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本五十六座机遇袭之谜

2020-12-02潘前芝

中外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座机珍珠港山本

□ 潘前芝

1941 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几天后,山本五十六和他的同僚们身穿盛装,坐在“赤城”号的飞行甲板上照相

山本五十六一行飞抵布干维尔岛西海岸,在山本座机的右后侧,出现8 架美制P-38L 型闪电式战斗机。山本座机被击中,燃起大火,山本五十六是袭击美国“珍珠港”的元凶,罗斯福将此截击计划取名为“复仇行动”

山本五十六,二战时期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分子,1943 年4 月18 日,他在乘机前往布干维尔岛日军阵地视察途中,遭到美军战斗机伏击,殒命太平洋上空。有关这次事件,当时日方认为是个意外,美方也未大做宣传。二战结束后,真相被披露,原来这是一次美国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

布干维尔岛

1943 年4 月18 日早晨,日军拉包尔基地机场跑道上,两架三菱一式双发陆基轰炸机马达轰鸣,等待升空。山本五十六戴着白色手套,身穿草绿色陆军大将制服,由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等8 名幕僚陪同,准时登上飞机。山本等4 人乘1 号机,宇垣缠等5 人乘2 号机。6 时整,两架轰炸机呼啸升空,6 架零式战斗机也随即升空,以三三制阵型编为两队,在山本座机左右两侧,向东南飞去。临行前,山本经手下人劝说,为防美军谍报人员耳目,临时脱掉了显眼的白色海军将服,改换为陆军将服。

约一个半小时后,山本一行飞抵布干维尔岛西海岸。2 号机上,机械师递给宇垣缠一张纸条,上写“7 点45 分抵达巴拉尔”。正在此刻,一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突然偏离航线,脱离机群加速向前飞去。机上飞行员摆动机翼,抬手指向侧方。在山本座机的右后侧,出现8 架美制P-38L 型闪电式战斗机,正向日军机群扑来。6 架零式战机急速爬升,与美军战机缠斗起来。两架美军战机在其他军机的掩护下,直扑1 号座机。山本座机被击中,燃起大火。宇垣缠透过舷窗看到黄中透白的火焰笼罩了日本座机的机翼和机身,飞机拖着浓烟向下坠入布干维尔岛茂密的热带丛林。宇垣缠的2号座机也没逃脱,机尾和机翼全被打断,飞行员竭尽全力在海上迫降,宇垣缠等3 人获救,其余机上人员全部毙命。

中午,拉包尔基地获悉后,向海军大臣和军令部总长发电报告山本座机遇袭一事,同时,基地作战参谋渡边安次从一艘扫雷艇上抽调60 名士兵,分两队开展搜寻工作。不过山本的尸体是被布干维尔岛上的一队日本陆军部队发现的。山本遇袭时,该部炮兵中队第一小队队长浜砂盈荣正在岛上修筑一条军用公路。当天他们并未施工,而是在营房保养武器,8 时左右,突然有数架战斗机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不一会,他们看到远处山上密林中升起一股黑烟。当时他们以为那是被击落的美军飞机。中午时分,他们接到口头命令:我海军要人的座机坠落了,请马上组织搜寻队前往搜寻,找到后立即上报,说明坠落地点。浜砂盈荣挑了10 人组成搜寻队,带上指南针,向密林深处出发。经过两天寻找,他们找到了已被摔烂的山本座机。机体周围散落着几具尸体。山本坐在那里,身穿草绿色军服,胸前佩戴着绶带,戴着白手套,左手握军刀,右手搭在上面,腰间系着安全带,头部略向前垂。山本等人的遗体被殓入棺材,停放在布因第一基地部队办公楼前临时搭起的帐篷中。解剖报告显示:山本五十六身上有两处枪伤,一发子弹自身后穿透他的左肩,另一发子弹从他的下颌左后方射入,从右眼上方穿出。

山本战死的消息,当时对拉包尔各部队是绝对保密的。4 月21 日,他的尸体在一个农场被火化,其骨灰盒被放在拉包尔基地司令部的地下室里,由司令部派人通宵守灵,严禁他人入内。23 日,山本的骨灰由专人乘水上飞机被送往联合舰队的旗舰“武藏”舰上。5 月21 日,“武藏”舰到达东京湾。同天,日军大本营向国民公布了山本遇难身亡的消息。6 月5 日,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下葬。

山本座机的残骸,今天还躺在布干维尔岛的密林中,飞机上的编号已经模糊不清,螺旋桨上长满青苔。这个残骸已经成为岛上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山本去布干维尔岛的目的

山本之所以去布干维尔岛,与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局势有关。

1943 年初,日军在接连遭受了珊瑚岛、中途岛和瓜岛战役的失败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已退居守势。3 月25 日,日军大本营海军部颁布《大东亚战争第三阶段作战中帝国海军之作战方针》,提出“今后不进行积极作战,对现有占领地投入力量防卫,进入持久战态势”。大本营构想是通过固守收缩后的防线,使前来进攻的美军付出伤亡,可以赢得时间,慢慢恢复元气。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却有不同看法,曾在日本驻美使馆任过职的山本深刻了解美国战争潜力,在他看来,“现在不预先给予打击,就没有机会挽回了”。他决定集聚力量放手发动最后一搏,以图改变整个战局,这次战役被称作“伊号作战”,其具体构想就是动用当时日本海军所能动用的作战飞机,对美军的航空力量、航空基地进行一次歼灭战。

