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班动作原理在Hip-hop舞蹈Up-down律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02孟光高小军

黄河之声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律动轨迹舞蹈

孟光 / 高小军

Hip-Hop 又称自由式街舞,起源于80 年代的纽约,融合大量说唱音乐派对舞蹈,以及来自于说唱音乐MTV、电视节目、影视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舞种、强调身体的律动感,动作协调性和舞感,以及肢体灵活性和控制力的舞蹈,形式自由化。

一、Up-down 律动是打开Hip-hop 舞蹈风格韵律大门的“钥匙”

Hip-hop 舞蹈动作复杂繁多、动作快而多变,Updown 律动像是打开Hip-hop 舞蹈风格韵律大门的“钥匙”一样,制约着Hip-hop 舞蹈的风格。要学习、掌握、研究Hip-hop 舞蹈的风格特征、动态动律,首先就要从Hip-hop 舞蹈基础的Up-down 律动开始入门。

Up-down 律动是以躯干的动律为核心,重拍或上或下贯穿舞蹈始终,在丰富多层的音乐中与节奏、伴奏融为一体,形成Hip-hop 舞蹈的风格韵律。Hip-hop 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多数基于如下节奏X 0X 0 0 │X 0X 0 0 使其音乐在节奏听感上产生摇摆感,并且单从节奏节拍方面来看,在整体音乐速度及节奏上不会出现过多音符密集和紧张的听感,大多数会给人一种松散、自由的律动感。Up-down 律动在这样的节奏中或上或下地带有韧性地弹动,胸部从斜上方的顶到斜下方的拉,不断循环,躯干呈现出轻松随意的动感,合着连绵不断地屈伸、韧劲弹动的膝盖形成了Hip-hop 舞蹈独特的风格特征。Hip-hop 舞蹈音乐的伴奏特点:多为四弦和声进行,即重复和弦进行的循环伴奏方式;多用低音声部或者低频乐器凸显律动,以二度或三度的低音进行,营造出漫步的懒散感;其中小二度的低音级使得某些音乐会产生紧张和灰暗的音乐听感,使得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丰富的音乐伴奏是Hip-hop 舞蹈动作复杂多变的原因之一,Up-down 律动可以在鼓点或任何配器中穿梭摆动,时而松散,时而紧张,时而卡顿、时而拉长……随着舞者对音乐的感知,Up-down 律动在向上、向下中做自由转换,使得动态让人捉摸不定,形成了Hip-hop 舞蹈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完全掌握好“Up-down”律动训练的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展开舞步、手位、舞姿、舞段的训练,在这样的动态、形态、情态中才能呈现Hip-hop 舞蹈风格。

二、拉班动作原理在Hip-hop 舞蹈Up-down 律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各高校Hip-hop 舞蹈Up-down 律动教学中,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双脚同肩宽站立,重心在中轴线上上下移动,做律动练习;二是Up、Down 元素在躯干前、旁、后四个方位中划圈环动。上述训练方法只在线轴和平面上运动,缺乏多维空间的运动,其训练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身体表现力得不到充分开发,表演能力不强。而鲁道夫·拉班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对力效、时间、空间动作要素的分析和运用,为全面改善Up-down 律动方法打开了全新的空间。

(一)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

拉班认为:人类天赋的和获得的冲动的全部生命运动,其公分母不只是一种机械性运动,而属于含有精神内在物的动作。在动作里,精神价值或者身体价值不可能被置之度外。①拉班强调了在舞蹈中坚持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点。

在Up-down 律动教学中,如何运用拉班的身心一体化哲学观点,本人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动作选择与人生态度的关联:Up-down 律动中动作频率快慢、力量大小与态度有关——慢速韧劲、力量均匀,体现了人们积极(善、建设性)的态度;快速爆发,力量大而集中,体现了人们消极(恶和破坏性)的态度。二是建立动态与精神的关联:Up-down 律动中动态的伸张与收缩,体现了人的精神与情感力量之间的强弱关系。三是建立音乐与情绪的关联:Up-down 律动中音乐重拍向上还是向下的选择,暗示着不同的内涵——向上暗示积极热情,向下暗示消极低沉。四是建立运动路线与情感的关联:Up-down 律动中运动路线的不同形状——直线、弧线、折角线、圆形等,不同选择决定了情感的不同色彩呈现。

