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谓语动词”涵义含糊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12-02吴克炎
吴克炎
(闽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20年3月26日,笔者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谓语动词”为“主题”精确检索①检索的学科领域限定“哲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发表时间不限。,共搜到3568条文献。再以“英语”为主题在结果中搜索,则有1664条结果。可见,该概念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不仅在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汉语教学研究以及其他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但仔细研读上述各文献以及各种语法专著,发现涉及何为“渭语动词”时,众多文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矛盾重重,呈现出严重的涵义含糊现状。有学者这样阐释谓语动词:之前研究认为谓语动词是句子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对谓语的含义则认定为句子结构中在句法上和结构上受主语支配的主要成分[1]。该作者未提供“之前研究”的出处,抑或是来自过去老师的介绍,抑或是来自教参。他对此说法并不满意,提出它们的弊端体现在学习者对谓语含义不太明确,而谓语动词的表述又比较笼统,导致学习者掌握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谓语动词是英语中各种时态、语态的正确的、完整的动词形式[1]。可是,这样的定义还是十分笼统。
此外,语法巨著也未提供“谓语动词”的涵义,倒是给相应的“非谓语动词”提供了一个解释:“同时具有两种作用的词”[2](P512),如果逆推,“谓语动词”也许就是“不能同时具有两种作用的词”。也有研究认为“谓语动词”是八大句子成分之一[3](P9)。还有不少研究在“谓语动词”及“限定动词”之间闪烁其词,如:英语句子里,只有限定动词才能与主语保持一致充当谓语,并且在句子的同一个层次内,只能有1个限定动词的存在(并列谓语动词除外),其他与之并存的动词必须非限定化,这一现象即限定动词的排他性[4]。
尽管在英语中找不到“谓语动词”的出处,但是“一个简单句中有且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已经成为英语简单句的黄金法则[4-6],在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应用。因此,从“约定俗成”的角度来看,已经无法否认其重要作用。如果任凭该概念继续含糊存在,只会给英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谓语动词”加以深入探究,溯本求源,找到其涵义含糊的原因,厘清其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我国EFL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一、“谓语动词”涵义含糊原因分析
“谓语动词”涵义含糊主要有2个原因,以下逐一分析:
(一)理据不足
在Quirk,Chalker,Strumpf和Douglas及 Biber的英语语法文献以及英语词典中[7-10],并没有“谓语动词”对应的术语,英语采用的术语是finite verb form和non-finite verb form。薄冰先生也许出于直觉,提出:“从是否被主语所限定来分,动词有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两大类,限定动词用作句子的谓语动词,非限定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11](P95),他后来又说“限定动词在句中起谓语作用,非限定动词在句中起非谓语作用”[12](P230-231)。再到后来,他说:“动词根据其形式可分为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限定动词可以构成短语在句子中作谓语,非限定动词构成短语在句中不可作谓语”[13](P266-267)。有研究者认为这是“谓语动词”的起源[5],笔者认同这个说法。
上述分析说明,“谓语动词”可以说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语法术语。然而它的依据“动词根据其是否为主语所限定可分为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两大类”,从一开始就不妥当。该说法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把动词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会让人误以为有些动词属于“限定动词”,有些动词属于“非限定动词”(以此为基础的“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自然就有同样的隐患)。事实上,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只是同一个动词的不同语法形式。英语材料大都出现finite verb form(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649页)和nonfinite verb form(同上,1170页)。可惜不知为何,form被视而不见,未得到体现,也未见任何“省略”的说明。尽管薄冰先生后期做了一定程度上的修订,但在中国的英语课堂和英语读本,已经普遍接受了“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这样带有误导隐患的分类。
(二)概念不清
