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化育方法探析
2020-12-02陈妙君朱志明
陈妙君,朱志明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019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有助于打造“育人金课”,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现实意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让教育对象主动趋近、积极悦纳的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3]。思政课亲和力愈强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就愈强,思政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愈近,思政课的“抬头率”就愈高。
(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反映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有多少人“人到心也到”,反映了思政课对学生吸引力、感染力的高低,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直观判断。“抬头率”高的思政课堂说明课堂吸引力强,学生愿意把注意力从低头的“自我满足”转向抬头的“双向互动”。吸引力不强的思政课堂普遍“抬头率”低,学生更愿意“低头”而不愿意“抬头”。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需要抓住授课“重点”,让学生尝到“甜点”,避开“痛点”。通过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把原理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抬头”“互动”。
(二)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思政课要承担起为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发挥“人生导航”的作用,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真真切切地解答学生的“心头之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强的思政课堂对所探讨的问题“一针见血”,能够解学生“知识之惑”“思想之惑”。针对性不强的思政课堂,往往只是“走个形式”导致浮于表象,没有面向具体问题,无法生动、形象解决问题。学生自然对思政课“不感冒”“不买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需要对待问题有准度,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变“无的放矢”为“有的放矢”。通过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让学生能够通俗易懂地认识问题、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三)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指的是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实效性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思政课实效性较强的课堂,教师授课有“魂”、有“理”、有“情”、有“趣”,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和“参与率”都比较高,老师讲的带劲,学生听的起劲,学生的获得感较强。实效性不强的课堂,往往是台上“昭昭然”,台下“昏昏然”,教师讲得激情昂扬、挥汗如雨,学生听得困意满满,似懂非懂。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影响一片”,通过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让学生与思政课“达成一致”,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听得懂、爱得上的课程,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在个别学校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配方”比较陈旧,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隔阂”;“工艺”比较粗糙,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效果不显著;“包装”不那么时尚,教师自说自话,不注重学生的话语,师生关系“生疏”“距离遥远”[4]。只有啃下这块“硬骨头”,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缺乏温度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P121)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亲和力而言,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表现为“信其道”“近其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在懂得、悟透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亲近思政课。当前,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进行授课,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与此同时,也有个别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研究不够透彻、理解程度不够深入,只注重授课内容的“高度”,忽视思政课自身所具备的“温度”,授课时惯用宏观叙事,讲“高深”理论,不加以用“学生话”解释,思政课缺乏应有的亲切感。譬如,个别教师授课时更加注重马列经典内容的讲授,为了“经典”而“经典”,没有与时俱进地融入新内容。课堂上空洞感的内容多,鲜活感的内容少,往往造成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考前“只管背”,没有入脑入心。个别教育者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触及灵魂的伟大工程,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授课时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强塞硬灌”,缺乏自己对理论的独到的解析,缺少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
(二)教学方式缺乏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授课时所采用的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和方式[6](P211)。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课率”。在授课方式上,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更习惯采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综合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但是,一些高校,仍然存在个别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容易忽视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的特殊性,惯用“统一加工”的模式来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授课时使用的教学方式陈旧老套。这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摞发黄的讲稿”从头报到尾,容易导致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情感趋向背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强。当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一代人,他们更倾向于“你说我说”的双向交流而不是“你说我听”的单向接收。个别教师认为思政课只需要一味的灌输教化,导致台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台下学生扮演“木头人”的状况依然可见。有的教师授课时离不开“三尺讲堂”,不越“雷池”半步,没有走近学生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所惑。另外,当下个别教师仍处于“高速路上赶马车”,习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企图抱着“旧教法”参与“新教学”,缺少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还未跨越数字鸿沟,制约了思政课的与时俱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三)教学话语缺乏亮度
