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现状及对策

2020-12-01徐宸桢曾文慧吴嘉雯宋恒雅江万里谢颂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导师师生关系研究生

徐宸桢,曾文慧,吴嘉雯,宋恒雅,江万里,谢颂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教学办公室;B.光谷院区肝胆外科;C.胸外科,湖北 武汉 430060)

医学是关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科学,而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的主要培育阶段,是临床本科生专科化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和健康中国梦的实现。因而提升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声望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最为重要的议题。卫计委和教育部于2012 年在《关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将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开展四项试点,而开展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权,是影响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1],影响学生临床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发展。研究生和导师间的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导师将掌握的科研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将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与发现反馈给导师,通过交流互动进行知识的传递和积累。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科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通过对湖北地区部分高校医学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状况调查分析,发现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以湖北地区部分高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352人,有效回收问卷331份,有效回收率为94.03%。本次调查涵盖了研究生阶段的各个年级,其中一、二、三年级的人数分别为146人、87人和98人。在性别方面,男性为126人,女性为205人。

1.2 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旨在探究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及交流现状。该问卷共29个问题,包含了性别、年级以及导师基本信息,交流频率和方式,指导内容及效果和科研成果的4个维度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假设检验采用Z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导师基本情况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205人,博士生导师126人;男性导师250人,女性导师81人。50~60岁的研究生导师最多,占46.2%,40~50岁的导师占36%,60岁以上的导师占11.5%,40岁以下的导师占5.7%。导师组的年龄分配比较合理,50岁左右的导师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比较丰富,能够承担指导研究生学业的任务。

2.2 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一般情况

医学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方式主要为面对面交流(52.26%),微信、QQ或电子邮件等线上交流方式占45.62%,而靠他人传话的仍有2.11%。交流频率方面,41.99%的学生每周都与导师交流,26.89%的学生每两周交流一次,22.66%的学生每月交流一次,与导师基本不联系的有8.46%。交流内容方面,主要是科研上和临床技能上的指导,分别占79.76%和68.88%;与情感问题或日常生活相关的占26.89%;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思政工作占了66.47%;职业规划占47.73%。

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方式为面对面交流,但微信、QQ等新的交流方式逐步成为沟通的途径。与此同时,仍有31.12%的学生与导师交流的频度不足,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原因,以提高学生的沟通积极性。

2.3 交流的差异对师生交流质量的影响

参照已有的文献[2],我们从交流频率、科研指导自评分、发表科研文章数目、跟随导师参与大会次数这四个方面定量评价交流质量。根据导师的职称差异,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的交流质量综合评分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交流频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硕士生导师在交流频率方面表现优于博士生导师。根据导师的性别差异,男性导师与女性导师的综合得分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学生与男性导师和女性导师的交流无差异(表1、表2)。

表1 不同导师职称的师生交流质量评分

表2 不同导师性别的师生交流质量评分

2.4 年级差异对师生交流质量的影响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不同年级的师生交流质量综合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7(P<0.05)。其中,一年级的综合得分为(9.51±1.990)分,二年级的综合得分为(10.06±2.330)分,三年级的综合得分为(10.40±2.336)分。说明高年级师生交流质量综合评分要优于低年级。在具体内容上,发表文章数目的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良好的师生交流,高年级的科研成果更为理想(表3)。

表3 不同年级的师生交流质量评分

2.5 医学研究生发表文章数量的影响分析

我们从学生与导师思想交流频率、科研指导自评分、师生关系和导师关心程度这四个方面,探讨与医学研究生发表文章数量的相关性(表4)。其中交流频率、科研指导自评分、导师关心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医学研究生发表文章数量的相关分析

3 医学研究生与导师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与导师交流频度偏少,缺少有效的指导

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每一到两周与导师交流一次,但仍有31.12%的学生与导师交流频度偏少,甚至有8.46%的学生与导师基本不交流,师生沟通情况不容乐观。这种不充分的交流,必将影响到指导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医学研究生大部分时间要投入在临床的规培轮转上,缺少时间和精力与导师沟通交流;其二,部分导师在临床工作之余,还要兼顾科研、教学等多种任务,难以抽出更多时间放在学生的指导上;第三,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相应的耐心,不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导致学生不愿意或不敢与导师沟通交流。

3.2 师生间交流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失范

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当是“亦师亦友型”的,导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与导师交流[3]。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师生关系为合作型、互动型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但仍有44.11%的师生关系处于放任型、依附型和保姆型。这种不健康的师生关系一方面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与导师交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导师对学生不重视,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

3.3 学生科研产出偏少,缺乏参加交流机会

发表学术文章的数目和质量既是学生科研能力评判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反映了师生间交流的效果。根据调查结果,56.80%的学生在校期间尚未发表过文章,而仅有8.16%的学生发表文章超过3篇,并且这种现象并不会随着导师职称的上升而变化。跟随导师参与学术交流会议是培养学生学术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方法,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跟随导师参与大会的次数超过3次的占9.36%,1次没参与过的占72.20%。上述数据说明了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指导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导师的关注与个性化指导。

4 对策与建议

4.1 师生要相互尊重

研究生教学的本质,通过在导师和研究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和谐的师生双边互动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师生的良好交流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导师首先做到摈弃“唯我独尊”的教师权威观念,积极构建师生交流的和谐境界,关心学生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求,并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4];其次,尊重学生的学术个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更多地进行更深更广的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向权威挑战;再者,尊重学生的失误,失败与成功是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对于研究生的失误或错误,导师应避免一味地责难,甚至挖苦学生,以致学生没有勇气再做新的尝试。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尊重导师,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善于抓住合适的机会与导师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5];其次,不能一味地处于被动地位,需要积极主动,在整个学习阶段与导师形成主动、有效和及时的沟通交流[6]。

4.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与导师有效交流沟通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鼓励学生与导师间建立合作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和学术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参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提高学术创新能力[7]。

4.3 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责任心

在导师的选择上,要求导师既要有娴熟的临床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心。导师的责任心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科研、临床技能训练上的负责,还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建立导师考评机制,废除导师终身制,通过定期考核、学生评价反馈等方法,增加导师竞争意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4]。

4.4 拓宽师生交流渠道

师生的定期交流是评判学生学习科研效果和导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指标[7]。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第一,开展定期的主题沙龙,从专业角度或从生活情感方面同学生进行交流,形式活泼轻松,双方互相倾听交流,有利于教师挖掘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专长[9]。第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关爱学生,育人为本的风气。倡导师生间平等,教与学的互动[5]。

5 结语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培育的主要方法,师生间的沟通影响培养质量的高低。良好的师生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科学研究,增进师生感情。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交流频率较低、师生关系失范以及缺乏学术交流机会等。学生和导师应当足够重视,培育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徐宸桢,曾文慧,提出论文构思及撰写论文;曾文慧,吴嘉雯,宋恒雅,设计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江万里,谢颂平:总体把关,审订论文

猜你喜欢

导师师生关系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