有中国特色的语法术语理当适合把英语当成外语(EFL)的教学现状,即在真实语言环境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要把语法概念讲得简单易懂,以便有利于指导应用。然而该概念杂糅了不少语法误解,变成“四不像”,概念不清。目前,英语课堂上有一个十分普遍说法:动词的原形、三单式、过去式是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是非谓语动词;助动词do、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然而助动词do及情态动词以原形或三单式或过去式出现,自然是谓语动词,加上后面的“动词原形”,就有了两个谓语动词(如:She doesn't come here),与“一个简单句中有且仅有一个谓语动词”这个黄金法则相矛盾。
为了充分了解谓语动词的教、学、用,笔者调查了120名英语教师(小学、中学、大学各40名)。面对上述矛盾,只有11.67%即14名教师对谓语动词的概念比较明晰。另外106名教师(88.33%)感到困惑,其中23名甚至提出She doesn't come here.不是简单句,陷入句型混乱之中。有些教师虽然无法排解矛盾,却坚定地认为“助动词do、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是正确的说法,有人应用权威语法书的证据,如:情态动词随后的主动词无一例外地是不带to的不定式即动词原形[16](P161)。被问及是否想要改变教法时,106名教师中有 58 位教师(54.72%)坚称教材(如许国璋英语[14],《英语》七年级下册[15](P118))、语法书就是这么写的,要继续这么教下去。另外48位教师表示想要改变,但是具体如何改变不太明确。
章振邦先生已经采用了“不带to的不定式”这个术语,但他最早并未意识到在引入“谓语动词”的中国EFL教学语境下,“不带to的不定式”(依然是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与动词原形(是谓语动词)尽管在词形上相同,但在句中的功能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明确提及“bare infinitive”这个概念,认定在She can swim.中swim是“不带to的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形式”。章先生的提法让许多人坚信“助动词do、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尽管在遇到与简单句黄金法则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依旧以讹传讹,造成了许多英语学习困难,带来不小的危害。可喜的是,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最新版,该提法已经改变,变成“情态助动词无一例外地带有不带to的不定式”[17](P190)。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中学教师没有最新版,因此未能调整过来。
二、“谓语动词”涵义含糊带来的危害
“谓语动词”涵义含糊现状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学习者层面
1.复杂谓语难以学会。对于简单谓语的变化,大多数学习者还能学会。但是对于复杂谓语,就常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由于He must do it中的谓语被解释为“情态动词+动词原形”,遇到It must be done或He must have done it的时候,“原形”无法发挥作用,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十分不理想。
2.汉语连动造成的母语负迁移难以消除。研究表明: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初期,通常处于英汉竞争互斥的状态,由于汉语占有绝对优势,母语负迁移无法避免[18-19]。“一个简单句中有且仅有一个谓语动词”用来规约英语动词形式的相互配置,但是“助动词do、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将它的规约作用彻底击垮。相当大比率的学习者将“汉语连动”移植到英语应用中去,对英语连动也感觉妥帖。“一个简单句含有多个谓语动词”就成为英语学习的一大顽症,学生通过潜在的“汉译英”写出类似There is a survey shows many people don't like it.Hatred is a cup of bitter coffee,the bitter of it only yourself can taste.的句子,可谓司空见惯。
3.厌学现象频发。英语的谓语不可或缺,而且因为“精确性”的要求,会出现连续多个动词并置的情况,如 I would have been caught in the rain if I hadn't left my home earlier;又由于“雅异性”的要求[20],动词形态有繁复的屈折变化。这迫切要求“谓语动词”必须涵义明确、结构明确、功能明确。然而由于谓语动词涵义含糊,连教师都未必能将其含义讲述清楚,学生自然更加难以厘清概念,似乎在迷宫中前行,久而久之就失去兴趣,导致厌学现象频发。
(二)教师层面
谓语动词涵义含糊现象是引起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笔者调查的120名教师中,重度职业倦怠者占17.5%,中度倦怠者占41.7%,轻度倦怠者占25%,无职业倦怠者只占15.8%。问及学术层面的原因,他们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过程获得的成就感不高,特别是在农村的中学教师。他们说由于进修机会不多,对许多问题特别是“谓语动词”这样的基础问题都感到困惑,讲了几遍自己都提不起兴趣,再看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更加缺乏激情。
可见,谓语动词的涵义需要尽快理顺,以便提高教师对英语该问题的认知度,改变“讲自己都困惑的说法”的现状,提高教学实效。
