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鲜明特征

2020-12-02吴潜涛

伦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纲要道德

吴潜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体系,把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道德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适应新时代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与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比,《纲要》题目中增添了“新时代”这一概念元素,彰显了《纲要》新时代性的鲜明特征和品格。这一新时代性,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始终,体现为《纲要》对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时代的水平,体现为《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深刻理解《纲要》新时代性特质,对于学习理解、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始终

《纲要》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无论是逻辑框架、内容安排,还是理论分析、实践举措,都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对习近平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坚守和实践运用。

首先,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了《纲要》的框架结构和内容逻辑。《纲要》由一个开头语和7个主题部分组成,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开头语部分,主要论述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板块由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和第二部分“重点任务”组成,主要论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第三板块由第三部分“深化道德教育引导”和第四部分“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组成,主要论述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教育与实践;第四板块是第五部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主要论述新时代道德建设面临的广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第五板块由第六部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第七部分“加强组织领导”组成,主要论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领导。《纲要》的框架结构、内容安排,融会贯通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道德建设和品德修为锤炼的思想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P4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新时代青年的修身立德“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P11)。《纲要》把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道德实践养成中突出问题进行论述,这也是一直以来被社会广为关注的新时代道德建设中的凸显问题,同时也是习近平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多次涉及的重要话题。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3](P336)“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3](P337)。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四次提到互联网,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P42)因此,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把握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整体部署和安排,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法治保障相统一,结合地方、领域、人群的具体实际,遵循科学的思维理路,做好宏观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确保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路径选择。

其次,《纲要》运用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中的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一列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颁布与道德建设紧密相关的重要文件,提出了诸多关于道德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涉及道德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发展和升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纲要》可以看出,《纲要》的字里行间都闪烁着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光辉。例如,习近平多次讲话中谈到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问题,强调道德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P168)“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P173)《纲要》也正是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这“双重”维度,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5](P31)又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国际民生的突出问题,人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正如习近平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3](P394)为适应这一要求,《纲要》把生态道德建设作为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的重要内容,《纲要》强调指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5](P46),要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践行者。再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塑造全新的国家形象,成为了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P162)《纲要》强调“公民道德风貌关系国家形象”[5](P46),并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拓展到对外交流交往活动中,引导人们在各种涉外活动和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展现中华美德,树立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见,《纲要》对公民道德建设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的阐释及在其建设实践中关键问题的分析,运用的也都是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观点。在《纲要》中有数十处习近平对问题的原汁原味的话语表述,使《纲要》权威性和新时代性彰显得特别醒目。因此,学习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同习近平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和内容要求。

二、《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对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时代的水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道德的力量和作用,在改革、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建设的经验。《纲要》总结了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守正创新,赋予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鲜活内容,使我党对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统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在道德实践中实现的。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道德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统一。遵循道德建设的这一基本规律,2001年以来,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一方面,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社会主义道德广为弘扬;另一方面,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的道德境界在自觉参与中得到升华。《纲要》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这一基本经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结合公民的思想道德实际,在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的路径方法上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在深化教育引导方面,《纲要》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要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要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要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要发挥各类阵地道德教育作用,要抓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在道德实践养成方面,《纲要》指出,要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要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持续推进诚信建设,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要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由此可见,《纲要》深化了对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在其具体运用方面呈现出了时代性、群众性、可操作性、针对性的特色。

第二,坚持道德教育与制度保障相统一。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倡导,也要靠法治惩恶扬善的力量,还要靠政策价值导向和各种行政规章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的道德教育,是软弱无力的。坚持道德教育与制度保障相统一,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基本经验,也是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3](P133)“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4](P165)《纲要》总结了2001年以来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法律法规支撑、政策制度保障作用的新鲜经验,从强化法律法规保障、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发挥社会规范的引导约束作用、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等四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新时代如何发挥公民道德建设中法治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丰富完善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制度保障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举措。

