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及热爱生活的品质
——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小议
2020-12-02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江美玉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 江美玉
科学把握德育规律,实现纵向衔接;科学把握德育内容,实现横向贯通;科学把握德育空间的全域性,实现校内外融合;科学把握德育实施途径,实现四位一体。仙家寨小学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以“挑战不可能”这一研究主题,在“玩”的探究中,打通学科育人的德育主渠道。在课堂上,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学生特长,突出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一、“玩”的探究,促思维发展
在“玩”的课题研究中,学生探究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以团体智慧解决问题。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如:在《挑战不可能之纸杆托球》探究中,将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落到实处。探究小组,创意制作又高又稳的纸杆托球结构,很多小组在共同努力下,制作出的纸质结构。老师们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一创意制作的底部、纸杆、顶端分别怎样设计的?制作过程中,遇到过问题吗?怎么解决的?
学生认真思考:
“我发现第一小组的纸杆托球底部很稳,他们的底部接触面大。”
“对,底部过小,会影响到纸杆的稳定性;过大,也不行,材料有限。这可是纸杆托球成功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发现制作三角形的底部,要稳一些。”
“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联想到了数学知识,很了不起。请大家观察这些建筑物,底部除了设计三角形之外,还可以设计成哪些形状?”
“依据实际选择适合的形状。”
“我们发现第三小组的纸杆托球有绝对的高度,他们设计了两头粗中间细的直径结构,粗细合适;我们觉得直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菱形、三角形……”
“我们小组失败了,因为仅仅追求高度,而忽略了关键的底部稳这一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解决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又高又稳的纸杆托球结构的应用呢?他们怎么设计的呢?
……
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合作意识,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内在创新潜力及创造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完成内在的迫切需求,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就不再是表面现象和课堂浮华了。
二、“玩”的过程,促生活体验
在开展“挑战不可能研究”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时,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课内探究虽然已经结束,但课后心得体现了德育教育并未结束。
“我小心翼翼地站在凳子上,努力抑制住呼吸,因为急促的呼吸会使我们的努力白费。我慢慢把球放在塔上却迟迟不敢松手,我屏住呼吸,眉头紧锁,轻轻把手放开,哦,还好,还好!吓死我了!”我不禁长舒一口气。
于是,我们决定用一种可以胜利,但是“下三滥”的手段——用自己带的贴纸去组装,心想:这个办法多好!时间所剩无几,我们孤注一掷,冒着功亏一篑的风险往上放,谁知乒乓球塔竟然奇迹般地矗立起来了。
唉,如果当时我们固定得再稳一些的话,我们就是第一名了呀!唉!真可惜!
可就在老师讲课时,我的塔突然被窗外刮来的风吹倒了,我的心也倒了……
美好的课堂时光转瞬即逝,课堂上的历练,日记里的成长,引领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用明媚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最真的童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促进生活体验 。
三、“玩”的体验,促课程融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挑战不可能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在“玩”的体验中,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乐学融合式教学。
1.研究主题与生活实践融合
在课程实施时,主题的确立,基于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的实践,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提升。如:《挑战不可能之神奇的平衡现象》这一主题的确立,即源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通过和平衡有关的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平衡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平衡的原理。在探究中贯彻德育目标,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要求。《珍爱我们的眼睛》《交通安全我先行》等课题,更是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2.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将视野延伸,既关注课内,又关注课外,教学过程中,注意四种学习方式,一是基于课程整合的学习方式。二是基于生活和基于实践的学习方式。三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四是基于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关注课内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探究的策略,落脚于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自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自主与合作的融合
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合作,交流,以团体智慧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管理,总结,评价……学生在肯定、完善自己,在与同学探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4.引领与实践的融合
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在恰当时机,采取合适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和总结。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引领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在“玩”的体验中,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乐学融合式教学。追求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把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锤炼,有效落实。
四、“玩”的反思,促品质提升
在“玩”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反思,促进师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提升。
1.以生为本,虽然早已不是新话题,可是,在“玩”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仍需要不断反思,实施过程,是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玩”的主题确立及研究过程中,是否植根于学生生活,真正从他们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研究真落地,通过反思,师生思维品质提升。
2.良好思维品质产生的过程,应该是客观存在引起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加以认识,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认识的结果作出判断。那么,我们要积极反思,如何把握最佳契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行思维提升更好地训练。
3.探究过程中,不能因为研究而研究。教师要认真反思,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注重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体验——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有体悟——在实践中感受、探索找到感觉;有体认——在实践中认可认同,喜欢热爱!那么,如何拓展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将问题表述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的能力等良好思维品质培养途径,使探究之旅更加充实,有意义。
4.“玩”的探究之旅,再次验证综合实践课程是“跨学科实践的课程”,它是以一种学科意识为核心但又是综合性和探究性融合的深度学习。在“玩”的反思中,引领学生运用多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