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30赵伟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赵伟红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需要必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学生低年级阶段,教师就需要着重加以培养,才会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并让其理解、读写等能力同步得以提高。但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要想让其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应用有效的策略,促使小学生主动深入到课文内容学习中后,在加以引导,才会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

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持续提高,教师需要让小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热情,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指导阅读手段,促使小学生主动思考和想象,才会达到更加理想的授课目的。而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会让小学生更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更好促使其去主动阅读。

一、带动学生热情,促使积极阅读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热情,才会逐渐将学生拉到课文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其中的内容。但教师经常应用同一种阅读指导方法,就会使小学生的新鲜感大打折扣,十分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就需要用心设计更多的指导策略,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好奇、兴趣,才会带动学生的主动阅读的意愿。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好胜心,去刺激其主动意识,让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想要阅读的想法,才会更好达到教学目的。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课文涉及的背景离当代比较久远,学生由于对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也较难体会到一口井水的重要性。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领悟到“感恩”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可以积极、热情去阅读,教师可以变换以往的授课方式,先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加以讲授,让学生不再有阅读障碍。接下来,教师再引入朗读比赛:“同学们,我们来举办一个朗读课文比赛,哪一名同学朗读得最准确,就可以获得奖励和表扬,你们喜欢吗?”。就会让有效带动学生的热情。接下来,教师再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然后,再让其分别到讲台前来朗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熟练语句的流畅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阅读能力,还会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加深度去揣摩课文语句,并有力促进其理解。此后,教师再依托原文,对每个段落加以详细讲授,学生就会十分扎实的记忆和理解。

二、注重课文内容渗透,增强理解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要想培养基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中,所描述事物、人物等充分理解,才会让其对其中的内涵深有体会。与此同时,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要增强课文基础内容的讲授,让学生多去阅读课文,并以课文脉络为主线去设计不同的引导性问题,才会帮助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以及阅读效果。另外,要想更好渗透课文内容,直观、生动的视频画面是重要的因素,教师要积极加以利用,才会推动学生阅读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中,不仅讲述了植树的过程,还渗透了伟人对祖国、战士、学生的关爱。只是让学生单独去阅读课文,不加以引导,学生领会不到其中的深意。为此,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植树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后,再让学生去大声朗读课文。接下来,教师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令人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原因是什么?那一天的天气怎样?发生了什么事?”并且,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去课文中探讨和寻找答案。学生在探讨问题时,就会更多去阅读课文,并积极去分析和分辨:“是否是问题的答案?”如此,不仅会促使学生快速整理出课文的写作顺序、内容等,还会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当带领学生阅读后,教师再让其积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促使其用心去思考其中的涵义。同时,還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并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阅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中力、思考能力等,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去设置不同的问题,才会有力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

三、开展表演活动,诱发小学生想象

简单的阅读文字,无法让学生充分领会课文中的情节、情感等内容。同时,也无法激起其持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语句所表达的情景,让所读到的内容,同时在脑海中成像。这样才会吸引学生去不断阅读,进而逐渐提高阅读能力。但小学低年级学生耐心较少,往往不能完整阅读或是在阅读后,对课文内容详细了解。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课文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脱离课本,积极想象课文中的情节,然后再去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课文内容,还会让他们对其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有更多的体会。

如,“揠苗助长”这篇短文,虽然内容简单,但却有许多可以想象的空间。学生在阅读时,需要积极想象其中的情景,才会让其懂得其中的道理。为了更好促进其阅读效果,教师就可以先对课文中的生字加以讲解,接下来,再让学生去通读课文。并且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学生分别举手来回答。此后,教师再鼓励表演:“同学们,这个故事有趣吗?”当其回答后,教师再提议:“但是课文中所提到的去拔禾苗,禾苗是怎样一个变化过程呢?有没有同学想要扮演禾苗、农夫和农夫儿子的角色呢?”学生听后,就会十分好奇,并积极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在此同时,可以让表演的同学,以课文内容为准,相互之间加以提示去表演。并且,让学生想象禾苗、农夫、儿子的表情、神态、心情等应该如何来表演,才符合课文原意。而其他学生,就可以在台下积极辩证表演得是否准确。这样一来,不仅会快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涵、道理等的理解,还会让他们喜欢去分析课文,并且有效促进其想象力、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总结:

多样化的阅读指导手段,会让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令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新鲜感,让学生被充分吸引到课文的阅读中,才会有力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且,也会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背后的涵义有更深层的解读。

参考文献:

[1]林宁.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J].才智,2020(17):187.

[2]陆祖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04):93-94.

猜你喜欢

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