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是他的自由王国
2020-12-02辛丰年
辛丰年
贝多芬毕生只写了一部歌剧,即《费岱里奥》。然而,此剧并非完美之作,尽管已成经典。
此剧写得不理想,剧本的平庸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全是剧本的问题。对于歌剧的写作与舞台艺术,贝多芬还缺乏经验。有意思的是,他在歌剧艺术上留下的遗憾,在他最拿手的交响音乐写作中得到了绝妙的补偿。此事的确是可入无双谱的乐史美谈:为同一部歌剧前后谱制了四篇不相雷同的序曲,四篇都可称杰作。而且,其中的《莱奥诺拉序曲》三号是杰作中的杰作,其价值竟超越了那部付出了十年辛苦的歌剧本身!
这一组堪称“四美”的序曲,三首都名为《莱奥诺拉序曲》,以一号至三号区别之(以下简称为“莱一”“莱二”“莱三”),第四首是《费岱里奥序曲》。贝多芬当初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准备新的序曲,不仅是追求序曲本身的完美,显然是还考虑到它和歌剧之间的衔接,将二者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英国人托维,音乐学者兼指挥家,最热心于严肃音乐的普及。在其名著《交响音乐分析》中认为,“在演奏了如此宏大的序曲之后,如何接上第一幕开头那场谈情说爱的戏,真是个难题!”他认为“莱一”(按,本应为“莱三”)比较短(按,约10分钟不到),也许更适合放在剧前演奏。
“莱三”不但是“四序”之中公认为最完美的,也是全部交响音乐文献中的伟大名篇之一。但正因其太宏大了,如其作为开场序曲,对比之下,绝对会将第一幕的效果破坏无疑。
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则以为,“莱二”是最合适的引子。“莱三”只该拿到音乐会上去演奏。“这绝不是说它缺少戏剧性,正相反,是因为它具有十倍于任何舞台上有可能制造出来的那种戏剧性。”
现代乐史家朗格在其名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有同样的看法:“《莱奥诺拉序曲》三号完全不适合作为歌剧的前奏,因而被放弃了。第四首(《费岱里奥序曲》)的性质和规模完全不同,绝妙地符合了意图,终于取前三首而代之。前三首则作为交响诗保留了下来。”他怕人不理解自己的用语,特地加上一句:“在这里,‘交响’一词的含意是不折不扣的!”
虽然贝多芬也给平庸的剧情注入了新意,但只有在他可以运用自如、不受拘束的交响音乐空间中,他才能展翅腾飞。他将他本人与命运搏斗的无畏精神赋予巾帼英雄莱奥诺拉了。有人说,剧中的真正主人公是她,而她的精神形象又是更像贝多芬本人的。的确,序曲中“莱奥诺拉”这一主题,或许是贝多芬主题宝库中最美妙又最雄辩的主题之一。不少作品,听到结束处,常常叫人有作者意尽而又非加个结尾之感。一部交响音乐,最难做好的也许便是一头一尾吧?然而,“莱三”的结束真正是痛快淋漓,酣畅极了!
失之于歌剧舞台的,收之于管弦交响了。交响音乐正是他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