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以贺州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为例

2020-12-02陈丽明雷捷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分竞赛课程体系

◎ 陈丽明/雷捷 (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改进艺术师范教育中提出“要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强化实践环节,推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高校艺术师范专业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中小学艺术教师。”[1]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统筹规范科技竞赛和竞赛证书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2]探索和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一个课题,那么其内涵是什么呢?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指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良好学风形成,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指导或者本人直接参与竞赛,以及竞赛培训,通过竞赛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专业素养。其中,“赛”是手段,促进“教”与“学”才是目的。[3]

“赛”指竞赛,“学”指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教”指教学相关政策和教师课堂教学。音乐教育专业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指通过各级各类竞赛,达到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赛”,与理论课程相比,音乐专业的技能课程,如钢琴、声乐、器乐、合唱、指挥、作曲、舞蹈等更适合“竞赛”。这一点我们从国家举办各类赛事中能得到印证,如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五项全能比赛、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金钟奖、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实施举措

以下将以贺州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为例,从“促学”与“促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赛促学”实施举措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化。贺州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表演、编创、策划、传承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具有较强的音乐教学技能及舞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课程体系构建了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此平台属于职业技能课程。以“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作为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该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在学分分配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可算课外实践学分。

2、搭建竞赛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竞赛平台的搭建以课堂小组竞赛和校外组团参赛两种方式组成。教师在校内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间竞赛活动,以比赛结果作为考核成绩,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赛促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互助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课堂外,参加校级、市级、区级乃至国家级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形成“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赛场中,同台竞技,学生们切磋技能,相互交流,既展示了个人风采,又学到了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各类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才华、提升技能的舞台,学生开拓了视野,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表演技巧。大赛并为学生提供了结识选手和评委的机会,增加了学术交流与就业机会,有助于提高就业率、拓宽就业渠道。

3、延伸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多个专业实践团队,如合唱团、民族管弦乐队、音乐爱好者协会,以及班级汇报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老师担任指导,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定期举行教学实践课汇报和师生音乐会、艺术周、学生专场音乐会、学生五项全能比赛等。通过以练促学,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专业学习交流、专业帮扶、艺术观摩、校院级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促进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以赛促教”实施举措

1、增加教学设施,完善实训基地

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重视基础教学条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实践场地,投入实践资金,配备指导教师,提升实践实验环境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实训环境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增加琴房数量,合唱(合奏)教室、微课制作教室、教育教学活动室等艺术实践教学环境。为满足学生教学实践、实习活动,可以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2、提升教师内功,培养教师队伍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赛场上赛的是学生,赛场外考验的是教师。教师在组织、指导竞赛中,不断促进自己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借助学科竞赛,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具备灵活多变的指导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了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备好一桶水。采取教师培训的方式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以及教师本人参加竞赛,如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大赛、教师教学竞赛等专业比赛,通过新、老教师在教学比赛过程中的交流、互助和切磋机会,反思教学,可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的能力,为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培养提供舞台。

3、设置奖励机制,汇报教学成果

参赛后,通过会议或讲座等形式对比赛结果进行汇报宣传,表扬和宣传参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完善奖励机制,健全对师生的奖励办法。针对获奖的学生,根据其获奖情况认定一定的实践学分,替代实践课程学分。除物质上的奖励之外,还应该有精神上的奖励,通过媒体做宣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荣誉感,还能够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今后的竞赛当中去。对获奖的指导老师同样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和奖金,在评先评优时优先推荐等,更能提高教师今后的教学热情,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促使整体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这也是长期有效的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障。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对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建设的影响

此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建设。地方特色音乐课程指,将搜集整理当地独有的音乐资源,让其以课程的形式进入高校音乐专业。以贺州学院开设的《贺州民族民间音乐》为例,该课程是对南岭民族走廊汉、壮、瑶三大民族、多个族群音乐的概括性梳理,学分设置上是32学时2学分,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尤其适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实践育人模式的开展。实践部分以平时“月赛”和期末“考核赛”形式完成。具体操作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民间音乐创作和表演,“月赛”邀请高年级学长担任评委,期末“考核赛”邀请专业教师担任评委,赛后展开互评及点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对地方特色音乐课程建设起推动作用,也为区域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 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的强劲推力。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双赢的,相互促进的。就学生而言,积极参与竞赛,能最直观的检测学习中的不足,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应用能力是最有效的教学补充,与同行交流经验,快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从而增加了就业竞争力;而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参赛,能发现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教师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实现了教学指导实践、实践反哺教学的优化模式。由此可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应长期坚持,并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学分竞赛课程体系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分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