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正当防卫的起因及必要限度条件

2020-11-30

法制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起因限度合法权益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当防卫是对不法侵害他人行为的人,采取相应的抵制措施和维护权利的手段,为更好实现对人生财产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则需要明确正当防卫的起因以及必要限度条件,从而才能更好的结合相关侵害问题,来行使必要的正当防卫权利。

一、正当防卫的内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更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发展,以及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国家或人民的根本利益。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正当防卫方面,给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强调当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权力和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通过正当防卫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在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过程中,发生相关损害问题,则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这属于正当防卫。同时,在正当防卫中,人民和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正当防卫的方式,防止自身财产和权利免受他人的侵害,并有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此期间,正当防卫受到法律的保护与支持,给予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一种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对于正当防卫权利的行使也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行使,只有没超过相应的限度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防卫效果和目的。相反,如果在正当防卫期间,超出相应的必要限度条件,那么不算是正当防卫,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主要构成条件

在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权利的行使,要对相关构成条件进行明确理解。通过相应的构成条件,才能更好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其一,防卫意图,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力的过程中,要保证防卫的意图是有明显目的,行使这种权利的主要条件,必须是出于保护他人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侵害的基础上,才能行使相应的正当防卫权利。同时,在正当防卫权力行使的过程中,要结合特殊因素,从真正意义上的行使正当防卫权利,而不是以错误的观念来进行正当防卫,如此一来,才能在最后刑事责任判定时,对正当防卫权力的形式进行一定的量刑处理。其二,正当防卫权力的行使,必须是基于一定的防卫起因基础上,才能对相关侵害事件进行正当防卫和抵制。并且不同正当防卫的起因也是不同的,所以正当防卫的主要构成条件还包括在正当防卫的起因方面。其三,防卫对象,在正当防卫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的对象是不法侵害的人员,在对相关权力进行行使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对现场的第三个人员造成伤害和侵害,这样才能真正突出正当防卫的作用和价值,还要防止在正当防卫权力行使的过程中,不能以损害公共安全为前提,来实施相应的正当防卫。其四,防卫时间,正当防卫的主要工程条件还包括在时间方面,正当防卫的时间应该是从不法侵害人开始到结束的期间,不能提前也不能事后行使相应的权利,而且从原则上来讲,当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和犯罪行为结束后,如果对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人造成伤害,那么也不算是正当防卫。其五,在正当防卫的主要过程条件中,防卫限度也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之一,为更好明确相关限定问题,则需要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限度条件,结合相应的限度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相关正当防卫权利的使用。

三、正当防卫的起因分析

第一,正当防卫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一般指的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相关侵害行为以及侵害公共合法权益的行为。在进行正当防卫的过程中,如果危害不大、程度较轻,没有到达法律所不允许的范围内,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用正当防卫方法来解决,而是通过调整或和解的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在正当防卫中,只有现实存在和具有违法性的侵害行为,才能够通过正当防卫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并且部分侵害行为在法律上也是被允许的,比如紧急避险行为、扣押行为等。第二,正当防卫的起因还体现在,公民或权力主体所受到的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在使用正当防卫权力的过程中,可以对触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和损害问题,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不法侵害是违法行为。而且,从客观层面来讲,只要客观上对相关群众和合法权利造成侵害,那么就可以以正当防卫为前提,与不法的侵害他人行为作斗争。第三,在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必须具有现实性,才可以行使相应的正当防卫权利。例如,所出现的不法侵害行为具有可制止性、紧迫性的特征,并且相关的侵害行为是现实存在的,那么就需要行使相应的正当防卫权利。相反,如果所面对的不法侵害他人行为、侵害权利的行为不是现实存在的,并且对社会和他人没有造成直接的破坏性,那么不需要采用正当防卫的方式,对其进行及时制止。而且不现实的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也是不严重的。除此之外,在正当防卫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通过正当防卫手段来进行的,所行使的正当防卫权利,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才能更好提升正当防卫的有效性。

四、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条件

在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权利的行使,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条件,并且这种限度条件,也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过程中,不能超过相应的必要限度条件,并且所行使的正当防卫权利,还不能对不法侵害行为人造成重大损害,只有明确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条件,才能更好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其中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条件,主要包括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人民群众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来实施相应的防卫行为。并且在防卫的过程中,要明确防卫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理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将其具有目的和有效性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不是超出一定的法律界限,来实施相应的防卫权利。同时,虽然法律中允许防卫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与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人作斗争以及对其进行相应的防卫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法律鼓励防卫人在防卫的过程中,对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人造成损害,而是具有合理性的手段来制止相应的侵害行为。其次,事后防卫、假想防卫都不属于正当防卫,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力的过程中,要明确正当防卫中的相关条件,才能更好行使特殊权利。与此同时,在防卫的时间上,防卫人要懂得适时,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和条件限制,才能更好的防止滥用正当防卫权利问题的发生。再次,在应用正当防卫权力的过程中,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条件,还体现在无限防卫权的行使方面。比如,刑法中明确规定,相关正当防卫人员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和抢劫的暴力犯罪人员进行正当防卫时,如果造成不法侵害他人的行为人伤亡,则不属于防卫过当,不用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此期间,强调只要相关犯罪行为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就可以实施相应的正当防卫权利。但是正当防卫权力的行使有一定限度,虽然正当防卫是对公民自卫权和见义勇为行为进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正当防卫权力的行使,是基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而进行的。换言之,在对暴力犯罪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以及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去与暴力犯罪行为作斗争,进而才能更好地达到正当防卫以及保护人生财产安全。

五、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了解正当防卫的起因与必要限度至关重要,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了解,才能更好行使自身正当防卫的权利,与违法行为和相关侵害行为作斗争。

总之,正当防卫作为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在行使的过程中,要明确其中的“必要限度条件,明确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发展,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

猜你喜欢

起因限度合法权益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为游客的合法权益支起保护网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