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①
2020-12-02范小玉
范小玉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是女性怀孕期间常见并发症状,发生率在临床中处于较高水平。患病后,孕妇血压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可伴长期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严重者甚至危及母婴健康,临床及早给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疾病是临床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约占死亡总数的10%~16%[1]。目前在治疗中辅以常规护理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故而采用更为有效护理措施[2]。本文围绕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干预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7-08~2019-02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症;(2)经血压测定患者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数值;(3)意识清楚,无语言沟通障碍,能够正常配合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或具有神经系统疾病者;(2)合并脏器实质性病变或免疫功能障碍者;(3)凝血指标异常者。采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年龄22~38岁,平均(30.2±1.7)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0.5)周;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30.3±1.5)岁,孕周37~41周,平均(38.4±0.4)周;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包括:(1)健康教育。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护理人员针对其认知漏洞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教育形式可根据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性格特点、接受能力酌情选择,如播放视频资料、制作宣传单、面对面一对一指导等,教育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的危害性、控制血压的措施、治疗注意事项等,教育结束后引导患者描述讲解内容,对于记忆力差、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可反复宣传教育。(2)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顾虑及面对疾病产生的负性心理。交流过程中保持自身良好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交互关系,深入了解患者想法,并根据其心理活动拟定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对确诊者和病情严重者予以支持性疗法,如引导患者调整对“挫折”的看法、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家人与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四周的生活环境及社会可供给的支持条件)应对心理困难及挫折等。同时帮助患者启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助患者尽早走出伤感期,在护理治疗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以便尽早战胜疾病;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方式保持平稳心态,缓解负面情绪;采用冥想法、注意力转移法、腹式呼吸法等放松疗法帮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3)饮食护理。减少过量脂肪、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富含铁、钙、锌的食物,尤其是钙的补充,孕中期之后每天补充钙剂2g,若伴有水肿注意限制食盐用量。(4)病情观察。动态监测患者血压、蛋白尿变化,1周2次尿常规。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目眩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请教医生,防止子痫的发生。观察胎动、胎心,遵医嘱间断吸氧,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提高胎儿对氧的耐受度。(5)保证休息。减少工作量,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不少于10h。休息时保持左侧卧位,避免胎儿压迫下腔静脉。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实施护理内容,即:安慰、健康宣教、血压监测及饮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1)分娩后1个月开展随访,观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分娩前、分娩后1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参考专家意见及通过循证支持,自制调查问卷评定百分制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与得分呈正相关。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定自我管理能力,量表项目: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血糖检测、运动、药物治疗等项目,量表分值77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心理健康程度参考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量表项目:感觉、情感、思维、意识等,量表分值450分,分值越低心理越健康[4]。(3)分娩前、分娩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50%(2/80),低于对照组的16.25%(13/8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n=80,n(%)]
2.2 护理满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
分娩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1个月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分)
2.3 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
分娩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1个月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和同组分娩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
3 讨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是妇产科常见病症,我国发病率约为9.4%。据临床资料[5]记载,由于机体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便会对其血管及其他脏器组织造成负担;对于妊娠期孕妇而言,高血压可直接对其自身及胎儿健康造成威胁。目前临床针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多采用综合治疗,通过降低血压来控制疾病发展,从而对其健康提供保障。但是在治疗中,部分患者过于担心疾病及可能对于胎儿造成的损伤而出现强烈负性心理,并对干预效果造成影响。细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内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患者面对治疗及护理所可能产生的一切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干预措施,以确保护理内容的科学性及有效性,从而确保干预效果。心理护理通过针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针对其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实施指导和宣教,改善其认知及负性心理,使其以良好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负性心理及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干预后,患者自身控制疾病的能力提升,且对护理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这主要与细节护理方式改善患者认知方式、行为方式有关。综上所述,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协助临床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其负性心理,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护理满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