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课程游戏化推进中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2020-12-0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利用资源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赵 丹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儿童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的生活。”《纲要》和《指南》中对生活的重视程度也是极高,这和陈鹤琴、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先驱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我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深入持续地进行,教师观念不断更新,不再过度依赖教材、强调集体教学,而是将视角转向“生活”,真正关注本园、本班级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实现课程项目的园本化。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要让项目有效推进,首先要充分调查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形成幼儿园应该有的本土资源的清单。然而纵观当前幼儿教育,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仍然存在着“三乏问题”。

一是“眼中乏资源”。即资源的开发仅仅停留在物体上,眼里只有草坪、花园、体育器材、场地等“眼里看得见”的资源,忽视这些实物资源下的其他资源。资源开发容易“同质化”,体现不出资源开发的意义。

二是“心中乏规划”。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收集等比较随意,没有统筹规划性。教师对现有资源、资源的开发缺乏规划统筹,如:有的幼儿园在开发种植园时没有长期规划、多方位考虑,致使植物种类单一、生长特点相似等,幼儿从中无法获得丰富多样的经验,教师要为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做努力。

三是“脑中乏目标”。即心中没有目标,随着教育对象即幼儿的变化,不同幼儿引发的活动在变化,同种资源引发的活动在变化,教师组织活动知识活动不明、缺乏统筹规划的行为,致使活动热闹有余、教育性不足。

接下来,我以本园户外游戏区的创设为例,谈谈课程实施中对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二、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因地制宜,挖掘资源

虞永平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基本要求》一文中提出,“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的,幼儿与周围环境尤其是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是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本园是一所拥有二 十年建园史的“老园”,存在场地面积有限、班额少、无活动专室等弊端,要将户外游戏区推进势必面临着除弊、克难、革新等种种不易。在项目推进 中,教师们成立资源小组,充分调查园内以及幼儿园周围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虽然是老园面积比较小,但经过资源小组的充分调查,发现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其乐无穷的后山坡;意韵悠然的风雨长廊;树冠成荫的大树;美不胜收的南花园;毓秀丰富的东、西天井等等。结合园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萌娃迷你乐园、福娃沙水互动区、动娃体能训练营、美娃艺术体验场、趣娃姑苏园、勤娃培植园、火娃梦工厂、虎娃野战区、智娃挑战区、酷娃创意游乐区”等游戏区陆续被开辟出来。

(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向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等方面予以拓展以及开发,共同挖掘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分类整理,从而真正满足幼儿发展需要。比如:利用操场大树下的“美娃艺术体验场”,前期通过社区修剪树木、家庭提供以及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纯粹原材料的、废旧丢弃的等自然物,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低结构素材让游戏出现无限精彩与可能。

(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苏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名城之一,富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内涵,比如:扎染、苏绣等,在丝绸博物馆、刺绣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周边博物馆内都有很多介绍。在开辟户外游戏区期间,我们也没有放弃挖掘“苏州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的“福娃姑苏园”就此应运而生。

(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园所在社区运营良好,邻里关系和谐;幼儿园内人才济济,“五项全能”的教师、后勤人员等均可开发利用。

三、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动态视角,关注发现

(一)关注幼儿需求,筛选和选择资源

户外游戏区作为课程游戏化推进的项目之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表现,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户外游戏区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幼儿兴趣、需要不断动态创建、变化着的。园所遵循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重视让幼儿参与到户外活动区的创设之中,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案例:“福娃姑苏园”内初期有提供“民族类”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民族乐器、知识文化的探索,但幼儿玩了几次后并不感兴趣,选择“福娃姑苏园”的幼儿越来越少。经过班级集体讨论后,我们发现“民族类”材料不符合小、中班以及大班上学期的幼儿的年龄特点。随着课程资源挖掘的深入,我们越发觉得课程资源具有区域化特点,要充分挖掘园所本土课程资源。后期我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已有经验提供有“苏州味道”的材料,比如扎染布艺、衣服;适合儿童的趣味刺绣等。

(二)跟随幼儿脚步,改造和利用资源

经过两年的集体生活,大班幼儿对社会交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萌发“混班”游戏的美好愿望。但是我园面积比较小,如何开辟公共区域资源,同享游戏空间,成了“小公民游戏”的首要任务。在前期空间开辟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合围成正方形的公共走廊占据地域优势,于是我们利用幼儿园班级门口的公共走廊、公共走廊围起正方形空间,为室外开展区角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根据园内的架构进行深层次加工,不放过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去满足幼儿需要,促进幼儿的持续性学习。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和改造资源,打破传统区域游戏“守家门”的方式,优化场地资源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三)重视幼儿发展,分类和梳理资源

通过收集并将资源分门别类,园所逐渐形成一个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的资源体系,帮助园内教师形成了正确的资源观、资源意识。园内教师从之前的“三乏问题”到现在对资源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根据幼儿和活动的现实需要即时去不同的“资源库”内取用。甚至会根据课程资源引发新的活动,珍视每一个教学活动、每一个亲子游活动,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敏感度。案例:如一支以80 年代、90年代为主的教师队伍,虽然搜索了大量的图片、文字信息资源但在实践指导时出现困难,我们邀请园内“老苏州人”保育员阿姨进行扎稻草的指导,熟练的手法、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传统天气的观察方法等,孩子们深深被吸引并投入其中;植物园的创建中我们邀请园内的“鲁班师傅”根据幼儿的设计图进行加工制作。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成新经验,使资源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转化为幼儿的经验。

四、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遵循原则,更新观念

(一)有规划、有统筹,提升对资源的敏感度

刚开始提出资源建设的时候,有教师提出过困惑:有些资源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消失不见。教师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中,要提升对资源的敏感度,不仅要“索取、利用资源”,还要学会“付出”。如:我园在规划户外游戏区“勤娃培植园”过程中,幼儿不仅通过 “认领土地—共同商定种植内容—呵护、照料—成果、分享” 参与种植的整个过程,还对种植区内“包罗万象”的植物有探索、有发现,比如:地上和地下的植物分别有哪些,挖一挖、看一看;哪些植物吃叶、哪些植物吃茎?哪些植物爬藤、哪些植物不爬藤?引导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关注生态、乐发现、会观察、善操作。

(二)会发现、乐观察,善于从孩子那里获得资源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材料不够了、地方不宽敞了、有新情节需要老师支持、兴趣发生变化了、甚至争吵了……这些问题都是资源,问题资源会引发新的活动。教师要做的是认真观察、积极发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问题来自由选择、自由操作、自发探索、自主学习,让自己成为游戏的小主人。案例:根据园所后山坡的地形条件,原本规划为“虎娃野战区”,供幼儿开展搭建迷宫、防御设施等野战游戏场景。但紧挨着后山坡的某中班幼儿却提出: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和班级的部分自主性游戏材料,玩起具有社会交往功能的户外游戏。“孩子那里有资源”,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中,珍惜幼儿的问题,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三)巧思索、勤开发,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我园位置处于区域发展中心,具有良好的资源。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本土资源发展为实践资源,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比如:组织参观地铁站、博物馆、水八仙生态园、消防站、探望社区空巢老人等多样化的活动,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转化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课程游戏化推进中对本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都需要眼中有资源、心中有规划、脑中有目标。以此保证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的高效性。不断反思是教师解决问题、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才能很好地把握上述问题。我们只有心中有幼儿,具有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才能关注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才能成为幼儿活动中最好的支持者。

猜你喜欢

利用资源幼儿园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爱“上”幼儿园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