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不合理用药分析

2020-12-02谭春艳

医药前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噻嗪降压药阻滞剂

谭春艳

(酉阳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800)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非糖尿病年龄匹配组的1.5 ~3 倍[2]。在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流行病学研究中,平均收缩压每降低10mmHg,与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的风险降低12%,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的风险降低15%,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11%[3]。本文着重讨论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治疗手段及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1.资料与方法

对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其中的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常用药物

所有类型的降压药均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4],因此当前的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很多,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噻嗪类降压药,β 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等。

噻嗪类降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时,可提供额外的抗高血压作用。已有研究证明,低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补充其他药物的作用机制,因此适合用作第二或第三种联用药物,也可以作为没有任何心血管事件(如血脂异常)或蛋白尿风险的患者的一线药物[5]。

β 受体阻滞剂

当糖尿病患者需要联合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时,β 受体阻滞剂适合作为辅助治疗药物。β 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于基线脉搏大于每分钟84 次的患者时,具有额外的抗高血压作用[6]。

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 类降压药应保留给对首选药物不耐受的患者或那些需要额外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的患者。尼群地平的Syst-Eur 试验结果表明,对2 型糖尿病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强化降压治疗,消除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事件和中风的额外风险。

2.2 临床不合理用药类型

2.2.1 用药类别不合理

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CCBs)可减少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在某些心血管结局方面可能低于其他药物。ALLHAT研究发现,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与利尿剂治疗的患者相比,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氨氯地平与较高的心力衰竭率相关[7](相对风险HR=1.39;95%可信区间,1.22 ~1.59)。

2.2.2 用药剂量不合理

有研究表明噻嗪类降压药可引起电解质失衡,小剂量(<25 mg/d)一般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剂量达到50 ~100mg/d 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王燕英等报道3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导致低钠血症[8]。因此当所用剂量难以达到降压或其他临床疗效时,应该更换或联合其他药物,尽量避免大剂量使用。

2.2.3 降压目标不合理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高血压最佳治疗(HOT)试验都证明,安全使用降压药或其他控制措施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 比较合理。但过度追求血压较低水平会增加治疗成本和副作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基础特征设置合理的降压目标。

2.2.4 停药不合理

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了一定的药物依赖性。骤然停药或者大幅度减少药量则会产生停药反应,甚至会加剧疾病的发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需要停药的患者,应每周逐渐减量,可以有效的防止停药反应,避免引起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9]。

3.讨论

积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血压达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预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的最重要因素。ACEIs、噻嗪类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能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首选一线药物。尽管降压治疗的相关指南已经非常全面,但仍然存在不同类型的不合理用药类型,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造成伤害或者死亡。随着药物种类的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复杂,慢性病的治疗越来越个体化、精准化,合理的用药应当基于过对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症状特征、病情表现等情况的全面掌握。

猜你喜欢

噻嗪降压药阻滞剂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