为表示对“伊号作战”的重视,山本打破开战以来主帅居后方指挥的管理模式,亲临一线指挥。4 月3 日,他带着参谋长宇垣缠等幕僚乘两架水上飞机抵达拉包尔基地。他将整个作战分作两个阶段:首先集中兵力攻击所罗门,消灭停泊在瓜岛海域的美军舰艇和美军所罗门航空队;另一阶段为攻击新几内亚东部的美军航空力量。

4 月7 日凌晨,山本穿着洁白的海军服来到拉包尔机场,为即将参加作战的日军飞行员送行。200 多架飞机从拉包尔机场飞向东南方向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开始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最大的空袭行动。然而,美军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双方在瓜岛上空纠缠了3 个小时,日军在损失了21 架飞机的情况下,只击中了3 艘美舰,最后在弹药、燃料即将耗尽的情况下,不得不返回拉包尔。

山本五十六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期间(1919-1921)和孩子的合影

二战期间的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

到达基地的时候,他们发现,山本仍在机场等他们回来。为了不让山本伤心,飞行队长对战果进行了夸大,说美军大约只有10架飞机升空拦截,他们对美军港内的26 艘舰船进行了成功轰炸,大部分被击沉。事实上,这次袭击只击沉了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和一艘油船。而日军自身却损失了12 架舰载轰炸机和9 架零式战斗机。山本对此信以为真,他决定实施第二阶段的攻击,轰炸新几内亚。新几内亚的战果同样不够理想,日军四天内发动了三次空袭,只击中了5 艘舰船和几架飞机。飞行队长再次欺瞒山本,说击中了28 艘舰船,200 架飞机。

这样的“战绩”极大地鼓舞了山本,他决定到布干维尔岛的布因和肖特兰岛等基地去视察,鼓舞士气。4 月13 日,他亲自拟定了视察行程:从拉包尔出发,飞行1.5 个小时左右,到达布干维尔岛;然后再飞行15 分钟左右,到达布因;然后再飞行5 分钟左右,到达肖特兰岛。这个计划受到手下众参谋的一致反对,因为这些基地与美军占领的瓜岛很近,瓜岛的美军航空部队眨眼工夫就能飞过来。但山本固执己见,他命副官渡边将行程通知给即将视察的部队。渡边本打算派专人将情报送去,但负责通讯的军官认为发报更快一些,电报室又刚刚启用了复杂的新密码。渡边同意了。

就这样,山本出发了,但走上的却是一条不归路……

美军的阴谋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将军

山本的视察计划被拍发各基地后,驻肖特兰岛的第11 航空战队司令官城岛高次接报后就对幕僚说:“在险象环生的前线,把长官的行踪用如此长的电报详尽派发出来,你们说这是不是愚蠢透顶的事!”在山本出发前的一天,城岛高次赶到拉包尔,直接对山本说:“长官,此去凶多吉少,望取消这次飞行。”山本没有答应:“不,已经通知了各地,大家都做了准备在等我,我还是得去。明天一早出发,傍晚时分返回拉包尔,请你等我一起吃晚饭。”

城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美军已经截获并破译了山本行程的那份电报。

破译这份密电的是美军太平洋舰队无线电情报分队。该分队专门负责截收日本海军的无线电通讯,然后进行破译、翻译及情报分析,曾破译了日军中途岛战役作战计划,此时已经逐步掌握了日军各作战单位的战时无线电呼号,摸索出了日军密码变化的规律。这天,他们又破译了日军的一份绝密电报,内容如下:“GF长官将于4 月18 日前往视察巴拉尔岛、肖特兰岛和布因基地。具体日程安排是:6:00 乘中型轰炸机(由6 架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出发,8:00 到达巴拉尔……14:00 再乘中型轰炸机离开布因,15:00 返回拉包尔……”

4 月14 日早8 时,电报被交到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的办公室。尼米兹和手下情报人员判断,这个所谓的“GF”一定是山本五十六。从本意上讲,尼米兹当然想干掉山本,不过当时西方社会有一条不成文的骑士法则,即不得暗杀帝国君主或统帅。如果美军这样做,可能会在政治、外交上给自己带来麻烦。一向谨慎的尼米兹不敢擅自做主,他决定请示白宫。

罗斯福收到尼米兹的请示电报时,正与海军部长诺克斯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上将一起共进午餐。他听了汇报后,正在犹豫。金上将立即指出,山本要去的地方是前线,在作战区域内,一名海军大将和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样,都是合法的射击目标!罗斯福终于下定决心,干掉山本,并给此次行动取名“复仇行动”。

