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的《医学史》教学实践
2020-12-01黄子天梁礼铿
黄子天,梁礼铿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系,广东 广州 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人文教育原是教育的重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批判及创造的能力[1]。医学教育界近年也感受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境外有医学院认为医学教育的三大主轴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就是医学人文。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医学生除了掌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具备作为医生应有的美德、爱心与素养。学界比较认可的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多门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2]。
《医学史》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课程。《医学史》教学并非仅让学生记住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他们去思考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医学意义,了解它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以此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史》课程,共16学时,均为理论教学,采用张大庆主编的《医学史(第2版)》为教材[3]。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的《医学史》教学实践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来说,将是在其进入医学界伊始第一门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对其以后长久的医学学习、临床及科研生涯会起到启蒙作用。经过3年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初见成效,学生评价良好,现介绍如下,以期为《医学史》教学提供参考。
1 教学目的及方法
1.1 消除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陌生
《医学史》是临床医学本科生进入大学最早学习的课程之一,学生虽然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对大学这种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仍处于磨合期;学生大多数在高中是理科生,对于历史学习存在距离感、陌生感,甚至对学习《医学史》表示不理解与抗拒。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展示课本相关内容,增加学生对课本所述历史内容的亲近感及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如在《绪论·医学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关于“医学史教育”内容,链接展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的医学史系/部网站;关于“医学史研究机构”,展示笔者到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等机构照片;关于“医学史博物馆”,展示笔者所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北京协和医院院史馆照片,并在课后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关于“医学史学会”,展示笔者参加广东省医学会医史历史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年会、国际医学史学会第九届学术会议的照片;关于“医学史期刊”,笔者自带20期《中华医史杂志》到课堂供学生传阅。
又如《古代的医药卫生·四大文明古国早期的医学》关于“古埃及医学”中健康之神伊姆霍泰普,展示笔者在2019年广东省博物馆古埃及文物特展《尼罗河畔的回响》所摄伊姆霍泰普雕像的图片;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医学”中涉医甲骨文,展示笔者在2017年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记忆”展览中涉医甲骨文组图。
再如《古代的医药卫生·东西方医学的交互辉映》,关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及五禽戏等内容,介绍校门、图书馆、文化广场相关内容的塑像,并布置学生课后参观。
1.2 坚定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信念
学史以立志。《医学史》教学秉持“走近医学,走进医学”的启蒙理念,坚定学生对医学事业的信念,从宏观认识医学体系的组成,明确未来学习的内容与方向。
在教学中将医学史知识点延伸,与学生的入学教育、课程思政融为一体。如《古代的医药卫生》关于古希腊医神阿斯克雷庇亚的知识点,介绍其蛇杖的故事及其代表的精神,通过展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英国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卫计委等组织的徽章,介绍其徽章均包含的蛇杖标志,讲解医学古今中外均同的仁爱精神。又如关于希波克拉底的知识点,讲解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历版《日内瓦宣言》到我国《医学生誓言》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入学教育中所宣誓《医学生誓言》的历史渊源所在,更好地理解医学的神圣,明白肩负的责任。
通过梳理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介绍未来五年的课程设置,使其对未来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预期及认识。如讲解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先后兴起并推动临床各科蓬勃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进而展示其五年的课程设置,解释学习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有其合理性,要注意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1.3 引导医学生对医学发展的思辨
读史以明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古今医学事件的联系,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认识现实。
如《医学的演变、传播与交融》关于“欧洲古典医学文化的衰落”的内容,学生看到了宗教对于医学发展的阻滞,认识到医学的发展需要坚持科学精神,但学生常常容易将宗教与医学置于对立面。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宗教与医学的关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通过链接诺贝尔和平奖官方网页,查看特蕾莎修女的资料,介绍其生前获诺贝尔奖,逝世后获教廷封圣,在世俗与宗教上都取得巨大成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宗教与医学是对立的,如何看待现代社会医疗界对宗教人士的接纳与认可?进而介绍我国香港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医院、我国台湾具有佛教背景的医院、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具有宗教渊源且至今仍在的著名医院等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宗教与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共存,切实地理解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相关的内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思考宗教在医学人文中的可取之处。
1.4 促进医学生对医学历史的反思
鉴往而知来。学习医学史不是为了直接地去解决具体的医学研究和临床问题,而是为了使学生能以史为鉴,更好地理解当今医学面临的问题,分析医学与科学发展的前景、人类对医学的期望、医疗保健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在面临新的医学问题时能从历史中寻找教训与启迪。
如《医学的演变、传播与交融》关于“瘟疫与卫生检疫”的内容,介绍当时鼠疫流行时,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民众迷信、恐慌,社会混乱,医生束手无策的状况,但促进了检疫制度的形成。以此促使学生思考,是否到了医学昌明的现代,当面临新的瘟疫时,民众、社会、医学界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应对?进而介绍2003年非典时民众、政府、医疗界的反应,介绍2013年媒体对非典十年的反思与评价。从而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改进当下,面向未来。以此告诫学生,千万不能将历史束之高阁,误以为我们当今即是站在历史的最高点,要学会敬畏历史,医学史是连接过去到未来的桥梁。
1.5 培养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兴趣
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多门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医学史》作为学生第一门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持续的医学人文学习兴趣,探索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模式。
如《医学的目的和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关于“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及其难题”的内容,在讲解干细胞、人类胚胎研究的伦理学问题之后,介绍贺建奎事件的前因后果,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医学生涯中要时刻警惕,医学科学研究和应用活动应当本着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进行。也以此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关注。
2 实施效果
课程教学评价的分数来自我校教务系统。我校教务系统在各门课程结束之后,会组织所有学生针对各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匿名评价,并公布得分情况。《医学史》自2016年开设至今共4年,从2017年开始采用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2016年至2019年历年参加《医学史》评价人数为102人、149人、146人、159人。历年教学评价得分见表1。对各题的评价进行编码形成等级资料,分别为差(1)、中(2)、良(3)、优(4),其后使用R3.6.0软件将2016年数据与2017~2019三年合并数据进行Wilconxon秩和检验,以2016年的评价不低于2017~2019年的评价为原假设,检验水平α=0.05,结果见表2。
由表2知,除了“教态端庄、诚恳,为人师表”一项,其他10项的P值均小于0.05,可拒绝原假设。即在采用以医学人文教育为导向的教学后,《医学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改善。
3 结语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对于医学教育而言,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学生认知中,医学教育的科学导向尤重于人文导向。《医学史》通史式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教学要求,通过将《医学史》课程相关内容结合当今医学现状、医学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变迁进行重新组合、串讲,以若干专题为纲,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医学人文教育的各方面内容,
表2 《医学史》改革前后教学评价对比
突出医学人文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作用。通过重塑《医学史》教学中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价值,可以弥补长期以来以科学为导向的医学教育对于人的培养的偏颇。使学生在学习《医学史》的过程中理解当今医学体系的概貌,同时作为未来五年本科学习的导论。结合学生后续《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献身医学的职业心志及持久的医学人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对社会责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