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
——以晋祠博物馆为例

2020-12-01高旭珍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晋祠文创文物

□ 高旭珍

博物馆作为文化互动的平台,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实现古今、新旧相碰撞的文化核心地带。随着现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也不断改变,由原来游离于现实时空之外的文化记忆封存之地,演变为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为游客提供创意与知识融合的交流互动平台和多智能的文化复合体。博物馆在坚持保留其馆藏、保护、研究、展示等使命的同时,也在寻求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创新,以加强文化间的对话,传播历史文化,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传统文化,并从过去的历史中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文化由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的传播经历了早期结绳、龟甲、鼎器、竹帛的文字纪录到文字印刷、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在这一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文化的传播途径始终为适应媒介的属性和特点而不断更新和变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博物馆事业的阔步前进,对公众的需求也格外重视,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互动、体验分享。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以其特有的交互性、数字化、多样性、多媒体、全球化等特征,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了思路和渠道,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本文将以晋祠博物馆为例,就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创新展开分析。

一、博物馆文化传播数字化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应用最初体现在博物馆数字化上,博物馆藏有大量的藏品,由于实体展厅受场地的限制和藏品本身保护方面的需求,许多藏品是无法全部展示给观众的,其文化也未能很好的传递,而通过博物馆数字化采集,将这些资源进行数据信息化上线后,观众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藏品的展览介绍、馆区游览、主题活动等信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展览,如同身在现实场馆中一样。

官方微博和微信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博物馆可利用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布有关博物馆的展品介绍、宣传片、专题活动等讯息,受众在微博、微信中不仅可以获取博物馆藏品、文物的故事与文化活动等相关信息,还可在上面留言,与博物馆人员互动,分享、交流心得。

博物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语音导览功能进行文化传播,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利用自助语音导览在博物馆内进行参观。在听语音导览的同时,可以看到文物藏品的实体、图片、视频以及文字介绍,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参观兴趣,还可以使游客更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知识及其背后的故事。

以晋祠博物馆为例,近年来,晋祠博物馆紧抓新媒体发展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不断探索新媒体传播途径,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数字化。通过晋祠门户网站主页面,可以看到数字晋祠、陈列展示、民俗文化、学术天地等板块,这些板块展出了园林古建、楹联匾额、碑碣石刻、古树名木、书画器物等文物,董寿平美术馆、傅山纪念馆等陈列藏品,以及晋祠的相关著作文献和故事传说,向浏览者传播了晋祠博物馆文物与藏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以及晋祠当地的习俗文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晋祠博物馆官网推出了在线展览和景区在线两大板块,通过这两个板块不仅可以看到晋祠的虚拟三维全景及立体展品,还可以看到晋祠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博物馆的景象和文物藏品透过数字屏幕全方位地展现,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观看到整个展览的可能。

晋祠博物馆开通了“晋祠”和“中国晋祠”两个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及时推送晋祠博物馆的最新展讯、党群活动信息以及博物馆日常工作等信息,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自身关注的信息动态和博物馆的基础信息资料。如:晋祠博物馆推出《晋祠故事》视频连载,利用声画一体的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地向用户展示了晋祠金人台、难老泉、舍利生生塔等景点,视频中各景点的文物价值和传统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传播。晋祠博物馆还推出《晋祠花事知多少》连载,图文并茂地向受众展示了晋祠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其中,图片以晋祠古典园林植物为主,古建、雕塑等展品元素为背景,不仅向受众传递了晋祠古典园林之美,还传播了晋祠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晋祠博物馆微信同时具有语音自助讲解功能,游客可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游览路线,进行景点自助讲解。此外,晋祠博物馆还开通了“中国晋祠”微博,通过发布晋祠相关景点和活动的小视频、美图等讯息,进行晋祠博物馆文化传播。

