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理念创新初中数学教学
2020-11-30任维能
任维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提出了生活化的理念,具体是指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或者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生活化的元素工具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掌握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灵活应用,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生活化理念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初中数学;创新策略
引言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当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也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的轻松活跃,进而降低了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便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数学的内容当中渗透生活化理念
对于初中的数学学习而言,数学当中很多内容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通过这些数学内容可以使得学生进行观察并自主的学习以此来获取数学知识,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教材的安排更为合理,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活跃性。在以前的数学教材当中会有严密的数学体系,并且很多课本当中的例题都是经过严格处理的,学生并没有思考这些数学题的整体价值,只是掌握解题公式即可。正因为很多教材的局限性,导致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深入的发掘教材当中的内容,并且不断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创新的过程当中使得数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着进行密切的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比如在学习“一次方程”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将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进行密切的联系,进而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在学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当中的各种轴对称图形,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几个生活当中的商标,并且商标还要符合軸对称图形的条件,这样的课堂教学任务,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更高,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印象,并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调查每个学生家庭的耕地面积和总产量以及亩产量等等。让学生通过函数知识来制作成一份调查报告。在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班级当中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总体成绩做出相应的统计分析。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总结出勾股定理,进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能力,通过数学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生活化的理念之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的结合生活当中的元素并将这些生活元素作为载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当中应该有效的体现出数学的知识点,并且使得学生在相应的情景当中去自主的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到“等腰三角形”的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小林家和学校的直线距离是800m,而小林家和超市的距离也是800m,但是超市和学校直线距离是400m,请根据题意来画出小林家,超市以及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使得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概念,同时在教室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画出一个边长为8cm儿,底边为4cm的等腰三角形,进而使得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的学习更加有兴趣,并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而在情境中,教师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等腰三角形的各种特征,让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的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三、创设相应的生活案例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案例,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当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案例,使得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2]。比如:“在当地的一家化工厂制造的化工产品需要对外销售,而当地的物价局对于是产品的价格做出了相应的指导,产品的价格不能低于30元每公斤,但是也不能超过70元每公斤,结合物价局的要求,如果每天平均的销售量是60公斤,每公斤的每降价一元,销售量就会多两公斤,如果销售60kg成本为3500元,因此如果每天要想获得净利润1500元,应该制定的销售单价为多少?在遇到这一类题时,学生会积极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到解题思路,通过生活案例的教学,使得教师可以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让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积极了密切的关联,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的要求。可以使得学生学习更加积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几种构建策略[J].中学数学,2021(16):92-93.
[2]王晓梅.基于生活化理念创新初中数学教学[J].科教导刊,2021(0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