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在黄埔区碧道建设中的探索实践
——以广州国际生物岛、细陂河碧道为例

2020-12-01邓瑞欣广州市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

珠江水运 2020年21期
关键词:碧道黄埔区铺筑

◎ 邓瑞欣 广州市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

刘其南 广州市黄埔区水务局

张裕婷 广州市黄埔区水务局

1.研究背景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核,提出海绵城市城市建设理念及方法,以期改变过去“大拆大建”、与生态抗争的发展模式,将生态修复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但是原有的海绵城市工作未能确切地着眼于城市中的具体空间场景,缺乏形成实施统筹的空间主体,以至于难以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模式。碧道是新时期提出的以水为纽带,岸线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的复合型廊道,从理论和实践中弥补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缺乏抓手、缺乏主体的问题。自2018年广东省提出万里碧道建设要求以来,广州市黄埔区的碧道建设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探索前进,通过生物岛、长洲四号涌等碧道建设,聚焦水、岸,生态、环境、休闲、发展多元融合,以水、岸开敞空间为载体,以生态、共享理念,营造生物栖息和公共活动场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廊道。省、市政府迫切要求在碧道建设中必须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并且提出海绵城市的新建设思路。为此,黄埔区在建设碧道过程中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外延做了进一步深化。

2.广州国际生物岛碧道建设实践

2020年3月底,黄埔区按照《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要求,在坚决执行广州市政府对本市内六道关键碧道模范示范建设工程的工作指示标准的条件下,率先铺筑了本市国际生物岛的碧道重点市政示范工程。

2.1 在整体谋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本次碧道铺筑建设过程中率先采用了具备类似海绵力学性质特点的弹性材料如EPDM颗粒等,在建设铺筑的五千二百平方米的碧道建设上,采用了很多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例如“水弹性城市”等;借鉴海绵城市理论并与目前建设的道路特点和泄水方式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性的划分出三块区域用于建设吸收雨水用植物群,低洼地草地用于排水,吸水性植被与碎石结合修筑而成长达一千二百米的排水边沟,以这些措施达成强降雨时对城市洪峰的快速渗透与排出,“完成暴雨难积水,绵雨难湿鞋”。

2.2 再生水循环利用

本次工程中西南方向预计建设了一座全地下式全功能污水再生处理系统,该系统从污水管道到污水净化装置再到再生水输出的整套净化装置设备均安装建设在地下,其中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采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半透滤膜分离处理技术,对岛上日常产生的污水收集净化能力可以达到每日10000t的峰值,并将净化后的水资源重新用于城市绿化植被以及对道路的循环清洗。对铺筑的碧道中埋设管道来升级(新建透水混凝土路面5200m2、海绵城市示范点3处、碧道标识系统1组、无障碍连通步道400m),从而将污水净化循环系统与城市另一头的水墨园一同纳入岛中的污水循环管道系统,从而完善整个岛上的市政水管网络系统,达成整个岛上的水资源循环净化使用的最终目的。

3.细陂河碧道建设实践

对细陂河两岸现状场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碧道建设方案。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营造多样的河流驳岸形式和碧道建设元素。在上游埔北路段,利用河涌原有的开阔段改造成为生态湿地,种植净水、引鸟型水生植物,形成鱼鸟栖息的空间;利用植物、亲水平台、栈道来打造多样的景观节点,通过石桥串联各景观节点,互通两岸空间,给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场所。细陂河的下游,按照综合整治、减少拆迁、与周围建筑风貌相协调的原则,彻底打通河涌通道,建设以慢行通勤为主要功能的“三道合一”慢行系统。

4.实践总结

深刻认识和把握环境资源受到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打破以往的将碧道与城市两者隔离开来,毫无联系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方法,而是将城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将河流的上游与下游,河流两岸之间相结合,将市区与农村相结合,将城市的海绵城市改建部分与城市中的自然植被湖泊排水系统相结合,从而打破城市的人工建设部分和城市的自然部分之间的隔阂,使得城市能够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黄埔碧道”的目标不再遥远。

一是设计与空间的融合,从组织“小海绵”组团,形成“大海绵”效果,在场地限制较多的区域,通过细部结构、排水结构的微改造,如增加蝶形边沟,可以达到限流、控流的效果。

二是将自然植被与人工建设的排水系统结合,把握好海绵城市的要点:水的资源储备,水的生态环境,水的安全使用,水的人文景观,水的文化传承,水的经济价值以及水的科学管理等等。将这些要点相互统筹规划,为建设都市型,城镇型、乡村型三位一体的海绵城市提出新的要求与规划,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建设水循环城市,为碧道与城市的建设提供新的结合方式,为今后的海绵城市的建设做好生态设施的基础。

三是应用设备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综合智慧化技术,实现引智借力,打造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平台,对排水系统进行监控管理和再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管理,通过再生水景观用水以及旱季补水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碧道黄埔区铺筑
广东万里碧道中期建设成效总结与思考
绿色生态视角下碧道景观建设与实践分析
广东万里碧道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搜城
黄埔区
公路沥青路面铺筑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索
铺筑安吉绿色节能之路
黄埔区青少年“展翅计划”夏令营圆满落幕
桑郎水库大坝RCC斜层铺筑HDPE冷却水管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