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客李渔的幸福生活

2020-12-02

中外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戏班李渔杭州

□ 王 淼

李渔是晚明文化熏陶出的百科全书式的全能型才子,虽然生逢乱世,且一生不曾做官,但他小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不过,在时人眼中,李渔除了是一位颇有人气的畅销书作者和精明能干的书商之外,更像是一位专门攀附结交达官贵人,为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清客。更令人非议的是,李渔还经常携带女乐四出游幕。那么,李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风华绝代的艺术天才还是道德堕落的“名教罪人”?

生逢易代之际

李渔,生于明神宗三十九年(1611),他祖籍浙江兰溪,自幼生长在江苏如皋,少年时即以文名誉满乡里。李渔出生于商人之家,虽非大富大贵,却也家境殷实、生活优裕。李渔8 岁进私塾学习,迷上的第一部书是《史记》,第二部书是李贽的《藏书》,李贽批判重农抑商、阐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的取向,对于李渔世界观之形成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明崇祯八年(1635),李渔前往金华参加他平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获得了生员资格,而他的试卷则受到主考官许豸的高度赞扬,许豸甚至把李渔的试卷刻印出来,作为范文分发给考生们去欣赏。但李渔接下来的表现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四年之后,李渔在杭州参加乡试,名落孙山。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渔又一次赴杭州参加乡试,受乡民暴乱的影响,再次无功而返。

明、清易代把李渔的生活拦腰截为两段,如果说生活在明代的李渔奋发努力、积极进取,那么,生活在清代的李渔已绝意科举,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自己的人生。

明亡之初,李渔也曾参加反清复明活动,但目睹南明小朝廷腐烂的现状,他很快就心灰意冷,带着家人避乱金华山中,直到清朝的统治大局已定,才重返故乡夏李村。他亲自设计修建了一栋“伊山别业”,准备长期隐居山里,不问世事。

然而,一旦进入这样的生活,李渔却发现自己无法忍受,尤其是当再次走进城市、感受到都市生活的气息时,李渔才恍然大悟,他真心向往的其实还是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怎么可以在世间偏僻的一隅了此残生呢?

“文化产业”先行者

清顺治六年(1649),38 岁的李渔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故乡,带领全家(当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妻子和两个女儿)去杭州寻找新的生活。

初到杭州的李渔凭借一杆秃笔生活,他是最早靠稿酬生活的自由撰稿人之一。凭借着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李渔先后创作了《无声戏》《十二楼》等小说和戏剧作品,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喜好,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两年之后,李渔已经在杭州的文化圈内如鱼得水,成为广受欢迎的社交明星。

初尝成功喜悦的李渔重新萌生入仕的念头,然而这时一场文化整肃拉开了帷幕。首当其冲的是《明史》案,接踵而至的是“哭庙案”“通海案”“江南奏销案”。李渔身边的朋友多受牵连,李渔惊恐之余不得不深敛锋芒,绝意仕途,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清康熙元年(1662),李渔决定再次迁移,去南京开办一家书店。他买下武定门附近的一套住宅,并改建成前店后宅的样式,鼎鼎大名的芥子园书店就此开张。

李渔充分发挥了他经商的才能,不仅亲自主持编写、排印和发行,还策划出版了许多实用性的畅销书,诸如用来指导写作的《四六初征》,书信范本《尺牍初征》《尺牍二征》等。这套书主要靠征集当时名人和官员的文稿成书。当然,为官员出书需要他们交付一定数目的出版费用,这是李渔靠“打秋风”生活的开始。

据史料记载,李渔客居南京期间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他每到一地,都会接受当地官员的馈赠,而他则向这些官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润饰文稿、编辑文集、设计园林、提供咨询,等等——把文化做成一项产业,李渔可谓先行者。

游走全国的家庭戏班

清康熙五年(1666),李渔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他拜访了许多当朝大佬,受到礼部尚书龚鼎孳等人的欢迎。李渔在北京停留了半年时间,经朋友介绍,又开始向西北进发。在平阳,当地知府为了讨好李渔,购买了一个乔姓女子送给他;在兰州,当地士绅购买了一个王姓女子送给李渔。乔、王二姬正逢豆蔻年华,虽出身贫寒,却冰雪聪明,尤其在戏剧演唱方面可谓过耳不忘。李渔本来就准备组建一个家庭戏班,于是亲自指导二人唱曲演剧,乔姬扮演旦角,王姬扮演小生,竟然是一对绝妙的搭档。

在两年多的游历时间里,李渔收获了大量金钱,同时还写出艳情小说《肉蒲团》。李渔在徐州度过了康熙七年(1668)的新年,在这里,乔姬和王姬第一次登台表演即大获成功,从此之后,李渔的家庭戏班声名远扬,成为他手中又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

李渔想趁热打铁,再去南方碰碰运气,虽然与北方之行相比,李渔的广东之行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但他抽空写作了一本名为《闲情偶寄》的小书,举凡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无一不备,成为集李渔声色犬马之好大全的作品。康熙十年(1671),李渔带领家庭戏班赴苏州,参加由尤侗和余怀发起的私人聚会。直到多年以后,尤侗犹自念念难忘,一再称赞乔、王二姬“疑为神仙中人”。

盛极而衰

清康熙十一年(1672),李渔带领他的家庭戏班来到武汉,受到汉阳知府纪子湘的热情接待,然而,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一边演出、一边游览时,乔姬居然一病不起,在很短的时间内香消玉殒。李渔深受打击。在乔姬去世半年之后,李渔终于打足精神赶赴北京之约。抵京不久,促成李渔北京之行的龚鼎孳突然病故了,使得李渔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支持者。接踵而至的是,王姬罹患重病,随即撒手人寰——一年前,乔姬去世时19 岁,一年后,王姬去世时依然是19 岁。

回到南京的李渔一下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在这年初冬,手握重兵的平西王吴三桂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李渔与吴三桂虽未谋面,却有过书信往来,而且吴三桂也是李渔的重要撰稿人之一,有人即拿李渔与吴三桂的关系大做文章。为求自保,李渔不得不四处奔走请托,并毅然做出了再次搬家、返杭州的决定。

清康熙十六年(1677),66岁的李渔卖掉了他心爱的芥子园,将书店交给他的女婿打理,然后告别南京重返杭州。受战乱的影响,李渔的书店已经今不如昔,而他要养活的却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家庭,以至当他离开南京时,竟然需要卖掉妻妾女儿的簪珥才能勉强还清债务。

晚年的李渔依然不忘笙歌,但日子却过得日趋贫困,他在病榻上向北京的老友们写了一封公开信《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乞求他们伸出援手。清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三日,杭州城大雪纷飞,70 岁的李渔寿终正寝,结束了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猜你喜欢

戏班李渔杭州
杭州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SOLES OF WIT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李渔的养生之道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