三、“谓语动词”涵义含糊的应对策略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是缺乏逻辑和理性的,学者大部分是散文家和诗人,孔子尤甚。这种说法尽管有些偏颇,但中国古代文化的确不大重视逻辑推理,而是强调直观体悟”[21]。文献研读发现,到了当代,这个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在英语教材与语法著作中,许多定义和分类存在明显不符合逻辑的现象。如:英语中am/is/are被称为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英语》七年级上册[15](P41)),前项是动词形式,后项却变成了“时态”的概念。这样随意的概念转换,实在令人困惑。薄冰先生的第一次提法“限定动词用作句子的谓语动词,非限定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11](P95),也混淆了词性和句子成分这两个概念,因为“限定动词”是词性的概念,而“句子的……”中的省略号部分理当是句子成分的概念,但是他却说成了“谓语动词”那样的词性概念,同样让人迷茫。又如:非谓语动词是同时具有两种作用的词[2]。下定义常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但该定义将“属”升格为“词”(“动词”才是合理的),泛化了外延指称对象,chance/talk/brick/clean等等完全符合“具有两种作用”的种差特征,但他们并不是“非谓语动词”,因此,该定义也是“直观体悟”的结果,无法给“谓语动词”的学习带来任何指导作用。
再如:句子成分通常有下面八种,在句子中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主语、(二)谓语动词、(三)定语、(四)状语、(五)表语、(六)宾语、(七)宾语的补语(简称“宾补”)、(八)主语的补语(简称“主补”)[3](P9)。很明显,第二个分类与其他不同属,第七与第八类是“补语”的下义词,无法与其他项并列。可见该作者也是依靠“直观体悟”,难以让学习者真正受益。
可见,应对策略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理据推导并理清概念涵义,把谓语动词的生成路径厘清。
(一)加强理据推导
由于谓语动词的概念脱胎于finite verb form和non-finite verb form,我们首先要通过理据推导对这两种形式加以辨析:动词的限定形式(finite verb form,-fin-意为limit)指动词在句子语境中会受到主语或时间状语的限定而改变的形式,如I go shopping every day./He goes shopping every day./He went shopping yesterday.但我们发现在I don't go shopping every day./He doesn't go shopping every day./He didn't go shopping yesterday.中,go并没有改变形式,因此是动词的非限定形式(non-finite verb form),即在句子语境中不会受到主语或时间状语的限定而改变的形式,具体说来是不带to的不定式 (bare infinitive)。由infinitive中的in-(not)和-fin-(limit)可知其不会受到主语或时间状语的限定而改变形式的语法特性。
又如在I am learning English now./He is learning English now./He was learning English when I came in.中,am/is/was随着主语或时间状语的改变而改变,是动词的限定形式。而learning并没有随着主语或时间状语的改变而改变,是动词的非限定形式,具体说来是分词(participle)。由单词的part-(part)和-cip-(take)可知,其字面意思是“参与建构谓语,是谓语成分的一部分”。
由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动词的限定形式常常简称为“限定动词”,从上面的实例可以发现它们能直接建构谓语(如实义动词go/goes/went)或引导建构谓语(如助动词do/does/did,am/is/was),因此也称为动词的谓语形式。由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动词的谓语形式常常简称为“谓语动词”。这四个名称都用来指称某动词的“原形、三单式和过去式”[情态动词只有原形(和过去式)]。同理,动词的非限定形式常常简称为“非限定动词”,由于它们无法直接建构谓语(如不带to的不定式go和分词learning),因此也称为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词的非谓语形式简称为“非谓语动词”。这四个名称都用来指称某动词的“不定式、动名词形式和分词形式”。如下:
动词的限定形式(限定动词)=动词的谓语形式(谓语动词)
动词的非限定形式(非限定动词)=动词的非谓语形式(非谓语动词)
具体到句子语境中,如在She is praised often./She was praised yesterday.中,只有is/was受到often/yesterday的限定改变形式,是谓语动词。praised则未受限定,不会改变形式,是非谓语动词。这样的分析才与“在限定动词短语中,只有第一个动词受到限定”[8](P152)吻合,才与“简单句的黄金法则即一个简单句有且仅有一个谓语动词”合拍。
(二)理清概念涵义
在充分的理据推导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概念的涵义。毕竟,该概念长期被含糊对待。
我们要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动词,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都有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助动词do和情态动词除外,因为它们只有“限定形式”),以此规避其他定义造成的“某些动词是限定动词(谓语动词),某些动词是非限定动词(非谓语动词)”的认知障碍。动词的限定形式即在句子语境中会随着主语或状语的变换而改变的形式,包含原形(verb stem)、第三人称单数形式(third person singular verb form,简称三单式)和过去形式(past verb form,简称过去式)。动词的非限定形式即在句子语境中不会随着主语或状语的变换而改变的形式,包含不定式(infinitive)、动名词形式(gerund,简称动名词)和分词形式(participle,简称分词)。
