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体亦育德
2020-11-30郑国旭
郑国旭
【摘要】小学体育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当中只对小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培养,但随着国家发展,小学体育课程也成为了培养小学生德育思想的重要战地,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要将小学生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的各个方面,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教学状况进行了探索,期望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形成良好品质。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体育;教学
引言
小学生德育教育情況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方方面面,这对小学生日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德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德育渗透教学的设计,确保德育教育能在教学当中进行实践。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来加强小学生身心素养培养,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一、通过教学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后,还应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氛围状况,小学生体育训练情况和教学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践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小学生教学氛围发展,进而确保小学生能够良好的接受德育渗透教育。
比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次数,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到体育项目的操作。有些小学生因为性格原因在体育训练时不清楚也不敢问老师,这就很容易造成小学生项目操作出错,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后期训练。教师面对这种状况时,应该耐心对小学生讲解,鼓励小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小组,这样小学生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学生在训练时出错。教师这样安排也能让小学生训练时放松心情,也能给予一部分小学生香蕉是提问的勇气,进而加强小学生适应能力。
二、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设计体育活动内容时,还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如果教师在这部分内容中安排德育内容,能够让小学生顺利接受。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进行知道,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比如,教师在教导小学生《400米耐力跑与发展体》这一课程时,因为400米对小学生来讲距离并不短,这就很容易在在跑的过程中让小学生产生想要放弃的心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让小学生坚持住,这样在跑完之后能够培养出小学生不放弃的精神。此外,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要从团结协作方面去进行安排,因为小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会涉及到团体协作,所以,教师需要从团体写作方面引导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为以后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导小学生学习《接力棒和传递棒的方法》这一课程中来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先从理论进行指导,当小学生清楚所有理论知识后,教师再从实践方面来安排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这样能在活动当中锻炼小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有助于小学生日后在团体活动中善于与队友沟通,齐心完成任务。
三、通过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需要从多种教学方式中来进行教导,因此,这需要教师在课上变换多个教学方法来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会有利于小学生对德育思想的吸收,为小学生日后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比如,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小足球》这一内容时,因为足球学习会涉及到很多技巧,小学生再学会之后是需要经过大量时间去进行练习的,但是练习的过程是枯燥的,所以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去进行引导,这样可以让小学生练习时充满乐趣,同时也能激发小学生训练积极性。小学生学习时,教师要从简单的开始教导,这样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将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自信心,而小学生训练时,教师根据小学生训练情况来增加具体的训练难度,这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拼搏的体育精神,从而加强小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四、通过竞赛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除了平时的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应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增加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样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比赛精神,进而培养小学生德育思想。
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参与竞赛活动时,教师要对比赛项目进行筛选,从竞赛当中培养小学生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在比赛中安排跑步项目,这能让小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到拼搏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在竞赛中安排一些需要合作的体育活动,比如球类,这样才能保证在竞赛中培养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责任感。
五、通过教学器材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没会使用到多种多样的教学器材,长期使用下来会造成器材的折损,但小学生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做到爱护公物、小心使用,那就可以正常教学器材的寿命,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器材来培养小学生德育精神。
比如,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乒乓球》这一教学内容时,因为小学生年级比较小,所以小学生在打球的过程不太容易借助对方的球,这就让乒乓球经常会弹出球桌,有的小学生因为性格使然,在一直接不到球之后会出现愤怒的情绪,这时候如果小学生在捡球的过程中故意踩到乒乓球,会直接导致乒乓球不能使用。教师在教导小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小学生情绪,让小学生爱护教学器材,对可能出现破坏教学器材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爱护学校体育器材,这也有利于养成小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六、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小学生日后的发展,而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从多方面去进行德育渗透,并且,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和所学项目完美结合起来,这样小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学到德育思想。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时也要从小学生角度去进行考虑,这样教师才会了解到小学生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教导小学生会更适于培养小学生德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许静.融德于动 身心共育——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25.
[2]冉光兵. 关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