德尔萨特也倍加推崇拉班这种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点,将运动分为“离心的”“中心的”“向心的”三种,并认为“向心”动作与智慧相关;“中心”动作与情感相关;“离心”动作与活力相关。②按照上述原则对人体的空间划分,Up-down 律动的躯干运动是“中心”区域,是富于情绪和精神表现的运动区域,是身体抒发情绪、生命感觉的传达,是生命有目的地上下运动。

Up-down 律动训练的关注点与训练方法的改进,不只是方法问题,还是舞蹈艺术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躯干律动训练的本质是心灵与行为的显现。Up-down 律动的身体训练不是一种循规蹈矩地接受程式化的训练,它是在相对开放的运动过程中开启人的自然协调性和性格气质的创造性。Up-down 律动训练的核心身体部位是躯干,组合训练中关心躯干运动用力的方向,以何种速度进行,肌肉力量释放的程度,身体内在的情感倾向,都与舞蹈的艺术观和世界观相联系。例如:一个人陷入悲痛时,不同缘由、不同性格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身体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人痛而挺身宣泄,律动向上、快速爆发、力量大而集中,表现出性情直率、精力旺盛的性格气质;有人痛而蜷曲内收,律动向下、连绵中有顿挫、力量大而韧性,表现出敏感、态度持重的性格气质。

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将帮助教师在组合编习中,对人体每一个动作、重心的细致转变、力量的控制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训练目的与艺术气质相统一。

(二)“力效”是动作内部力量变化效应的可视符号

“力效”在《中国舞蹈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拉班在人体动作内容研究方面创造性提出的学说,它是一切动作的根源,是一切动作产生的内在冲动,负荷着动作的内容,并赋予动作以表现性。”③其解释说明动作根源是“力效”,“力效”是一种动作内部力量变化效应的可视符号。根据Hip-hop 舞蹈的审美风格看,Up-down 身体律动的“力效”表现形态是直接、强烈的,特别是重力因素在表现形态中显得尤为明显。提取与舞蹈风格相吻合的力效训练方法,将会提高Up-down 身体律动的训练效果。

拉班认为“力效”有四种基本要素的两极,即重力因素的轻与重、时间因素的快与慢、空间因素的延伸与直接、控制因素的流畅与阻塞,并提出“力效”要素上量的变化可以带来动作“力效”质量方面的变化。Updown 身体律动常以快速的爆发、韧劲的伸展为主要视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将力效基本要素组合出五种力效样式:脆弹、弹压、重敲、滚滑、冲击。“脆弹”是在做向上或向下律动时,把运动轨迹分成几段来完成,每一段动作脆劲的同时强调动作的弹性,形成脆而弹的力效视觉。在“脆弹”力效训练中注意重力因素的“轻”,空间因素的“延伸”,控制因素的“流畅”,时间因素的“快”。“弹压”是强调向下律动的压,向上律动的弹,形成压得有力弹得松弛的力效视觉。在“弹压”力效训练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间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时间因素的“慢持”。“重敲”是Up-down 身体律动中最直接最具有爆发力的力效视觉。在“重敲”力效训练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间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时间因素的“疾”。“滚滑”力效在律动运动过程中强调运动轨迹的流畅度,像球状滚动般滑过,其力效训练中注意重力因素的“轻”,空间因素的“延伸”,控制因素的“流畅”,时间因素的“慢”。“冲击”的运动轨迹多以后down 前up 的弧线运动,形成冲击力效视觉,其力效训练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间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时间因素的“快速”。除以上五种单一力效训练形式外,还可以运用拉班力效和谐的顺势组合方式组成Up-down 律动力效短句组合,如:脆弹到滚滑再到弹压最后到冲击,力效间的平稳过渡及渐次变强,动态色彩具有反抗性质;压弹到滑动再到重敲最后到弹动,力效间的强弱转化,重而敏捷,弹而松弛,轻而流畅,动态色彩具有柔中带刚的顺应性质。

