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魔笛》中喜剧性人物的塑造和演唱分析
——以帕帕基诺的咏叹调《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为例

2020-11-13洪振翔

歌唱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诺捕鸟咏叹调

洪振翔

在西方歌剧作品中,喜剧元素是最为经典且不可或缺的戏剧元素之一。创作者通过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喜剧性人物形象营造不同的喜剧效果,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历史环境下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著名的喜剧性人物包括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费加罗和《唐璜》中的莱波雷诺、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中的法尔斯塔夫、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巴西利奥等,这些角色滑稽荒诞的行为成为引导剧情转折的催化剂,他们幽默可笑的言行巧妙地调节着剧情发生矛盾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把握着戏剧发展的张力。

歌剧《魔笛》(Die Zauberflöte)是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魔笛》融合了意大利喜歌剧、正歌剧、德奥歌唱剧等音乐体裁,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神话歌剧,其中不仅有感染力较强的咏叹调,还有生动、轻快的民间歌谣。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剧作者交替设置不同音乐风格的唱段,形成人物气质和音乐情绪的鲜明对比,使剧情合理开展,调动观众的情绪。本文将重点分析剧中的喜剧性人物、男主角塔米诺身边的配角帕帕基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从外在形象、性格气质、演绎风格等方面剖析其形象特征。从曲式、歌词、旋律三个角度分析其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并结合笔者自身演唱经验总结出演绎喜剧性人物的要点,以期探究作曲家塑造剧中喜剧性人物形象的关键要素与主要手段,为歌剧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喜剧性人物帕帕基诺的形象特征

他,身着异服,举止浮夸,沉溺酒色,身材健壮却胆小怕死,生性懦弱却敢于对抗黑暗势力;他,集矛盾于一身,极具戏剧张力。他,就是歌剧《魔笛》中的男配角—帕帕基诺,推动剧情走向的关键人物。从帕帕基诺的唱段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这位男配角参与了许多重要唱段,其大量的对白为剧情的连接与转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

1. 外在形象特征

剧中,帕帕基诺以捕鸟为生,常年在森林里活动,全身沾满着鸟雀羽毛与花瓣落叶。他拥有两件“法宝”:第一件是捕鸟排箫,只要他奏响排箫就会有小鸟落入陷阱;第二件是夜女王给予他去营救女主角的银铃,当危险来临时,摇动银铃即可转危为安。剧作者为帕帕基诺打造了极具记忆点的外形特质,着装极具个性,性格鲜明的他吸引着全场观众的目光,为这部思想深刻的歌剧增添不少亮点和笑点。

2. 内在性格特征

莫扎特善于刻画剧中小人物的形象,潇洒自在的他们出场时通常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①。淘气幽默的捕鸟人帕帕基诺始终追逐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在剧中被塑造成了男主角塔米诺王子的反面陪衬,他胆小、粗鲁、好色,而王子高贵、勇敢、优雅。在剧情设置方面,稳重大气的男主角面对困难和考验不畏缩,严守承诺,信念坚定;而帕帕基诺则是粗俗市侩,胆小怕死;男主角成功地通过各种考验得到想要的一切,宣扬共济会的理想和信念,而帕帕基诺却因为不够自律,违反规定无法通过考验,差点儿被打入黑暗中漫游。帕帕基诺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时而哭哭啼啼,时而扬言自尽,与勇敢直面一切困难的男主角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正是许多中外戏剧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不同人物的性格气质差异来展现戏剧张力。除了正义凛然的主角外,灵动多变的配角人物也大受观众追捧。例如,我国许多经典戏曲塑造的丫鬟、丑角等角色,总能在主人公危急之际出谋献策化解危机,扭转关键剧情。此外,“帕帕基诺们”的人物性格通常更贴近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引发共情。

3. 演绎风格特征

伴随着意大利喜歌剧的兴起,为了丰富角色人物形象与表现力,作曲家开始重视中低音声部,并委以重要角色。莫扎特在其歌剧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经典的男中音角色,如《费加罗婚礼》中的费加罗,《魔笛》中的帕帕基诺等。

莫扎特运用不同的音乐形态突出展现剧中不同角色的性格气质,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男主角代表的是意大利正歌剧中严肃的正面人物,他富有使命感的咏叹调具有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的特点,与帕帕基诺的唱段形成鲜明对比。塔米诺王子要用轻型抒情男高音演绎,而帕帕基诺要用炫技性男中音演绎,主角与配角从声部音色上形成了明与暗的对比。剧作者用速度缓慢,歌词简易,音域跨度大,风格华丽、细腻的音乐来表现男主角的人物个性;用速度较快,歌词复杂,活泼、轻快、富有节奏感的歌谣来表现帕帕基诺的人物特色,形成了音乐形态上静与动的对比。

二、《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中喜剧性人物的形象塑造

全剧第一首咏叹调《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是帕帕基诺的亮相曲,逍遥自在的他在曲中自述生活状况与人生愿景。该曲共有50小节,G大调,拍,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见表2)②。音乐重复演奏三遍,三段歌词的结构大致相同(见表3),内容则在讲述捕鸟人帕帕基诺快乐逍遥的生活。该曲的前奏也是单二部曲式,即由钢琴(乐队)先将整个咏叹调演奏一遍,这也是歌剧作品中常见的演绎方式。

