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0-12-02林迎熹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思政

林迎熹

(闽南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漳州 363000)

我国的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产生高效的育人成效,各高校都致力于多领域拓展、跨学科交叉融合、时间空间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就在这个背景下应孕而生。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和价值意蕴

时代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首先,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接受渠道日益多元,甚至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课堂作为唯一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其次,受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甚至冲突的冲击,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和接受碎片化影响,当代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或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社会中的“阴暗面”[1];再次,部分思政课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愿更新教学理念。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课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单兵作战”和“孤岛化”困境,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弱化,单纯依靠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类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2]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立足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级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做到“以课程承载思政”和“将思政寓于课程”,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达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课程思政是指挖掘并发挥所有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而不是要将所有课程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3]。其主要原则是:

1.坚持“重点推进”与“协同育人”相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打破专业课程只教书不育人的现状,力求破解“孤岛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局面,努力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二元分离、相互隔绝的“两张皮”的现象。在以传统思政课课堂为育人主阵地基础上,深度提炼其他各类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及育人资源,积极营造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2.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要在立足专业课程自身特点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深层设计,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3.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 要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显性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还要充分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作为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育人功能,在尊重课程内容安排的前提下,坚持把主流价值观引领作为课堂最鲜亮的底色来打造,找准切入点,隐寓地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与灵魂,将专业课上出“思政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

二、校园文化对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肥壤沃土,在校园文化沃壤中生根发芽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格,是可以令学生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高校应弘扬和传承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本校特点、科学合理的优秀校园文化,从而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构[1]。

(一)校园文化丰富课程思政内涵

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根基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的革命文化,以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方向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都是由中国文化发展而来的,是中国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高校校园文化应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同时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先进文化滋养人心,深根厚植爱国情怀。这种涵盖多种文化形态的校园文化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校园文化拓展课程思政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晚会等,校园文化与思政课实践的融合能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式,以更加开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素养的培养。此外,高校师生是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者,走在时代的前沿、技术的尖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校园文化变得创新、生动、丰富起来。这些都将为课程思政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

(三)校园文化提高课程思政效度

校园文化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一种是以建筑、雕塑、楼宇等有形实物为代表的硬环境建设,另一种则是以校训校规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思想、观念、精神为代表的软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广泛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不断强化着学生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塑造着学生的特质,承担着以文化人的功能和使命。校园文化承担着文化育人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涵养大学生的品格,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摇篮。提高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校园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为“课程思政”提供有效的教育素材和内容,有效提高了课程思政的效度。

三、基于校园文化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主要有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几种主要形式[5],高校的所有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必须正视置身其中的校园文化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因此,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能促使课程思政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

(一)以建设课堂文化为核心,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属于校园制度文化范畴,以直接传播的方式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因此,优化完善课程设置,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第一课堂制度建设,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1.着力夯实“思政课程”引领功能 实施“课程思政”并非意味着颠覆或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课堂地位,也不是要动摇“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反而是对“思政课程”的补充和完善[5]。高校要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2.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要立足和发挥本校校园文化特点和优势,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历史、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真正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育人合力。如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的“1+2+N”课程思政模式探索,“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专业入门课程,授课教师以学院教师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同学们他们现在所学的看似枯燥的知识能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这种“浸润式”教育令学生们深感震撼和自豪的同时迅速建立起专业认同感,并对学习的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国家的重托都有更深的认同。再如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舆论战‘疫'——解析地方党媒的话语力量”线上专题课程,将抗疫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教训变成“活教材”,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理性发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无形中铭记作为一名未来的专业媒体人身上的使命与担当。

(二)以建设教师文化为引擎,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动力

教师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抓好以教风建设为主导的校风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可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动力。

1.提升思政课教师活力,筑牢核心根基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课堂,应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夯实其理论基础,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5]。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理论研究特长,鼓励思政课教师“走进”第二课堂,增强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通过建立相对固定的思政课教师联系二级学院机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策划、组织、指导挂钩学院的时政类团学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等专项活动,参与指导竞赛题库建设工作;担任青年学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等理论社团的指导老师,发挥他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此外,还要鼓励思政教师“走进”实践课堂,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由思政课教师和政工干部共同设计实践主题、指导学生撰写实践调研报告。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实践课堂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的主阵地作用[6]。

2.提升非思政课教师思政水平,打通保障渠道 非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主体,其能动性是否发挥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需要首先完成思想上的“破冰”。非思政课教师应加深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理解,自觉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素养与能力,做到真信、真讲、真用,切实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入课堂主渠道,主动邀请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为专业课增添“思政味”,找准各类专业课程与承担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职能的思政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和共同生长点,增强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重视和加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不但要善于言传,还要重视身教,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有很强的示范性,只有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传统师德十分丰富的内容,包含许多读书治学思想、为师为学准则、教育教学之道等,高校在传承传统师德精华的同时,要结合新时代赋予师德师风建设新的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标准,挖掘和凝练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引导教师谨记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不忘“传道”本职,努力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教师,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者、引领者、传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三)以建设实践文化为抓手,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持续打造校园实践文化,塑造体验感,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大学生的主流认同,为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发力。

1.运用网络技术文化,拓宽育人途径 高校需要通过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在全校师生中树立创新思维,拓展校园文化手段,不断为课程思政体系注入新鲜血液。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许多高校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智慧校园,打造智慧教室、实现校园网全覆盖、启用OA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等,积极运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实现课程创新,开设慕课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推动了校园文化,也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使课程思政充满活力,使育人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2.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借力特色文化 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校主要职能之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应擅于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善于发挥所在地域的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是能被开发、利用且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等,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使地方特色文化充分植入校园文化建设,进而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沉淀和巨大社会影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往往能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体会和更为生动的感悟,更能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3.打造品牌项目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借助品牌项目、科研课题、名师工作室等,筑牢理论基础,形成品牌效应,打造课程思政平台,助推课程思政建设。如闽南师范大学制定《闽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申报省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12项,同时启动培育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再如闽南师范大学开展“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立项建设活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项目10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文学院通过举行清明、端午、中秋、元旦四大传统节日诗会,以项目建设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将对专业知识的所学、所思、所感代入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情景剧,并通过到基层中小学、社区展演进行普法宣传。这些都是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