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2020-12-02江苏省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江苏省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刘 莉
非洲有一句谚语说,“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教育应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真谛。但是在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大背景下,区域内家庭教育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大数据显示:隔代教养、亲子冲突、沉迷网络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教子的关系已成为家长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凸显问题。有太多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感到烦恼、无助和焦虑,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满心着急却又无能为力!面对复杂的变革,家长家教素养的提升不再是个人行为,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应基于高度关注。构建科学、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一、科学规划,将为“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016 年,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已满足城乡发展以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这标志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经提上政府议程,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因此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先导至关重要。政府首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谋划,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力求在规划的前瞻性、统筹性,广泛度和深刻度上下功夫。
对外要广泛凝聚共识,协同育人。很多表面看是“教育问题”,但实际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做好政策解读、民意沟通和舆论引导,一方面要总结推广家校先进学校的有效经验,通过组织参观、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加强区域内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示范引导,优势互补,做好学校鲜活的案例和有效的经验向社会的推广辐射,不断推动协同育人理念和实践优化升级,最大限度地凝聚协同育人的共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项目驱动,将为“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人。是“专业化”的人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如何决定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水平和广大家长的受益程度。建立并培养一支本土化、专业化、长效化家庭教育专兼职骨干队伍十分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整合人才资源,启动针对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服务对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家教培训项目。例如针对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家长代表开展的拉网式培训,定期开展分学段、分年级、分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研修活动。积极实施“寻找成长地平线”家庭教育讲师团指导培训项目,本着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原则,结合校情以及不同家长群体等实际情况引导讲师主动思考,学以致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到边培训,边行动,边练习,边修正,边提升。启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工作,实现全学段、全覆盖。鼓励讲师走进学校、社区,提供下沉式、菜单式服务,逐步呈现“讲师团队化,内容菜单化”“内容高品质、场次高频率”等特色。
不断扩大讲师队伍,聘请一批热衷于家庭教育的优秀社会工作者组成区域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队,将家庭教育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百姓需要之处,真正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城乡、不同区域的全覆盖。
三、科研引领,将为“体系建设”提供精准定位
积极实施科研引领与家庭教育骨干人才培养齐推进策略,将市级一批优秀的家庭教育管理人员吸纳进来,依托区域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中心,延长管理的手臂,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专项调研,一方面借助本地智力资源,深入了解不同群体、薄弱环节家庭教育推进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为开展贴近家长需求的精准服务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与高校合作的渠道,借智引智开展实地研究,指导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并将重点放在解决基层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上,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城镇父母对孩子的爱与规则边界不清问题”“青春期亲子沟通障碍”等,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转化。深入社区、街道、行政村,成立家庭教育服务站点,提供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持续邀请专家围绕起始年级及各成长关键阶段开展系列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
四、创新机制,为“体系建设”凝聚育人合力
1.完善社区协同机制。一方面根据社区居民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依托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包括智慧爸妈课堂、亲子读书会、幸福家庭讲座等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的纽带作用,密切社区与家庭、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创新活动形式及内容,唤醒合作的内在自觉,开展“好家风、好家庭”评选,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走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有效合作。
2.统筹部门各类资源。教育局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公共服务阵地,为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未成年人保护部门可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重点做好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家庭教育的支持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打造出一批深受广大家长儿童欢迎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例如联系市妇联、团市委各部门为学生搭建多维的家庭教育活动平台,重点开发一些大普惠性、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如与团市委合作开设“大国母亲”和“父母大学”公益课程,与市妇联开展“与爱同行阳光成长”困境家庭亲子教育,与市图书馆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主题活动等。凝聚各方力量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努力形成各具亮点的家教工作局面。
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探索“互联网+家庭教育”,逐步建立“智慧共育”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开设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题、专栏、专刊等,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开展“重家教树家风传美德共育人”主题教育活动,举行“智慧共育”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志愿家庭携手行公益行动暖人心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既是探索,更是改革,困惑、问题一定会如影随形,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教育正能量,把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到区域的每一个家庭,福泽全家万户,需要社会每个主体的教育自觉,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因为教育从来没有旁观者,只有推动者;从来没有局外人,只有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