尼米兹接到总统指示后立即着手制定行动计划。任务最终落在了驻瓜岛亨德森机场的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约翰·米歇尔身上。为避免被日军发现,担负截击任务的飞机数量不能太多,因此米歇尔挑选了18 人,并制定了作战计划:小队长托马斯·兰菲尔中尉等6 人为攻击组,从低空不惜一切代价击落山本;米歇尔指挥12 人作为掩护组,在高空牵制日军护航战机;如果兰菲尔遇到麻烦无法攻击,掩护组的霍姆斯和海因两人立即接替攻击任务。

4 月18 日7 时30 分,18 架P-38 战机依次从亨德森机场起飞前往伏击地。机群保持无线电静默,只使用罗盘和空速表导航。为避开日军雷达,他们一直保持着10 米左右的超低空飞行。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任务,只损失了一架飞机。返航途中,兰菲尔就迫不及待地向瓜岛报告:“我打下了山本!”后来他在回忆时说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橄榄球中卫,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踢进了一个决定胜负的好球!”

有意思的是,1949 年兰菲尔作为美国空军代表,在参加国际航空协会环球飞行比赛中创造新的纪录后,在东京机场受到了山本遗孀礼子夫人的欢迎。礼子夫人对他创造新纪录表示祝贺,并借此机会表达对美国大力支援日本战后重建的感谢。当然,此刻礼子还不知道兰菲尔就是截杀她丈夫的人。兰菲尔对此感到非常尴尬。

前因后果

美军为何要截杀山本?这里面,除了借此打击日军士气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山本五十六是袭击“珍珠港”的元凶。这就是为什么罗斯福将截击计划取名为“复仇行动”。

一开始,山本是不情愿与美国开战的。

山本在日驻美大使馆任职期间,对美国工业做过细致考察,在就日本应否同美交战这一问题上曾讲过如下一段话:“仅看看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发达的汽车工业和一望无际的德克萨斯油田,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凭日本的国力,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并同其抗衡。”在日本与德意签订同盟条约后不久,他前往拜见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忧虑地说:“如果日美非打不可的话,在开战的半年或一年中,日本海军可以奋战一番,并更有信心争取打胜,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以至拖到两年三年,那我就毫无把握了。”可以看出,山本对美国强大的军事工业能力是非常忌惮的。然而,当战争不可避免,他不再作无谓的抱怨,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对美作战问题。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就是在这段时间酝酿并逐渐形成的。

1940 年11 月,联合舰队驻泊横须贺时,山本曾数次到海军省与刚上任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会晤,阐述他对美作战的方针计划:用2 个航母母舰编队的全部舰载机兵力,突然袭击珍珠港,力求聚歼珍珠港在泊的美太平洋舰队主力,同时出动潜艇,在珍珠港进出口海域设伏,待空中攻击开始后,击沉试图逃走的舰艇,造成港口堵塞,封闭进出航道。次年1 月,山本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及川呈上了有关袭击珍珠港的《关于战备的意见书》,这就是“山本上书”。他在意见书中写道:“与英、美一战已不可避免,因此,应从速审慎备战、训练及作战计划等一应事宜,万望勿失良机。”全文由战备、训练、作战方针与计划等4 部分组成。主要内容与之前所谈基本一样。

实际上,在对美作战方向选择上,军部的思想并不统一。大部分人认为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太过冒险,他们计划的主攻方向是美军控制下的菲律宾,通过攻击菲律宾,吸引美国舰队来援,然后用围点打援的办法逐步消耗美太平洋舰队实力。山本则力排众议,坚持先袭击珍珠港。山本的坚持是有道理的,首先,珍珠港是美太平洋舰队基地,如能在那里聚歼其主力,不仅可以切断美海军从海上对其他方向的支援,还能沉重打击美国士气;其次,日本的根本目的是征服整个西太平洋,驻菲美军与夏威夷美军互为犄角,消灭了太平洋舰队主力,驻菲美军就陷入孤立;再次,山本深知,日海军力量不足,如联合舰队主力用于菲律宾、威克岛、新几内亚等方向,日本近海防御必然空虚,美太平洋舰队可以乘虚而入袭击日本本土。因此,山本决定先下手为强。1941 年9 月中旬,在日本海军大学举行袭击珍珠港图上推演,结果,“袭击”取得成功。图上推演一结束,山本就派人向海军军令部请求批准其作战计划,同时他还通过其好友海军中佐高松亲王,即天皇的弟弟,将计划直接呈交天皇,获得恩准。大本营终于也批准了这一计划。

被摧毁的“赤城”号

1941 年12 月8 日0 时30 分,攻击舰队所有官兵起床开饭,按照日本海军传统习惯,出发作战前要吃红小豆米饭,副食是整条烤鱼。1 时30 分,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 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毫无准备的美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大型军舰损失约50%,飞机损失约70%,人员伤亡约三四千人。日本只损失了29 架飞机和55 名飞行员以及2 艘潜艇。

获悉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在“长门”号旗舰上的山本五十六兴奋得满脸通红,连呼“快哉!快哉!”不过冷静下来后,他不无忧虑地说道:“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确是惹下了大祸。

猜你喜欢

座机珍珠港山本
螳螂之夜
找手机
打电话
偷袭珍珠港
父母在,不换号
特鲁克——第二个『珍珠港』事件
参观珍珠港内的“亚利桑那”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