第三,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P23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只有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道德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综合施策,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因此,公民道德建设既要明确目标导向,又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纲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在道德理论方面,突显了理想之基、价值引领、精神支撑的问题导向;在道德建设实践方面,突显了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问题导向,等等。总之,无论是对道德建设的内容构建,还是对道德建设的具体部署和安排,《纲要》都凸显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富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三、《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公民道德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时代突破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呼唤,催生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创新发展。《纲要》多有可圈可点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道德领域问题根源的深刻揭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发挥道德力量的功能和作用,既要把握规律、积极创新,不断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道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作用,历来重视把握道德建设的规律,在推进道德领域主流态势积极健康向上发展的同时,保持问题意识,关注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和有效治理。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展物质文明、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要发展精神文明、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需要,党中央总是及时地部署和安排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也总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道德领域存在问题的“密码”。针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拨乱反正的胜利和全面改革的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分析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严重的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工作的指导方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能否“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7](P417-418),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考验。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益观。2001年根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要求,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强调全党全社会应当高度重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解决道德建设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纲要》直面道德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既把脉道德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存在的久治不绝的顽症痼疾,又诊治互联网时代新增添的道德病症,进一步深化了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指出:“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5](P32)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源,凝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智慧,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增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方向和发力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道德失范现象,就要把准病根、对症下药,在治本上下功夫。一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经济规则和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加强市场交易平台的监管,强化市场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三要推进网络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纷繁复杂的网络虚假信息迷惑公民的道德认知、滋生错误的道德行为。

第二,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的创新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经过了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早在1986年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8](P11)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要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同时还强调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这些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道德要求元素,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晰地勾勒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的雏形,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9](P13)并且使用“20字”规范分别界定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涵。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概括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时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10](P6)并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着力点”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为全体公民应当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标志着由多层次要求有机统一为一体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P41)《纲要》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这一根本要求,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指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要把“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这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系,是对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在新时代的新升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就必须正确理解把握《纲要》中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要求,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统一,在道德引导教育和道德养成实践中,拓展视野,超越以往那种就道德说道德的思维局限,把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当代中国精神的弘扬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了这种道德建设的大视野,才能逐渐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容要求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自觉恪守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好品行。

第三,个人品德内涵的科学界定。个人品德是指个人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自觉修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在人的道德素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养,最终要落到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上。中国共产党对于个人品德建设的探索经过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实际上就蕴含着作为个体公民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第一次提出“个人品德”命题,并将其视作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纳入到公民道德建设的整体设计之中。党的十八报告着眼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要求,强调要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强调要深入实施包括“个人品德建设”在内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个人品德”命题以后,个人品德的内涵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教材将“忠诚、无私、仁爱、勤奋、勇敢、诚信、知耻、节制”视为个人应当具备的美德。《纲要》总结18年来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经验,汲取理论界、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倡导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加以调整、提炼和凝结,把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个人品德领域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权威依据,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增添了一个新的创新亮点。新时代的个人品德建设,一方面,要在深刻理解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标新时代公民思想品德标准,结合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实际,赋予个人品德“20”字规范以鲜活的具体的思想行为要求,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锤炼思想品德;另一方面,要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四大着力点”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的研究,把个人品德建设融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建设之中,促使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领域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同服务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提高,共同服务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和造就。

第四,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概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挖掘和概括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公民正确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让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深耕厚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之中,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早在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10](P4),使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多次论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是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P164)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1](P25)《纲要》服务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文件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作了权威性的明确表述,指出要“深入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5](P37)。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美德“最大公约数”的集中反映,为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中华传统美德,并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要求,适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进步和新进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依托。这一重要论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深入挖掘、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也为我们坚持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统一,加强新时代中华民族美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

第五,弘扬中国精神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3](P47-4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视精神的伟大力量,是我党的传统优势。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精辟概括,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2](P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纲要》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时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要求,《纲要》强调指出,要“弘扬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观念”[5](P37-3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两翼”有机统一为一体。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对时代精神进行了概括,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10](P4)。《纲要》总结十八年来以来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时代弘扬时代精神的新要求,指出:“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念,倡导‘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的理念,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5](P38)。以上这些重要论述,把作为精神核心层面的思想、观念、理念和生动的精神体现结合起来,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双重”维度,创造性地阐发了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科学含义和根本要求,为新时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对于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纲要道德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立标·定向·示法:习近平公民道德观的三重维度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