具体说来,实义动词、系动词的限定形式在句中能且只能直接做谓语(“谓语”的概念有别于传统语法“主谓”两分说,用于指称主语存在的“动作”或“状态”,动作的对象称为“宾语”,具体的“状态”称为“表语”),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限定形式能且只能引导构建复杂谓语(如don't go/am learning/is praised,因为谓语的动词数量大于1而变得复杂)。
动词的非限定形式则不能(或不能直接)做谓语。其中“动名词”已经名词化,不能做谓语。不定式和分词不能直接作谓语,需要在助动词(helping verb)或情态动词的引导帮助下构成复杂谓语。比如在They are talking这个句子中,只有助动词are是谓语动词,talking则是非谓语动词。于是,“简单句”的黄金法则就有可能真正起到“规约英语动词形式的相互配置”的作用。
综上,谓语动词(即动词的谓语形式),或称限定动词(即动词的限定形式),是一个词性概念,指一个动词的原形、三单式和过去式,在句中能且只能直接做谓语(或引导建构谓语)。非谓语动词(即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或称非限定动词(即动词的非限定形式),指同一个动词的不定式、动名词形式和分词形式,不能(或不能直接)做谓语。具体说来,不定式可以充当句子的所有充分(做谓语时以bare infinitive的形态出现,需要助动词do或情态动词加以引导),动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分词可以充当谓语(需要助动词be或have加以引导)、表语、定语、状语、补语。
(三)提高应用效率
弄清概念后,还需要提高应用效率。由于真实语境严重缺乏,仅靠大量的图表[22]和动则五六百页的语法说明难以有很大的作用。为了让术语更好地被接受,提高应用效率,可以将谓语动词喻称为“公老虎”,将非谓语动词喻称为“母老虎”,“一个简单句有且仅有一个谓语动词”则喻称为“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几)母”。具体说来,一个简单句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要添加其他动词,只能是非谓语动词。谓语成分往往选用“公老虎”,其他成分则选用“母老虎”,如:Tom often goes swimming./Going to school is happy./He wanted to go.复杂谓语则是公母紧密相连,如can do,will do,be doing,will be doing,have been doing,have done,have been done,will have been done等,这些动词短语只有第一个动词是谓语动词,其他均为非谓语动词。can/will后接的是不带to的不定式(含一般式、完成式及进行式),就像人类夫妻不喜欢被打扰,不喜欢有to位于中间,同时又有助于取得“雅异”的视听效果[23],如在I will ask Tom to help you中,前一个不定式to ask省略to变成ask,与后面的to help形式不一致,产生了更好的视听效果。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打动。”隐喻能够化抽象为形象,是一种不平常的东西,于是就将非常难以接受的语法术语转化成容易接受的形式,大部分学生也变得乐意接受。笔者调查的120名教师有三分之一以上采取了上述的讲解方式,他们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能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困惑。有一位初中英语实践者反馈说:“现在我一讲简单句,学生就会接下去‘一山不容二虎',课堂气氛浓烈了。由于概念清晰,学习效果提高了,我自己也开始尝试着摸索,觉得英语教学不那么无聊了”。另一位高二的教师反馈说:“说句实话,我自己本来对于‘被动语态何时要用be何时不用be'感到困惑,只能让学生们背住许多实例,费时低效。后来,利用‘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几)母'解释,情况好转了。学生要表达“我感到受伤害了”写出“I felt was hurt”,我一提醒felt与was都是公老虎,不能并置,felt只能后接过去分词这只母老虎,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是长效的。”
可见,涵义含糊危害巨大,会导致许多不良影响。而理清涵义则能够扫清各种不良影响,提高英语学习乐趣和学习实效。
四、余论
虽然笔者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了英语学习乐趣和学习实效,但还是遗憾地发现还有不少人由于概念模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费时低效。还有一些教师出于对教材和语法专著的极度信任,不愿意做任何调整。
比如,“be动词”在很多中小学课堂,甚至在一些高校依然滥用,学习者就将“实义动词be”“连系动词be”与“助动词be”完全混合在一起。在应用英语时,有些学生所有的句子都要用be,如一位大二的英语专业学生依据句子“许多东西是无法在店里买到的”的汉语结构写出:Many things are cannot be bought in the stores.还觉得十分妥帖。有些学生则在需要动词be时难以用上,会写出The book interesting,遇到The machine is being repaired则百思不得其解。把“be动词”挂在嘴边的老师们(曾经的学生们)也深受其害,120名被调查的教师有112位教师认为Hugh Miller had defined geology as an expansion of view in the direction of‘the eternity that has been'(ch.17).中的划线部分有语病,需要添加“表语”,就是无法接受been是一个实义动词,意为“exist(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就可能将英语教学“be”(毙)掉啊。
教材、教参出版者们如果意识到这样的严重后果,是否能马上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将概念特别是“谓语动词”的概念精确化?也期待教师们能使用最新版参考书,更新知识系统,从而讲课有信心,让学习者学习有成就感,让英语教与学焕发出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