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献血过程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0-11-30王鹏程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对策

王鹏程

[摘要] 目的 探究团体献血过程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为团体献血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中心血站参与献血的20个团体献血者为例,总人数526人,发生献血反应者共26例,观察献血者献血反应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出现献血反应者应采取的对策。对团体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者一般情况以及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发生献血反应的26例患者中,12例由于精神紧张或恐惧心理导致献血反应;5例由于空腹而发生献血反应;4例由于献血环境嘈杂或者睡眠较少、过度疲劳而引发献血反应;3例血流缓慢引发献血反应;2例发生了迟发型献血反应。结论 在团体献血中出现献血反应多由于受到献血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献血反应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便预防发生献血反应并更好的为团体献血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 团体献血;献血反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a)-0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blood donation-related vasovagal response (DRVR) in the process of group blood donation and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group blood donation. Methods Select 20 group blood donors who participated in blood donation at the central blood station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as an example. The total number was 526, and a total of 26 cases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ccurred.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f blood donors. The reasons for th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group blood donors who hav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and the reasons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26 patients who ha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12 ha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due to nervousness or fear; 5 ha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due to fasting; 4 ha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due to noisy blood donation environment or lack of sleep or excessive fatigue ; 3 patients with slow blood flow triggered a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2 patients had a delaye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Conclusion Th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in group blood donation is most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lood donation environment and own conditions.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s to prevent blood donation reactions and better provide services for group blood donation work.

[Key words] Group blood donati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上,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措施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改变,有些危重疾病患者在临床上需要机给予患者临床输血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因此,我国的血液供应站对血液的来源,已经不能仅仅是无偿献血者可以满足的,据有关无偿献血报告统计,我国目前的无偿献血人数已经开始出现持续下滑的趋势,这大大不能够满足现在的临床用血需求,因此,团体献血现已经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需要大量的献血者踊跃投入到无偿献血中,但是,部分的献血者可能会在献血过程中,常发生有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情况。献血反应指的是由于献血者自身心理与生理因素、身体疲劳或者空腹献血、献血环境、采血護士、巡视医生的态度、操作技术等因素而引发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发生障碍[1-2]。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且复杂,需要献血工作人员改善献血环境,用温和的语言以及亲切的态度对献血者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该文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20个参与献血团体进行为例,以发生献血反应的26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探讨有效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中心血站参与献血的20个团体献血者为例,总人数526人,发生献血反应者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均在18~54岁之间,平均(35.13±0.67)岁,体重在55.52~79.88 kg之间,平均体重(62.68±6.21)kg。首次参与献血者12例,2次或2次以上参与献血者14例,献血200 mL者16例、献血400 mL者10例。根据分析,26例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18例发生轻度献血反应,5例发生中度献血反应,3例发生重度献血反应。12例由于精神紧张导致献血反应;5例由于空腹发生献血反应;4例由于献血环境、过度疲劳引发献血反应;3例血流缓慢引发献血反应;2例发生了迟发型献血反应。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是自愿加入此次研究。

1.2  采血方法

献血者就坐后,对其进行采血,应用标准的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采血袋,采血量在200~400 mL之间。观察献血者采血后的临床表现,密切监测献血者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判断其是否发生献血反应[3-4]。如献血者发生了献血反应,分析并记录引发献血反应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提出相应的对策。

1.3  观察指标

对团体献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者一般情况以及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标准可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成轻度献血反应、中度献血反应以及重度献血反应。其中,献血者发生轻度献血反应,常表现为呼吸、心跳频率加快,头晕、恶心、呕吐、精神紧张、面色苍白、连续打呵欠等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但是献血者的意识尚清醒。献血者中度献血反应时意识会有短暂丧失现象,典型症状为浅表呼吸、脉搏减慢、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渐进的中度献血反应会导致献血者脑部缺氧、惊厥并伴有晕厥,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丧失意志。

1.4  统计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团体献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者一般情况比较

在所有团体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者26例,男16例(61.54%),女10例(38.46%)。首次参与献血者12例(46.15%),2次或2次以上参与献血者14例(53.85%),献血200 mL者16例(61.5%)、献血400 mL者10例(38.5%)。

2.2  对团体献血中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所有团体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的26例患者,有12例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是由于在献血时精神过于紧张,尤其是第一次参与献血者,缺乏对献血知识的认识,受到献血环境以及自身认知的影响,还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有5例献血者由于献血时是空腹情况而导致发生献血反应。有4例献血者由于献血环境嘈杂或者睡眠较少、过度疲劳而发生了献血反应。有3例献血者由于血流缓慢使得采集时间过久而引发了献血反应。此外,还有2例献血者发生了迟发型献血反应,详见表1。

