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护理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①
2020-12-02孔九利
孔九利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卫生发育七区,河南 郑州 450000)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类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部分患儿会存在智力低下及认知障碍[1]。临床上针对该病多采用康复护理配合药物治疗,但应当注意的是,常规康复护理多为集体护理,其对患儿缺少针对性照料[2]。本研究探讨家庭康复护理方式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中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06~2019-06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收的自闭症儿童7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3]自闭症的诊断标准;(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方案完全知情,且对家庭护理工作具有良好依从性与积极性。排除标准:(1)患儿存在肢体残疾;(2)患儿脑部发育缓慢或障碍;(3)患儿存在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4)父母存在严重疾病或精神类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例,男童19例,女童15例,年龄1~11岁,平均(6.24±1.09)岁,轻中度自闭症20例,重度自闭症14例。观察组37例,男童22例,女童15例,年龄1~10岁,平均(6.17±1.52)岁,轻中度自闭症24例,重度自闭症13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给予患儿日常营养支持,遵循医嘱定时、定量给予抗抑郁、抗精神病及稳定情绪的药物,密切关注患儿病情表现并及时反馈。
观察组采取家庭康复护理,其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社交干预、融合教育、行为训练,具体操作为:(1)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为患儿制定健康食谱,调整每日饮食结构与配比,满足儿童营养要求,提高其抵抗力,降低其他恶性疾病发病风险。同时患儿家属在护理人员教导下,根据患儿接受能力为其制定日常活动锻炼计划,主要包括:视觉辨别(如辨认认常见人物与常见物件的图片),听觉训练(如在听到物件响声时,根据声源找到相应物件),语言表达训练(如用基本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声音模仿训练(如模仿狗叫声、青蛙叫声、汽车声、猫叫声等常见声音)。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播放动画、听歌,让患儿感受到乐趣,降低对锻炼的抵触。活动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有过激行为,以免造成儿童排斥心理。(2)心理疏导:心理情绪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自闭症儿童不善于与外界交易,其心理状况难以揣摩,无法施以有效的干预手段。护理人员应叮嘱患儿家属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加交流频率,评价其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3)社交干预:患儿家属为孩子建立社会交往的渠道,如带其去商场、聚会、公园,通过指导孩子与陌生人接触、交流,让其体验集体生活,累积社会经验,从而让患儿走出封闭内心,主动去感受新鲜事物,逐渐回归社会生活。(4)融合教育:患儿家属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帮助患儿治疗社会交往障碍,如根据患儿兴趣爱好,安排适当的社交游戏,邀请周围同龄人仪器玩耍,让患儿感受到与朋友交往、游戏的快乐;为患儿播放轻音乐,让儿童情绪稳定下来并进入放松心态,患儿产生兴趣后可鼓励其学习唱歌、跳舞,引起其共鸣;家属带患儿参与社会事件,如去公园散步感受自然气息、乘坐公共交通并教导孩子社会规则、参与亲朋好友聚会感受亲情温暖等。(5)行为训练:患儿家属根据儿童日常生活,制定其力所能及的训练任务,如穿衣服、洗漱、打扫桌面等,先有家长示范,再指导患儿亲自完成,不断练习巩固养成条件反射,从而增加儿童自主生活能力。在过程中,可设置适当奖励,以激发儿童积极性,主动配合训练。
1.3 观察指标
(1)病情缓解情况。评价指标:①缓解:患儿情感、行为、沟通能力均明显改善;②好转;③稳定;④恶化。缓解率=(缓解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患儿护理质量。采用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分,其包括语言、行为、感觉、意识、社交等多方面内容,共有77个条目,总分179分,分值越高证明患儿病情越严重,护理质量越差。(3)患儿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评价项目包括患儿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分值与患儿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情缓解情况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情缓解情况对比[n(%)]
2.2 护理质量
两组护理前ATEC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TEC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TEC量表评分对比分)
2.3 生活质量
两组护理前SF-36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量表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自闭症是在儿童期就会显著表现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通常保持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少数患儿会存在智力低下及认知障碍。自闭症一经发现应当及时采取治疗,避免其对患儿日后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临床上通常采用康复护理配合药物治疗[4]。
常规康复护理是通过给予患儿日常营养支持,给予相应治疗药物控制患儿病情[5]。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患儿行为个体差异大,其存在兴趣爱好缺失、性格孤僻、交流障碍等多种症状表现,常规康复护理多为集体护理,其缺少针对性,导致护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6,7]。
本研究提出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其是患儿家属在家庭这个孩子最熟悉的环境中对其实施护理[8]。在此过程中,患儿家属可以模拟社会上的学习、生活、社交过程,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人化的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改善患儿沟通、情感、行为能力。本研究实验方案要求患儿家属对儿童日常生活进行护理,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为后续护理奠定基础。患儿家属需与孩子多加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施以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保证护理顺利开展。由于语言障碍是自闭症患儿最主要的症状表现,本研究提出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社交干预及融合教育,为患儿提供表达环境,让其能够突破心理封闭,勇敢表达自我。同时针对患儿行为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其自我生活能力,从而激发患儿治疗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所有患儿ATEC量表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经过护理后,采取家庭康复护理的患儿相比采取常规护理的患儿病情缓解率更高,且其ATEC量表评分更低,SF-36量表评分更高。
综上所述,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过程中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升其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