A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分别是a和a1,a1由a变化发展而来,在乐段起始时使用装饰音丰富曲调。A段两个乐句的调性有一定变化,a句的调性始于G大调,a1句则是始于G大调,在乐句结束时转至D大调。

B段由展开句b句与再现句a2句构成,b句的调性转回主调G大调。从歌词结构上看,b句被划分为两个相似的乐节。再现句a2句变化重复了a句的材料,同样被歌词划分成两个乐节,第一乐节的尾音为小字二组的e,音高上达到了该咏叹调的高点,乐句旋律终止于G大调的主音上。该乐段展现了帕帕基诺对自己捕鸟本领的自信和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心态。这首咏叹调的音域并不宽,乐句简短,节奏较快,旋律形态以级进为主,加上民谣式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帕帕基诺充满活力、可爱、率真的捕鸟人形象。

表2 曲式结构

表3 歌词与音乐结构对照

三、《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中喜剧性人物的演绎要点

帕帕基诺的演唱虽音色柔和却扣人心弦,他的炫技片段常常让观众叹为观止。咏叹调《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是帕帕基诺亮相时的唱段,表演动作多、舞台调度大,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

从音乐的整体性上看,演唱者在演绎这首作品时要表现得自然洒脱,气息连贯且富有律动感。为展现出帕帕基诺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演唱者需要根据三段不同的歌词去调整音色,形成对比。第一、第二段,演唱者应运用动感、欢快的音色表达出帕帕基诺无忧无虑的欢乐情绪,充分体现他活泼开朗、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第三段,演唱者要以柔和、坚定且深情的音色来演唱,语气更为婉转,速度比前两段稍慢,以更好地表现帕帕基诺对纯真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③。要想将这个喜剧性角色演绎到位,除了注重歌唱情感之外,还要关注以下要点。

1. 清、浊辅音须表达准确到位

这首咏叹调歌词紧凑,速度轻快,演唱者需要清晰、准确地发出单词的辅音。十六分音符的吐字与咬字是其中的难点,演唱者要特别注重清辅音(如“-fs”“-pf”“-ch”“-tz”“-ts”“-β”“-d”“-p”)位于词末的单词(见谱例1)。在演唱时,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呼吸要自然快速,演唱者要保持“紧拉慢唱”的歌唱思维和自如从容的状态,避免出现声音不饱满、暗淡苍白的情况。此外,演唱者还要特别注意每小节的逻辑重拍,在快速的音乐中找到重拍点会使声音灵活富有弹性,且更加饱满圆润。

2. 注意换声区音色的统一

为了达到较高的完成度,演唱者需要在以下换声区做音乐处理。谱例2的红框内是从小字一组的d大跳到小字二组的d,这种八度的跳跃,对于男中音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抒情男中音的第一换声点是小字一组的b,第二换声点是小字二组的e,此处的大跳正处于男中音换声区内,该乐节的歌词“lustig”“haisa”在发音上也有难度,所以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声腔的平稳,从而保证音色饱满统一。

本文作者饰演的帕帕基诺

此外,演唱者在另一换声区(见谱例3)也要特别注意。这两小节的一连串音高都在换声区进行,以级进的方式升到最高音—小字二组的e,即抒情男中音的第二换声点,很考验演唱者的功底。此处的乐音是整首咏叹调的最高音,表现帕帕基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该角色情绪最高涨之处。因此,演唱者的状态一定要积极,准备好饱满的气息作为支撑,口腔、头腔和胸腔充分“打开”,在发声时母音连接要过渡自如,演唱大跳时音色明亮饱满、圆润统一;不可与中声区脱节,出现苍白、发直的音色。在高音小字二组的e处要充分调适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比例,注意不能使劲用气息去“推”出高音,应始终充分“打开”腔体并保持好歌唱状态,用叹气的感觉自然地表现出帕帕基诺无拘无束的人物性格。

小 结

帕帕基诺是《魔笛》中的男配角,也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经典的喜剧性人物,在推进剧情、增强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幽默、生动的形象让观众过目不忘。帕帕基诺的演绎者们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幽默的对白、奇特的服装道具等,塑造了这个有血有肉的喜剧性人物。

本文从外在形象、性格气质、演绎风格等方面剖析了该人物的形象特征,从曲式、歌词、旋律三个角度分析其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并结合笔者自身演唱经验总结出演绎喜剧性人物的要点。要想将该人物演绎到位,还需要演唱者仔细地分析揣摩,总结出莫扎特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与剧情的内在联系。同时,演唱者还要对该剧的文化背景进行相应了解,借鉴不同歌唱家对帕帕基诺的诠释角度,在戏剧表演上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在演唱实践方面,要注意歌词的咬字发音,对于德文歌词的元音和辅音需反复揣摩,做到发音准确到位、吐字清晰,换字、换气自如。

注 释

①李江鸣《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中男中音的演唱分析》,河南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②杨千毅《以歌剧〈魔笛〉中“帕帕基诺”和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费加罗”为例浅析抒情男中音在歌剧中的演唱特点及发展》,上海音乐学院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③申文芳《歌剧〈魔笛〉中五首咏叹调演唱艺术与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基诺捕鸟咏叹调
捕鸟网
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以咏叹调《请让我哭泣吧》创编教学为例
做一回基诺人
基诺山“森林交换”的环境史研究
里耶秦简“捕羽”的消费主题
贵阳市笼养鸟驱动因素的研究
“围网捕鸟”缘何屡禁不绝?
记忆中的基诺山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