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传媒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020-11-30王丹

传媒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

王丹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已从量的扩张阶段发展到“提质增效”阶段。本文以传媒类专业为样板,探究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构建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中外合作项目顺利开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对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要求、师资引进中的“四个三分之一”的定量要求,进行了可行性测量分析。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传媒类专业 质量保障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尤其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到“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选取典型专业切入,以点到面,对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丰富了高职高专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已经从量的扩张转化到项目内涵建设阶段,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不仅是中方办学者提高项目质量的需要,更是党的十九大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的推进器,也符合双方政府对项目质量的监管要求。

1.政策导向背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了明确指示,“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教育部近几年来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比如,《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重要文件,要求高校将办学质量认证和退出机制引入到中外合作项目中。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中外合作办学指明了新征程和新任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既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也需要易操作、能监控、透明化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更需要加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

2.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需求背景。截至2020年3月,我国依法批准设立和开办的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40个、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共有879个,合作方主要来自26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的项目居多。其中,传媒类合作办学机构有5个,占全国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12.5%;传媒类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有58个,占全国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的6.5%,合作方来自11个国家,其中韩国、美国、日本、英国占多数。

可以说,高职高专传媒类中外合作办学已初具规模,传媒类中外合作项目使中方了解了国外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职高专院校传媒类专业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实施国际化办学,并与传媒行业、企业的需求紧密对接,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2018年9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提倡探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模式,深化国际传播相关新闻单位与高校合作,创新国际新闻传播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新机制。所以传媒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顺应了传媒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顺应了传媒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

3.理论研究意义。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经过近20余年的快速发展,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办学模式不断走向多元化,但急速扩张中也产生了良莠不齐的乱象,比如,高职高专合作办学生源质量的差异、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外籍教师资质验证难、外方课程教学质量监控难,“四个三分之一”的引进比例难执行、中外双方监管乏力等,这些问题在传媒类合作办学项目中也很明显,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和改进。

二、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传媒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已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探索。笔者通过对教学质量状况、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内外部质量保障措施等内容進行设计、设置,针对全国50余个高职高专传媒类相关合作办学项目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9份。调查数据反映出传媒类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急需加强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水平因素、外部有效监管、外籍师资聘用机制和制度、外部保障机制中的行业企业因素、社会公众如何参与质量跟踪、加强办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大纲建设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来源于两个角度的考量:一是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学校外部的质量保障机制及主管教育部门的监管。主管教育部门通常通过委托专门机构即评估机构参与对合作办学的评估和监控,评估机构成员主要构成都是高教界的专家。但这类评估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质量监控主体单一化,教育部门委托的评估机构一般是教育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其评估的业务主要来源于上级行政部门,评估机构并不是标准的独立机构,虽然教育评估机构地位很高,但是评估结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报考学生的影响比较弱;其二,质量标准评定统一化和同质化,并没有考虑学科类别的差异。

三、建设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呈现分析,建立一套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需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考虑,既要健全完善学校内部保障机制,又要考虑外部机制和资源的引入和移植。

(一)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科学化构建

在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估时,完全可以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QAA)的评估机制。QAA教学质量评估已有20余年的经验,它不仅评估英国国内的高等院校,还评估跨国教育项目。比如,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按照QAA 的模式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并接受QAA的定期审核,保证了办学质量。QAA的质量评估标准没有内外区别,国内与国外标准统一,其目的是维护英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品牌。受英国QAA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启发,构建一套健全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1.评估机构的独立性。QAA在英国是社会性的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不属于英国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没有直接的行政权力。英国政府通过QAA评估中介机构来掌握英国高等教育现状,并对其指导和警示,实现间接干预和控制,其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他们理想的英国高等教育。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显示出政府是置身于外部的监管单位,政府主要是通过QAA的评估报告来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监控和教育拨款。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也可以引进或建立一个类似QAA那样的独立非营利组织介入机制,而摒弃目前的质量监控主体行政化和单一化的做法,以保障合作办学教育质量评估的独立性以及评估报告的公平、客观、准确。

2.监管机制的自主性。英国各高校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完全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及学生的需要,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及课程标准,所以QAA的教学质量评估是根据各高等院校和学院自己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特色及内部保障机制来进行的。这种机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正是我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可资借鉴的价值。以高职高专的传媒类专业为例,主要集中在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视觉传达、数字媒体、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等此类技术技能培养型的专业,因此办学要紧密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办学的市场化和自主性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决定高职高专合作办学拥有一套自主性的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性。高职高专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可以通过引进这种自主性强的监管机制,引入专业机构与高职高专合作办学单位一起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帮助合作办学单位制定和运行毕业生在特定学位课程结束时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知识的“学科基准声明”,实现对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标准的设置和对合作办学项目内授课方的教学标准和质量的考察评估,以确保对合作办学的质量监控。

3.评估结果的透明性。QAA的质量评估结果将以质量评估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整个评估过程也是透明的,学生、家长、企业雇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评估的程序和标准,更可以监督评估过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组织的中介评估机构,QAA的质量评估是高效而可信的。QAA除了对高等教育授课方进行考察评估以外,还调查来自学生、教职工和其他参与高等教育人员的疑虑和批评,而无论是考察报告、还是处理问题的全部细节均会在网站上公布,以促进全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全面监督评价,形成教育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引入这样的透明机制不仅可以保证合作办学通过评估监管的手段督促办学单位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还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合作办学评估结果对社会和对考生的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二)学科类别的差异性设计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于2010年开始逐步启动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评估,在当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多和较少,如江苏(208个)、辽宁(3个)等省份首先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试点评估,获得了初步经验,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如何完善评估标准,促进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主动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用同一套标准对高职高专897个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评价、评估,忽视了学科的差异性,也忽略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就传媒类专业来说,传媒专业的培养方式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在高职高专层次的人才培养,技术比理论更具特色、也更为重要,传媒教育主要集中在对传媒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而技术的培养需要连贯性,传媒技术类的课程体系更注重模块化集中时段教学。所以传媒类的中外合作项目应该以“合同制”或者“项目制”的方式对连贯性和模块化有所保障,外方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突击式授课、讲座等理论授课。很多时候“外教”的穩定性还是很难保障的,那么如何利用政策或者优势“留住”外教也许是内部质量保障机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引进比例的最优化实施

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合作办学的引进比例做了明确界定,即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促进了合作办学的质量提升,然而,对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单个的、零散的合作办学项目而言,这个比例实施起来是具有一定困难的。通过对传媒类专业2015-2019五年间培养计划的变化和发展的分析发现,如果满足这一比例,则中方专业课程的70%将被替代,且不说思政等公共平台课要被占用,中方的专业特色课程以及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鼓励了。

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通过引进专业核心课程、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对普通专业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良好的培育和辐射效应。故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关键。

四、结语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包括传媒类在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在不断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在快速进入质量保障的内涵提升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有效、公平、客观、准确地评估,并让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及社会公众了解评估过程,通过质量评估发现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问题、潜在风险和发展前景,指导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主动建设已迫在眉睫。在充分考虑国情、校情因素的前提下,从立法层面、通过借鉴世界一流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先进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和办学质量评估,有利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促进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中外合作办学从最初的寻求外援,向合作共赢稳步前行,再向国际一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强大的教育产业经济靠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等教育。

作者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04-05] http://old.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 html.

[2]江彦桥.对中外合作办学几个关键问题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3]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09-17)[2020-04-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 t20181017_351893.html.

[4]杜志峰,杨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5]方乐,张民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上海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EB/OL].(2006-02-07)[2020-04-05] http://www.crs.jsj.edu.cn/ index.php/default/news/index/1.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