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徽宗与《写生珍禽图卷》

2020-12-01中国嘉德

中国书画 2020年8期
关键词:珍禽图卷徽宗

◇ 中国嘉德

宋徽宗赵佶(1082 1135),北宋第八代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其兄哲宗崩于元符三年(1100),因为无子,乃由赵佶继位,时仅九岁。他在位共二十五年(1100 1125),先后建元六次: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宜和。他怠于政治,重用蔡京、王黻等人,横征暴敛,骄奢浮逸。他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由于宋朝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内忧外患不断。内激起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外引来金兵灭辽后南下攻宋。“靖康之变”(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进攻汴京,徽宗仓皇让位于其子赵柯(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年(1127),徽宗、钦宗及其后妃、赵氏宗族等三千多人被金人掳去,北宋的统治政权完结。至高宗绍兴六年(1136),赵佶病死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享年五十四岁。

作为皇帝,徽宗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徽宗确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他自幼熏染在艺术之中,喜爱诗词、戏曲、音乐、书画,尤其对美术有真挚的爱好。每有书载,必赞叹他精深的艺术造诣。在书法上,他自创“瘦金体”,于书法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历代楷模;在绘画上,他能山水、人物,尤擅花鸟,勤于创作,善于写生,不但要得物之“形”,还要合物之“理”,即合乎生物的自然现象。宋人邓椿《画继》中记:“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精于神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急然豆许,高出纸素,儿欲活动,众史莫能也。”他在花鸟画上的成就受到历代品评者极高的赞誉:夏文彦(14世纪)《图绘宝鉴》中称“徽宋万几之暇,惟好书画,兴学较艺,如取士法。丹青卷轴,具人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尤擅墨化石,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黑,从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赵孟頫(1254 1322)也评论说:“道君(徽宗)聪明人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之物,无不曲尽其性,非人力所能及。”及至现代,张大千还在论画时提道到:“(画鸟)爪在平地须要踏得稳,在枝上须要抓得住。此种笔墨宋人画得最好,宋徽宗尤能体会入微花鸟间以宋朝为最好,因为徽宗白身就画到绝顶,兼之大为提倡,人才辈出。宋人对于物理、物情、物态,观察得极细微。”徽宗在书画上的才华和成绩是举世公认的,更是历代皇帝所不可比拟的。

《石渠寶笈卷之五·貯重華宮》

[宋]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 27.5cm×521.5cm 纸本墨笔 龙美术馆藏

除个人的艺术追求以外,徽宗对自五代时一直沿用的画院制也作了大幅修改,把图画院列入科举取士,招考各地画师。取录的标准,注重深刻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他又提高画家的身份,还扩充宫廷画院,提高画家地位、待遇,使宫廷画院人才济济,如李唐、张择端、王希孟、苏汉臣都是千古称颂的大画家,对两宋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他利用皇权,广收存世文物艺术珍品,搜求古今名画1500件,分列14门,编成《宣和睿览集》,又敕令编撰《宣和书画谱》,丰富了他自身的艺术见识和涵养,也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美术史资料。同时,他是个追求生活情趣的皇帝,对珍禽异兽、奇花怪石,搜求不绝。又多造殿阙,广征美女,为所欲为。艺术的气质、浪漫的情趣,与至高无上的皇权、奢侈荒淫的个性,混合在徽宗身上,矛盾而又统一。

从美术史角度论,徽宗最擅者应为写生花鸟,这与他的艺术情趣和所处时代密不可分。唐至五代时期是中国花鸟画兴起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初蜀之黄筌、南唐之徐熙是花鸟画两大主力,时代的风尚均出于此。黄筌的画妙在傅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则“落墨为格”,“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两家各有千秋,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他们对后代花鸟画都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黄筌工致富丽的画风主宰了宋代画院的花鸟画风格。而宋代崔白将生动自然的气息带入画院。崔白构思新巧,工中带写,其讲究写实的作风,以及徐熙的“野逸”情趣都感染着徽宗赵佶,使其花鸟画形成强调观察生活、追求意境、描绘入微、典雅生动的特质,徽宗亦在画史上成为花鸟画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尤为突出的是徽宗重视写生,强调取法自然,是一位“写实”的画家。史书记载:当年龙德宫建成,徽宗命画院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竣工后,徽宗审视前后左右,唯独欣赏中殿柱廊上的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徽宗大喜,褒锡甚宠。他人皆莫测其故。徽宗说:“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可见徽宗对自然观察入微,并作为其艺术的追求,这无疑始终贯穿在他的创作之中。无论史书记载还是今存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徽宗这一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今天,徽宗留存世间的绘画作品尚知还有19件,著名的有《瑞鹤图》《听琴图》《枇杷山鸟》《芙蓉锦鸡》《腊梅山禽》《四禽图》《金英秋禽图》等。这些作品可分为两类:

