,慢慢搅拌均匀,涂膜、烘干、成膜,膜厚度均匀3 mm为成功,再用压花工具将膜压成直径为5 mm的圆形膜片备用。

1.2.4 体外降解实验 将制备好的缓释片分别置于37 ℃9.0 g/L 氯化钠注射液中,每天定时取出缓释膜1次,洗涤、干燥至质量无变化后作记录。

1.2.5 体外抑菌试验

1.2.5.1 龈沟液采集 患者经过基础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后1 周,将40#灭菌纸尖置入牙周袋袋底处,静止30 s取出,将纸尖立即放入标记好的无菌EP 管(含1 mL 磷酸盐缓冲液)中。取样采集一个位点一根纸尖,分别为唇颊、舌侧的近、远中轴角处,4位点/牙,然后快速放入冰箱储存备用。

1.2.5.2 细菌复苏与培养 将EP 管内灭菌试纸中龈沟液细菌接种于斯氏血液琼脂,于37 ℃厌氧环境中培养48 h后备用。

1.2.5.3 琼脂扩散法 参照纸片扩散法,取已制备好的4种含量的黄芩苷缓释膜,用无菌镊子分别放置于培养基平板上4个区域内。每两个膜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小于35 mm,轻压标本使其与琼脂平板充分接触,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1.3观察指标测量缓释膜体质量,通过算式计算缓释膜降解率。降解率=(降解前质量- 降解后质量)÷ 降解前质量× 100%。用游标尺量取抑菌环直径,通过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对样品进行疗效评估。计算抑菌稳定性,抑菌稳定性=|当日抑菌圈直径- 隔日抑菌圈直径|。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正相关检验分析黄芩苷含量与降解率的关系;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4 种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的抑菌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缓释膜体外降解率表1 结果显示:含黄芩苷0.5、1.0、1.5、2.0 g 的缓释膜的8 d 降解率均>91%, 10 d 降解率均>96%, 12 d 降解率均为100%,表明含不同质量黄芩苷的缓释膜体外降解率接近,均可在12 d 内完全降解。根据正相关检验,黄芩苷含量与缓释膜降解率的|r|=0.215 <0.3,提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较弱。表明黄芩苷含量与缓释膜降解率无明显相关性。

表1 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体外降解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sustained-release membranes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baicalin (p/%)

2.2抑菌效果评价

2.2.1 抑菌圈直径 本研究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评价,在放置缓释膜后第1、3、5、7 天测量,具体数据见表2。结果显示:缓释膜抑菌时间1 d(短效)~7 d(长效)的抑菌圈直径,均是含黄芩苷0.5 g 的缓释膜最小,含黄芩苷2.0 g 的缓释膜最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含黄芩苷2.0 g 的缓释膜抑菌作用最强,含黄芩苷1.5 g 的次之,且抑菌作用与黄芩苷含量呈正相关。

2.2.2 抑菌稳定性 抑菌稳定性绝对值越小,稳定性越好。图1 结果显示:含黄芩苷2.0 g 的缓释膜7 d内抑菌稳定性绝对值最小,含黄芩苷1.5 g的次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含黄芩苷2.0 g 的缓释膜稳定性最好,含黄芩苷1.5 g 的次之,抑菌圈直径随时间的稳定性与黄芩苷含量呈正相关。

表2 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抑菌圈直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ntibacterial ring diameter of the sustained-release membranes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baicalin ( ± s,d/mm)

表2 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抑菌圈直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ntibacterial ring diameter of the sustained-release membranes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baicalin ( ± s,d/mm)

注:各组间比较,P <0.01

黄芩苷含量(m/g)0.5 1.0 1.5 2.0缓释膜抑菌时间(t/d)1 16.10 ± 4.72 18.32 ± 4.31 22.11 ± 3.21 25.03 ± 2.97 3 17.23 ± 4.14 19.08 ± 4.15 22.62 ± 2.82 25.30 ± 2.58 5 18.67 ± 3.91 20.29 ± 3.59 23.35 ± 2.97 26.01 ± 2.13 7 17.53 ± 5.06 19.27 ± 4.56 23.06 ± 3.68 26.02 ± 3.57

图1 不同含量黄芩苷缓释膜抑菌稳定性比较( ± s,d/mm)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e antibacterial stabilities of the sustained-release membranes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baicalin( ± s,d/mm)

综上得出,含黄芩苷2.0 g 的缓释膜抑菌效果最佳且最稳定,含1.5 g的次之。

3 讨论

在深牙周袋内龈沟液中的致病菌,贯穿着整个牙周病病情发展,而且非常顽固[6],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控制龈沟液内致病菌是最为棘手的关键问题。在临床上,经过基础龈上洁治、深层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后,被重度炎症破坏的组织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一部分患者在这期间牙周袋内容易再次发生感染,影响预后,造成患者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困扰。目前,对于这一部分易感人群,提出在维护期期间牙周袋内放置缓释药物,达到有效且稳定地抑制牙周炎致病菌的功效,创造更有利于牙周组织恢复的微环境。

在早期研究中,黄芩苷含漱液在牙周病中的抑菌作用与抗炎作用已得到了证实[7-8]。含漱液对牙龈炎及轻中度牙周病疗效显著,但对于重度牙周病,牙周袋深、狭窄等问题,未必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而缓释膜的优势在于可根据牙周袋形状修剪,放置袋内至袋底后可持续、有效、充分地释放药力。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牙密螺旋体、伴放线放线杆菌[9]等。本研究提取重度牙周炎患者的自体龈沟液进行体外研究,与传统单一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相比,更能模拟患者牙周袋内的菌群。临床上含黄芩苷1.5 g 与2.0 g 的缓释膜更适合应用于重度牙周炎的辅助治疗,而浓度过高的缓释膜可能会破坏牙周组织的微环境,因此,本试验采用0.5、1.0、1.5、2.0 g等4组质量的黄芩苷粉剂进行研究[10]。本研究结果显示,此种缓释膜的降解速度与黄芩苷的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此方法制备的缓释膜可在12 d 左右完全降解,无需担心残留在牙周袋内,7 d内抑菌效果稳定。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了黄芩苷对牙周炎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且其缓释膜剂型更持续、稳定。黄芩苷缓释膜在口内慢性释放,随唾液进入胃肠道刺激小,且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糖菌、幽门螺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11],可长期在口内使用,对提高牙周治疗效果值得再进一步探究与应用。为进一步证实其临床应用前景,本团队计划下一步招募志愿者,开展小范围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期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龈沟牙周袋牙周病
牙周内窥镜辅助超声龈下刮治对残留牙周袋临床疗效的评价研究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