(三)外部运动空间的运动轨迹

拉班提出“球体空间”是现代人体动作科学探究中对人在空间中运动的理论总结。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他提出的“向度阶梯”、“平面”、“二十面体”的基础之上,把人体运动的空间视为一个立方体。本人将从方位概念的“向度阶梯”、面概念的“平面”、立体概念的“二十面体”这三个空间概念中去思考Up-down 律动在外部运动空间的人体运动轨迹,寻到多种运动路线,以及律动在空间中与手位、舞姿、舞步的和谐运动。以下是三个空间概念与人体重心运动方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向度阶梯”是一个方位空间概念,以人体为中心,以人体的面向为方位,动作的向度被分为前与后(深度)、左与右(宽度)、高与低(高度)。结合该空间概念思考原地重心和移动重心的律动训练,原地重心Up-down 律动的训练:双脚打开,双膝伸直,重心在人体中心轴,双脚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做多个方位的运动。原地重心下律动的运动轨迹:直线运动轨迹的训练,正前上到正后下、右前上到左后下、左前上到右后下;折线运动轨迹的训练,左上到正下再到右上,左前上到正下再到右前上,左后上到正下再到右后上。移动重心Up-down 律动的训练:双脚打开,双膝弯曲,重心随着运动方位移动,运动路线同原地重心Up-down 律动一样,同原地重心律动训练相比其运动空间更深更宽,律动运动幅度更明显。

“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和纵面的概念,人体运动在“门”平面、“桌”平面、“轮”平面上展开。结合该概念思考在流动舞步中顺势或逆势的运动轨迹,流动重心下Up-down 律动的训练:“桌”平面上“Z”路线与Bart Simpson 舞步相结合,每一个运动路线起点和转换点都是向上律动,点之间的过度是向下律动,律动向上时注意舞步的弹动,律动向下时注意舞步滑动的连贯性;“桌”平面上“O”路线与太空舞步相结合,Up 与Down 在“O”字母之间交替环动,形成螺旋式上升或下降。“门”平面上Up-down 律动做上下、左右两侧的弧线运动,常与滑步相结合,在纵面空间中律动流动起来。“轮”平面是在前进、后退时脊柱屈伸运动发展出来的,常与冲步相结合,在Up-down 律动中顺时针方向重心向前流动时Up,重心后退时Down,逆时针方向重心向前流动时Down,重心后退时Up,律动运动轨迹像滚轮一样向前或向后形成顺、逆波浪式的滚动。

“二十面体”是一个立体空间的概念,将三个平面各点从边缘连结起来构成“二十面体”,人体实际上是在一个二十面体的几何形式中运动,是在“一个由十二个点相交的二十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完美的多面体”中或以离心力的动作向外放射运动,或以向心力的动作向内归。④结合该概念思考律动与舞步、手位、舞姿相结合的训练。舞段中涉及到舞姿造型、运动路线,是重心、动作轨迹、舞姿在“二十面体”的几何形中变化运动,和谐运动。台湾学者江映碧在《动作分析与记录之研究》一书中指出:拉班的空间和谐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在于探究空间中“阶”与“环”,“阶”是空间的高低,有直线形和螺旋形两种运动轨迹,“环”是动作在三个平面(桌面、门面、轮面)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阶”、“环”运动轨迹在Up-down 律动舞段训练中的应用:例如原地重心的Harlem Shake 哈林摇摆舞动,在“二十面体”中进行舞姿空间定位,上下律动起点与终点运动轨迹的空间排序;移动重心以手带动身体的运动轨迹,手在十二个点中连接运动,身体在Up-down 律动中转换移动,空间上下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形或螺旋形;流动重心的运动轨迹是丰富多变的,以深度、宽度、高度多变,方位、方向的空间调度,以及流动舞步带动身体在“门”“桌”“轮”三个平面中走、跑、跳、转、翻,形成复合技术技巧,同时具有较强观赏性。

结 语

拉班动作原理在Hip-hop 舞蹈Up-down 律动教学中尝试运用后,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一是在教学中注重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学生身体动作、重心的转变和力量的控制表现得更为细致,内在情感表达更为清晰,提升了身体的表现力;二是通过力效的训练,学生在即兴舞蹈时身体与节奏、伴奏融合度更高;三是学生在外部运动空间中流动舞步、舞姿造型更为丰富;四是律动训练教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全面性训练使得学生的身体循序渐进地得到开发。这些变化,印证了拉班动作原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训练水平。后续,本人将在前期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拉班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力效、时间、空间等)在Hip-hop舞蹈Up-down律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构建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教学模式。

注释:

① [英]拉班中心.拉班动作艺术协会杂志, 1958,(11):12.

② 刘青弋.体现的身体——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0):58.

③ 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冯双白.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2):292.

④ [美]乔.安娜.拉班(动作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法[J].刘青弋译.舞蹈研究,1992,(03).

猜你喜欢

律动轨迹舞蹈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和谐律动
学舞蹈的男孩子
轨迹
轨迹
舞蹈课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