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点”,让“生长”无处不在
——浅谈小学法治课堂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2020-12-02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东学校潘木兰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东学校 潘木兰
对于从未涉及过法律的学生来说,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需要老师研究教材、关注生活,找到学生的生长点。教师要从教学知识的整体出发,指导学生会用“联系”生活的观点解决法律专册上的知识,这样才能把法律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法律认知。
一、立足“起”点,诱发生长
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虽然学生没有关注法律,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及所关注到的生活事件能涉及法律的事件比比皆是。只要老师做有心人,巧用妙招将学生熟知的生活和法律知识架构起联系,找到学生的生长点,学生就能沿着这个点在学习法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1.顺势而入
在教学《国家机构有哪些》时,老师这样导入:
师:孩子们,在自己的学校里生活了将近六年,你们对学校了解吗?咱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啊?(五千多人)
师:这么大的学校,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学校有许多部门分别管理,所以学校很有序。
师:哦,是因为学校有强有力的管理队。你知道学校有哪些部门参与管理吗?
生:有总务处、教导处、德育处、校长室。
师:咱们国家有多少人啊?(14亿)
师:同样的道理,这么大的国家,是不是也需要各个部门来管理呢?
生异口同声:需要。
师:一个国家为了行使职权建构起来的一整套机关组织,我们称它为机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家机构有哪些》。
这堂课的导入,老师就以学生当下生活的学校为切入点,孩子明白学校工作每天都能井井有条地开展着,是因为有各个部门的管理,同样一个国家要国泰民安、稳步发展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管理。在老师的解说下,孩子们明白与学校不一样的是管理国家的各个部门被称为“机构”。正是因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长点让课题的揭示变得水到渠成。
2.存疑而入
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中,老师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超市)再出示新闻事件图片。
师:有一位女孩去超市却遇到这样的事。(视频播放)一名初二年级女生到一家超市选购商品,购物结束准备离开时超市防盗报警器响了。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生1:会有超市保安人员来把她带走,调查这件事,看她有没有拿什么东西。
生2:她出去的时候被拦下来,带到办公室,可能被搜身。
师:看来你们很有生活经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
生1:我觉得如果这位女生拿了东西就应该主动承认错误。
师:如果没有拿呢?
生1:应该理直气壮地和保安争论。
师:同意搜身吗?
生1:同意。
师:你是为了自证清白是吧?(点头)你们觉得呢?
生2:我觉得只要不是男保安,就同意搜身。
师:有不同意搜身的吗?
接着老师做了个统计,同意搜身的是大部分,而不同意的只有3 个。于是老师讲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请翻到《宪法》20 页,齐读第三十七条。
在这个导入过程中,老师通过超市事件,调查到全班只有3 名学生是不同意搜身的,此时班里孩子的生长点是不一样的,需要接下来的朗读环节让学生明白中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在朗读之后,老师追问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们还会同意搜身吗?就没有学生会举手了。接下来,老师讲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及处理过程,孩子们明白在类似事情发生时,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要有权利意识。
二、关注“疑”点,助力生长
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自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于那些相对简单的内容,他们凭借自身的思维能力已经能掌握。尤其在《宪法》专册的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方面去教学。怎样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呢?这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了解学生的生长点。
1.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国家机构有哪些》的新授部分,老师先了解到孩子熟悉哪些机构,然后让孩子说一说“关于国家机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国家机构是怎么来划分的”“具有哪些特质的属于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有哪些职权”“建立国家机构是为了什么”等等。从这些提出的问题中,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在思考,他们想要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于是老师鼓励道:“学贵有疑,能带着问题去学习,你们的收获会更多。”这些问题的提出及老师的鼓励,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
2.产生疑点寻求解答
国家机构很复杂,在小组学习分享时也会遇到一些自己拿不准的问题,于是老师有意进行课堂留白。在《国家机构有哪些》中,小组按照县公安局、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公安部这样的方式讨论国家其他机构的排列时,有一组孩子贴出了“市出入境管理局、省出入境管理局、外交部”,老师问“确定吗”?学生摇头。老师说:“遇到问题不要随便点头摇头,而是要查证。”对于一个明显错误的问题,老师不直接告知,而是让孩子课后去求证。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向身边的人请教、上网搜索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上课结束时,老师问:“学完这课后,你们最想干什么?”其实就是提醒孩子回去要求证课上的遗留问题。这样的留白让解疑成为孩子的一种需求,从而不断获取新知。
3.激发疑问提升认识
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节课中,孩子们知道了发朋友圈是公民的言论自由。可是,看了一段刘某因在朋友圈辱骂朋友,受到法律制裁的视频。自然就引发了“为什么刘某发朋友圈被法院制裁”的疑问?当然这样的问题,学生自身很容易解决,他们不难发现刘某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应该受法律制裁。这时老师出示:“行使权利有界限”的板书似乎更能让学生理解。于是,老师在这样的认知水平上追问:“你爸妈发朋友圈时,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孩子们就知道要提醒家人发朋友圈时不要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尊重别人的自由和权利。
三、捕捉“探”点,实现生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分享,需要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学习的期望,需要将教学内容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于是在《国家机构有哪些》的教学实施之前,老师让孩子在组内完成“我家的那些证”项目学习单,组织学生去发证机关实地走访,询问证件的主要信息,向工作人员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在这样的走访中,孩子们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在汇报研究成果时,真的让老师感觉到孩子们在真学习、真研究。
在走访中,孩子们从不起眼的证上了解到各种未知的信息。这是走访获得的巨大收获。这样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这样的任务动力就转化为求知的动力。在分享体验时,学生说出的是自己走访得来的真知识和内心体验,这些知识和体验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世界。只有知道学生的生长点在哪里,才能带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言以概之,作为师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事情与法律知识产生联系,才能找准学生的生长点。唯有如此,我们的法律专册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增长学生法律意识的“半亩方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