课堂上,学生不仅关心教师“说什么”,而且在意教师“怎么说”。教学话语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好教学话语可以为教学效果加分。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与中国网络一起长大的一代人,他们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于语言的表达不再只是中规中矩,更多的是追求生动、形象甚至是“即视感”,“说教式”的教育难以让他们产生共鸣。实践证明,课堂效果好的教师擅于应用“热点”教学、“时事”教学,能有效拉近思政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课堂效果差的原因普遍是个别教师不善于将“高大上”的知识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呈现,没有将远在天边的理论带到学生的身边。教学话语上采用“霸权”模式,只考虑自己怎么讲,不管学生怎么想,往往是教师认为“很有意义”,学生觉得“没有意思”。从而导致思政课成为“经学”讲堂,缺乏生气,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课堂亲和力。个别教师囿于自身的话语环境,没有赶上时代的步伐,采用的话语表达没有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实践接轨。拿着“新教材”,朝着“新学生”,但是讲着“旧话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不强。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理路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教学配方,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改良教学工艺,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增加课堂感染力;改善话语包装,运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聚焦课堂,补齐亲和力不够的短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一)改进配方,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过气”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决定学生是否真心喜欢,是否愿意主动贴近思政课。进入新时代,要使思政课更有亲和力,须得让思政课“不过气”。要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切感。马克思主义原理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真理”具有权威性,容易让学生心生“敬畏”之心。要把“敬畏”转化为“亲近”,则需让“高大上”内容更加“接地气”。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善于将学理性较强的内容转化为通俗的知识点。尤其注意的是,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是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娱乐化需求,“亲和”有余而“力”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鲜活感,鲜活的现实问题才是学生关注的话。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为学生接触“现时”信息提供了平台,家国大事“一网打尽”。而互联网视域下意识形态的问题也可能“因网而生”。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前沿动态,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化育学生,把国家大事转化为课堂内容,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课堂教学由“不变”趋向“常新”。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运用透彻的理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以深厚的学术底蕴感染学生,不做教材内容的“复读机”,要当教材内容的“解码器”。要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案例导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通过富有亲和力的讲授,展现理论的魅力,将思政课基础教材转化成为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
(二)改良工艺,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人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1]。教材可以千篇一律,但教法却应各有不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单向“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迸射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在学生心里留下真善美的种子,则需让思政课成为“顶流”课堂。要推进“供给”与“需求”双边参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让思政课成为师生共谱的“合作曲”,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新时代的青年是有思想的青年,他们乐于发现和接触新事物,拒绝一成不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毫无情感的“漫灌”而是有针对性的“滴灌”。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思政课成为所有课堂中的“人气王”。比如,讲故事,赋予理论知识活的生命;用修辞,赋予专业语言灵的体现;引经据典,赋予教学课堂文的气息;亦庄亦谐,赋予教学内容趣的意蕴。要把丰富的内容、有趣的故事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要打通“线上”与“线下”,让全媒体进课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思政课进驻微博、微信,贴近“微时代”,与之打造“联名款”思政课堂。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高地”,不留“空椅子”,不要“失语”,实现“微言”与“大义”对接,推动思政课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进驻网络,让思政课时时在、处处在,充分展现思政课的魅力。
(三)改善语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地气”
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有其枯燥的一面。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须得将官方话语民间化,政治话语大众化,抽象话语具体化。教师作为最大自变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要立足生活,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包括经典著作、时事政策、学术研讨等,在学生的固有印象里这些话语属于高高在上、不可触碰的。教师授课时既要注重学理性,又要注重亲切感,用生活话语、生动案例把高深莫测的学术性语言转化为学生的日常用语,把生硬的政策性语言转化为温暖的家常话。只有以通俗化实现大众化,才能超越理性与感性的隔阂,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要立足对象,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是新时代的学生。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话语需求,在课堂上避免当一个“高冷”的老师,要放下“身架”,与学生同频共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思想政治信息,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常花话,让教学从“天边”回到“身边”,让思政课从“庙堂”走向“学生”,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赢得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要立足当下,当前,思政课要破解“困在网中”的窘境,创造“稳坐网中”的佳境,须得掌握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政课老师不应该坚守“古语”而是应该关注当下,用最新的话语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把经典用得自然、故事讲得生动、比方打得到位、金句说得传神,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引导学生对鱼龙混杂的观点进行辨析甄别、过滤净化、使用正确的网络用语,提高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