一是“御题画”,即皇帝亲授画意,由宫廷画家动笔绘制的作品,所谓“代御染写”。据史书记载当时有刘益、富燮等专司其职,或有专家认为根本是“三舍”的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或每月考试的作品,被宋徽宗欣赏,为之题写,以示恩宠。其中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历代画史记载和专家论证,但是具体到哪幅作品当时是怎样创作的,情景如何,已是难以细辨。一般公认如《芙蓉锦鸡》《昕琴图》《腊梅山禽》等虽有徽宗题记,但非徽宗亲笔作品,属于御题画系列,已有学术论文阐述,此不赘言。

二是“亲笔画”,即徽宗亲手图画,其面貌虽然不纯然一色,但有统一的格调和笔法,即以写生为主,观察描写细致入微,随意俊放,形神兼备,温婉清丽,不失雍容骨体,可从崔白处寻逆源头。还有如史书所载“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等都成为徽宗作品的明确特征。《竹禽图》《柳鸦芦雁》《御鹰图》《金英秋禽图》《枇杷山鸟》《四禽图》《瑞鹤图》和《写生珍禽卷》均是徽宗亲笔的代表作品。

《写生珍禽卷》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与《四禽图》《金英秋禽图》《桃柏双鸟图》如出一辙,例如鸟之羽毛,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羽梢等部位,层叠描绘,反映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枝叶的画法也是类似。尤其竹叶的画法与史籍记载完全一致,所谓“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在《写生珍禽卷》的第五、六、七、八段中所有竹叶均是此种画法,观赏原作后,还可更详尽地体会“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是如何画出的,实际上也是一笔一笔,反复描绘,而不是一笔而就。从中可见花鸟画早期画法的稚幼,但其朴质的美感和生动的表现力蕴含其中,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又如描绘禽鸟的情态,《写生珍禽卷》亦有精彩之处。第十一段“原上和鸣”的回首顾盼,第五段“碧玉双栖”的动静对比,以及第二段的“薰风鸟语”的凝神引颈都在《四禽图》《金英秋禽图》中可以找到,正如史书所记他画鸟“并立而不争,独立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笺素之上,各极其妙”。

流传近千年的徽宗《写生珍禽卷》,传承有绪,班班可考。全图十二段,每段接缝处都有宋徽宗的双螭印,共十方。前有“政和”“宣和”玺印。后代有清代乾隆皇帝玺印共21方及题跋12句分列于十二段之中:“杏苑春声”“薰风鸟语”“檐卜栖禽”“蕣花笑日”“碧玉双栖”“淇园风暖”“白头高节”“翠条喧晴”“疏枝唤雨”“古翠娇红”“原上和鸣”“乐意相关”。同时有清代乾隆皇帝收藏玺印七方: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古希天子、乾隆鉴赏、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清代嘉庆皇帝收藏玺印一方:嘉庆御览之宝。还有清代民间收藏家收藏印鉴21方,梁清标(1620 1691)藏印一方:梁清标印。梁清寯(17世纪)藏印四方:梁清寯印、梁清寯印、常山世家、玄映斋藏。安岐(1683 1742年后)藏印十四方、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共十二次,其中十一次钤于每页合缝)、朝鲜人、安岐之印。翻开历代鉴赏书籍,《写生珍禽卷》也历历在目。南宋邓椿(12世纪中期)著《画继》、宋佚名(13世纪)《南宋馆阁录续录》,清安岐(1683 1742)著《墨缘汇观》,清张照、梁师正等奉敕编《石渠宝笈》等都有记载。

