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
2020-12-0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云南 昆明,6501112)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无穷期。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努力,真正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终身课题,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在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的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人民性、理想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和最为鲜明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体现,它们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做到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现实品格、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科学真理。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现实品格。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和价值旨趣。马克思主义学说汇集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现实的人”是其理论起点,“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其目标,因此代表了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过:“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而习近平总书记则指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可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的身份,从而将人民视为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样,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宗旨,树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
今天,云南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现实性品格,要始终不改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具体而言,一是要聚焦就业创业。一方面,依靠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多渠道、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扩大就业容量;另一方面,重视结构性就业矛盾和隐性失业问题,通过着力解决这两大问题为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二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三是要着力抓好教育、医疗、体育事业。落实免费教育政策,实现农村中小学校全覆盖,努力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医疗扶贫,大力发展民族体育、山地运动,加强健康云南建设,推进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发展。四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必须切实增强干部的能力本领。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以此为基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人类实现解放的条件和路径。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努力,并坚信人类必将走向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事实上,实现共产主义却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然而,理想正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正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作为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从过去的救亡图存,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理想信念的“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今天,云南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首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各项战略、工作、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坚定信念、真抓实干,不断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一是要打响作风革命,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及十九大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讲话,明确使命担当,高举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一心为群众,扶贫我当先”的崇高理想信念。二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将人民的幸福与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参考,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找出路,谋利益,将困难群众的得失与自身的荣辱紧紧相连;尽个人最大努力开创扶贫攻坚新局面。三是要结合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特点,掌握云南基本省情、现实省情和发展省情,全力落实全省中心工作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安排,聚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作风建设、脱贫攻坚及贯彻落实“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倒逼机制促进解决现实发展问题。
再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精神。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其他学说的根本属性,而实践性与批判性融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首先表现为“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革命精神,进而表现为一种“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奋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大力弘扬在实践批判基础上的奋斗精神,誓将革命实践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二次革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要以高度的革命精神、高举改革大旗,一场一场打硬仗,要勇当改革的促进派、行动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而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批判的奋斗精神指引下,真正干出来的。
云南是一个拥有浓厚的奋斗精神的省份,云南人民是拥有浓厚奋斗精神的人民,云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并发扬这种奋斗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这场伟大斗争是一个长期性与复杂性相统一的过程,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提升斗争艺术,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二是要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三是要推进伟大事业。充分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充分认识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以此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总之,云南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以继往开来的气魄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书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科学真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是科学真理。这是因为,汇聚了人民至上的现实品格(人民性)、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理想性) 和实践批判的奋斗精神(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永远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对此,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目前时代变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虽然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年代,但是马克思主义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新道路,现实的发展正在不间断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真实性,马克思主义则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最近成果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己,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中,现实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共同发展。
今天,云南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科学真理性,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自觉地当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守护者、传播者,就是要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真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深入边疆、民族地区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扎根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心中。为此,一是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要集中开展宣讲活动。重视各级宣讲工作,组建省、州(市)、县三级宣讲团,优化宣讲结构,强化宣讲力量,选调政治素质强、解读政策到位、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委讲师、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坚持面向各层级、重点领域突出、全领域覆盖的宣讲工作,让宣讲工作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通过理论的说服力凝聚最大共识。三是要认真组织研究阐释。聚合多方力量,从选题的策划、规划、申报、实施、验收和反馈等环节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实现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同步升华。四是要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和资源的作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品质较高、符合受众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学习宣传氛围,精心策划、精心制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品,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初心”“使命”的文艺精品力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赢得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自成立之日起,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勇前行。在新时代,云南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伟大事业,在认识中夯实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把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将主题教育制度化不断向前推进,向实推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