3  讨论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指的是由于紧张、疲劳、药物或者疼痛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造成内脏、肌肉小血管扩张、心动过缓、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进而引发心脏加快收缩的反射动作。很多人会因为迷走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被过度激发而引起心跳忽然减慢以及周边血管突然扩张,进而导致脑部缺氧、血压降低且伴有短暂性意识丧失,多数通过休息后可自行恢复。大多会发生在年轻人群,尤其是女性、部分初次献血者、血容量小于3 300 mL者以及由于焦虑、恐惧、有晕厥史的人群。献血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还有可能与采血时的环境及采血人员的采血技术及工作具体情况有关,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使被采血者身体上出现一些损伤,从而导致献血者出现血容量突然减少,还可能会引起献血者本身植物神经功能出现障碍等综合征情况的发生。献血者本身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也是可能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有极少一部分人会在献血前后产生一系列或多或少的献血反应。献血是在保障献血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团体献血的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相对较多,尤其是初次参与献血的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相对要高。对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献血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3.1  团体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

(1)环境因素:团体献血人数一般比较多,再加上由于部分献血站场地较小,环境条件比较有限、人员拥挤,等候的时间长,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献血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一些人在献血前就会感到疲劳、体力不足等不舒适的感觉,造成迷走神经兴奋而引发献血反应[5-6]。

(2)心理因素:很多獻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时会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有的工作人员耐心不足还会对献血者的行为不认可,也增加了献血者的心理负担。

(3)空腹因素:由于献血的时间一般都会选取在上午的时间进行,因此,大多数的献血者会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吃早饭,很容易出现一些低血糖、低血压等一系列症状,这也就使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出现障碍,这也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临床表现,引发出一系列献血反应。除此之外,有些人对献血中的注意事项不是很了解,很多献血人员才会在献血前不吃早饭,从而引起患者出现饥饿与疲劳,这一系列情况都是引发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

(4)采血时间过长:由于采血工作人员需要对大量的献血者进行采血,因此,工作时间上超过平时的工作任务量,造成超负荷工作,因此,有些服务细节不是很到位,对献血者的反应不能够做到仔细观察,这也就导致了献血者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另一方面,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时,医护人员的服务不够热情,表情比较淡漠,再加上医护人员的采血技术能力不高,导致献血者的采血时间过于漫长,在才学过程中,献血者由于时间过长,心理逐渐出现过多压力,使献血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一系列情况,引发献血反应。如初次献血者,献血者紧张,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由此导致的采血时间延长

(5)晕血、晕针史:有些献血者本身有晕血或者晕针史,团体献血中,一个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很容易引起连锁效应,使得本来就紧张的献血者也出现了身体不适

(6)局部献血反应:献血反应除了全身反应外,局部献血反应也应给予重视。例如:①穿刺部位发生血肿,这是由于血液从穿刺部位流出并且在皮下组织中淤积而造成的,典型症状为血肿部位皮肤变色、有瘀斑。②手臂疼痛,有些献血者在献血时或者献血后会出现局部放射性疼痛。③局部发生炎症,有些献血者献血时,采血部位的皮肤对采血医用耗材产生过敏反应,皮肤会出现肿胀、瘙痒以及发生皮疹等。

3.2  降低团体献血中献血反应发生的对策

①优化献血的环境:献血站的环境应宽敞、明亮,室内有流通的空气,调节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并且在献血站建立独立的处置区域,准备一些点心与热水,为献血站打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7-8]。

②健康宣教:在献血前,为献血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与献血相关的知识、鲜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度,尤其是初次献血者,通过普及知识让其做好充分的生理以及心理准备。

③征询工作:加强献血站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叮嘱献血者充分休息,献血前应适量进食,对血流速度缓慢者可以喝一些温水或含盐液体,增加血容量,补充电解质,还对调节心血管交感/副交感神经起到促进作用,避免由于血流过缓发生献血反应。

④其他:调配足够的工作人员,尽量缩短献血者的等候时间,对有晕针或者晕血者可给予心理疏导并多与其交流,通过聊天分散其注意力[9-10]。

此外,对已发生头晕、呕吐等献血反应者应让其平躺,监测生命体征,有些人几分钟后可自行恢复。若有突然晕倒者,医务人员应抬高其下肢,按压人中待其意识恢复后平躺休息。对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做好随访工作[11-12]。同时,加强团体献血服务,预防团体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提高采血护士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选择恰当的穿刺部位,避免发生血液溢出血管而引发皮肤血肿、瘀斑,甚至损伤献血者血管内膜引发外伤性静脉炎。

综上所述,在团体献血中出现献血反应多由于受到献血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献血反应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便预防发生献血反应并更好的为团体献血工作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季建兵.团体献血脂肪血产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5):494-496.

[2]  陈承益.流失团体献血者的跟踪及原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47-148.

[3]  房玉娟.团体献血模式在血液招募中的优势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297-298.

[4]  万蕾,李瑞玲.团体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7):18-19.

[5]  杨增凤,周健,王霞,等.东台地区农村无偿献血团体采血存在问题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5):178-180.

[6]  罗火桔,王凌峰,罗舒婷.部队团体献血ABO血型初筛检测错误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5):521-522.

[7]  张霞,李波,张志杰,等.青岛地区团体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6,31(6):691-693.

[8]  劉苗苗,钱晔,曹春霞,等.团体献血者献血反应应对策略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6):638-640.

[9]  粱玉初.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976-2977.

[10]  陈磊.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1):95-97.

[11]  黄树容.探讨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29-230.

[12]  邓晓兰.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20-122.

(收稿日期:2020-05-08)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