[宋]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局部一) 27.5cm×521.5cm 纸本墨笔 龙美术馆藏

[宋]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局部二) 27.5cm×521.5cm 纸本墨笔 龙美术馆藏

及至现代,美术史家和鉴定大师也有多种著录和论述:朱省斋(20世纪)编《中国书画》第一集刊印了全部十二段图像,并在他编写的《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第13页记有:“(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此卷笔墨与格局,与友人旧藏之《四禽图卷》,殆相仿佛,不仅确系真迹,且出自道君亲笔。断无疑也。”张珩(1915 1963)著《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一绘画四》评注写道:“此卷乃徽宗亲笔,画法与《写生珍禽图》同。”谢稚柳(1910 1997)编《宋徽宗赵佶全集·序论》中指出:“《图绘宝鉴》记:赵佶‘尤擅墨花石,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 。现在传世赵佶的墨笔花鸟,除《枇杷山鸟》而外,尚有《四禽图卷》《写生珍禽图卷》。《四禽图》为四段,《写生珍禽图》有十二段。其中有竹的《四禽图》有一段,《写生珍禽图》有四段,都是撇出的形体,全用焦墨,不分浓淡,竹叶的交加处都空一白道,使两叶错杂不相混。正是如《图绘宝鉴》所说的‘密处微露白道’……《南宋馆阁录续录》记‘写生墨画十七幅,宣和乙巳仲春赐周淮 ,十六字。可能《四禽图卷》,抑《写生珍禽图卷》,正是赐周淮十七幅中所散失。两者笔墨一致,情调一致,显然是同一时期所作。宣和乙巳(1125)为宣和七年,时赵佶四十四岁,明年丙午,即为钦宗靖康元年。是《四禽图卷》《写生珍禽图卷》或并为赵佶被掳前二年之笔,亦显示其风调与其中期之作有所不同。”又在同书第5页论及:“《四禽图》《写生珍禽图》即从它的风貌而言,已是他后期之作了。”谢稚柳的《鉴余杂稿》中也阐述了上述观点。徐邦达著《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中提到“一些粗简画如墨笔写生的《珍禽图》(即《花鸟写生卷》)、《四禽图》,以及淡设色的《柳鸦图》《竹禽图》等等,应该是亲笔作品”他还记录“《写生珍禽图》卷(即《花鸟写生卷》),《墨缘汇观续录》、《石渠宝笈初编》卷二二四著录,《中国书画》第一集(香港版)影印,今在国外。“《写生珍禽图)》卷及《四禽图》卷,其用笔比《竹禽图》等苍逸流动些,但还有相通的地方,很有可能是他较晚期的亲笔作品。又二卷中所画墨竹正如《图绘宝鉴》卷三《赵佶传》中所说的:‘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因‘十二禽 没有‘绍兴 押缝印,至少是一套中的东西,如对卷等等。徐邦达的《古书画伪讹考辨》第223页:‘画史中说他尤善墨花石,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现在看到他的几种水墨画,《写生珍禽图》《四禽图》等正是如此画法,自与一般院体画不同。”

[明]祝允明 东坡记游卷之一 13.4cm×269.6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祝允明 东坡记游卷之二 13.4cm×269.6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祝允明 东坡记游卷之三 13.4cm×269.6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祝允明 东坡记游卷之四 13.4cm×269.6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释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地字,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胜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旦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诗尽于此矣。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不得,更欲远去,不知走诲者未必得大鱼也。在徐州,时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而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明年,余谪黄州,对月独饮,尝有诗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日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盖忆与二王饮时也。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风,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昔为凤翔幕,过长安,见刘原父,留吾剧饮数日。酒酣,谓吾曰:『昔陈季弼告陈元龙曰:「闻远近之论,谓明府骄而自矜。」元龙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因仰天太息。癸酉八月十二日步月宿东禅寺书此,枝山祝允明。钤印:祝允明印(白)

猜你喜欢

珍禽图卷徽宗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梅石水仙图卷
珍禽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本期拉页
施江城作品
栩栩如生——《写生珍禽图》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金马传说
徽宗父子的唱和词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