二、博物馆文化传播智能化

博物馆文化还可以利用互动数字展厅、VR、体感互动、3D电影等智能交互形式进行传播,这类传播途径不受传统实体展览的限制,具有自己的互动开放和多样化的展示技术,以受众的体验为核心去策划、展示博物馆文化内容。通过这种虚拟世界里的现实,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沉浸感,同时也实现了观众与场景中展品或其他物体的交互。交互体验型传播途径让观众在亲身操作过程中感受展品概念,了解智能科学原理,既增强了展品的趣味性,又使得观众自身对博物馆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晋祠博物馆开展了《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项目,推出了VR穿越之旅、建筑体感互动和《古韵晋祠·三晋明珠》3D弧幕电影。VR穿越之旅围绕晋祠文物相关历史文化,以晋祠文物与晋国历史展开故事描述,融合了数字多媒体展示、晋文化系列讲座、文创产品展示等多元表达形式,深度阐释文物背后蕴涵的文化价值。建筑体感互动通过不同的手势即可隔空操作屏幕中的内容,让游客以新颖的交互方式了解晋祠建筑、彩塑。3D弧幕电影采用数字动画的形式阐述了晋祠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表现了晋祠胜境的恢弘气象,解读了北宋建筑遗构的精巧工艺,展现了侍女彩塑的艺术之美,模拟还原了彩塑的制作流程,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晋祠,了解三晋历史文化。

2019年7月,晋祠数字文物体验展在法国圣但尼市亮相,通过VR穿越之旅、建筑体感互动和3D弧幕电影将晋祠的文物美景呈现在法国公众面前,让国外友人近距离感知龙城的灿烂历史和珍贵文物遗存。

通过智能数字技术,博物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藩蓠,拓展了文物的外缘部分,激活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和人物,以现代化的编剧手段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沉浸式、游戏式的传播效果变为可能。智能数字化不仅链接着博物馆的前世今生,还消解着国家之间、社群之间的边界,消解着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

三、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产品化

目前,博物馆界传播博物馆文化主要途径是基于博物馆展厅实体和虚拟的陈列与展览,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博物馆等信息化展示手段,但在实践中,随着民众文化素质和主体意识的普遍提高,单向灌输的文化传播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文化传播效果,而博物馆开发文化衍生产品,无疑是博物馆文化传播最具增量意义的渠道。

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满足当前大众的喜好,以具有文化气息和艺术的美感来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这就要求文创产品不仅要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更要保证具有创意性和收藏价值。此外,文化产品还要为受众提供一个较好的感受和体验,文化产品配合博物馆展览,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与满足的感受体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文化传播得以实现。

近年来,晋祠博物馆致力于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成立了太原胜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出许多能够体现晋祠博物馆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的高质量的文创产品,并根据不同消费群体,设计了不同的文创产品。比如,结合办公人员的工作需要,以晋祠宋代彩塑侍女、宋塑铁人为原型研发了办公三件套;结合人们收藏的爱好,研发了唐碑册页,以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清代仿制碑拓片为原型,采用高清扫描和印刷技术,保持了与清碑拓片原真等大的效果。砚体以晋祠难老泉为原型,以浮雕为手法雕琢而成的澄泥砚;还有晋祠博物馆的铁人造型的靠枕,侍女像、圣母殿造型的书包。针对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好,晋祠的文创工作者还把晋祠历年来的门票专门收录成一个精美的册子,既方便了收藏,也是一种独特的记忆。

此外,晋祠博物馆在晋溪书院和难老艺苑开办了文创商店,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提升文创销量,利用线下销售的网状化和游客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提升了晋祠文创产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宽了晋祠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渠道。

四、小 结

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人文发展的见证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在融媒体时代,博物馆在坚守传统阵地的同时,还应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运用数字博物馆、微博微信、智能互动技术以及文创产品等灵活的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将博物馆“阳春白雪”的文物、文化内容变得“喜闻乐见”,推动博物馆乃至中华文化的进一步普及与传播。

猜你喜欢

晋祠文创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文物的栖息之地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晋祠周柏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