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考古勘探工作的重要性

2020-12-01石忠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勘探考古

□石忠

当前,伴随着城市化及工业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及工业等用地日益扩大,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考古勘探调查作为文物保护的前置工作,是我们提前了解地下文物、遗迹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正日益凸显出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新时期如何做好考古勘探调查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文物事业及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现状。

1.民众对于文物事业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数量不断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的博物馆数量高速增长,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截止2018年,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10.5亿人次。

数据显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民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物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需求,考古勘探作为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文物勘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历史悠久,尤其是山西南部运城一带,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物遗迹、遗存丰富且面积较广。尽管《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但仍有部分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担心考古勘探耽搁施工工期等,影响经济效益,没有执行文物考古勘探的环节便直接进入到施工环节,加之地下文物、遗迹的不可预知性,使得许多重要的文化遗迹遗物受到不可避免的破坏,国家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均受到严重影响。考古勘探作为保证地下文物免受建设性破坏的一项重要措施,其重要性日渐突出。

(二)考古勘探的重要性及意义。

1.考古勘探是地下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文物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其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今人与古人对话的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在建设用地前的考古勘探,能够提前获知地下是否有文物以及文物的位置和范围,对地下的文物从根本上起到更好的预防保护作用,而且考古勘探也能够为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及以后的考古发掘工作提前做好详细的安排,减少由于对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不明而对文物造成损坏,是目前在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首要举措,对于提高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文物考古勘探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更取决于历史底蕴及文化实力,文物遗存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物的考古勘探作为我们提前了解文物及文化遗迹分布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前对城市区域的考古勘探,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地下遗存的破坏,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基础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对于城市发展规划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规划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作用,不仅不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及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城市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考古勘探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加强立法,将文物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矛盾一直存在。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注重经济发展,轻视文物保护,常以行政手段干预文物勘探,使得文物勘探工作未能按照操作规程科学、高质量地开展。再加上有的基建施工单位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为了企业的一己之利,在工程建设中不履行任何文物保护报批手续,违法施工,对许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面对此种情况,应加强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保护及考古工作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同时,把考古勘探及文物保护工作也列为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建设”的原则,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在加强保护前提下对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考古任务接踵而来。一个考古勘探机构往往因同时面临大量的任务而无法及时、全面地开展工作,经常出现一个专业人员管好几个工地的情况,考古勘探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加,考古勘探人员短缺和专业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逐步凸显。许多地方由于缺少勘探人员而未能进行全面的勘探工作,不仅使文物遗迹遗存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考古勘探队伍的建设,吸纳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考古工作队伍,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考古工作的质量,是解决当前矛盾的重要措施。

3.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扩展考古勘探工作的深度与广度。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考古勘探的工作量日益增加,以及勘探时间紧迫的矛盾,原有的各类经验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考古勘探技术与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如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定位测量仪器等等。对于考古勘探的技术人员来讲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武装自己,不仅能够更加快速、更大范围地实现考古勘探,建立完善全面的信息采集工作及保护方案,而且对于以后的地域经济及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4.加强对文物保护及文物前置勘探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文物的保护事业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虽然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在法制的宣传和教育上仍显不足,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对文物事业的关注还大多停留在观赏上,文物的保护和监督工作仍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但是面对当前急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文物保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保护人员人手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于文物保护的监管工作存在不能做到完全覆盖的情况。因此,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增强社会民众自觉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让文物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的良好环境,是新时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当下,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文物调查勘探作为探明、发现文物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不仅对地下文物遗存保护研究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经济、城市及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勘探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考古”测一测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