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与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

2020-11-30

法制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学科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一、优势学科与公安学学科

(一)优势学科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年开始进行优势学科建设,截止目前进行了一至三期建设,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系统化、体系式推进,27 所高校的141 个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前1%,10 所高校的14 个学科进入前1‰。[1]优势学科建设在前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一批学科形成了更多先进技术储备,产出了一批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战略问题、技术瓶颈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性成果,更好地支撑和引领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公安学学科建设

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保障人权的警务活动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规律与对策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经过四十年建设和发展,公安学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公安学学科在培养警务人才和服务公安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 年3 月8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学位〔2011〕11 号)的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0306)和公安技术学(0838)两个一级学科,为公安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崭新平台,为高层次警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建设,公安学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公安特色鲜明,在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社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及培养要求

(一)高层次、复合型新型警务人才

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能力素质层次高、知识范围多元复合的新型警务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警务人才的高层次和复合型更多地表现为其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实现。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根本要求,公安高等院校也根据公安机关的任务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高层次、复合型的拔尖创新警务人才的培养工作,特别是注重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述了创新之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创新也是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二)高层次警务人才的培养的公安特色

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保障人权的警务活动及公安队伍建设的规律与对策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以研究方向为划分标准,公安学下辖侦查学、治安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等二级学科,均与各自领域的实战工作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领域的新现象不断涌现、新问题叠生,这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公安学科的提升与成熟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兼具强烈的实践应用色彩与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公安学突出的学科特色。坚持该特色不仅是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也是公安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三)高层次警务人才培养中的公安学学科支撑

公安学学科建设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为高层次警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依存。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是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的综合水平,包括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科研水平。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是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要具有文理渗透、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公安学学科的发展实质上带动的是一个学科群的发展,形成由“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构成的以公安学学科为重点,以多元、交叉、融合学科体系为支撑,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公安业务和人文教育融汇,打造具有立体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

三、公安学对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育滋养

(一)较高的学科水平提升了警务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培养是公安高等院校的核心人物,学科建设水平的有力提升,也为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良性成长提供了优质资源和重的基础。

公安学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文理渗透为路径,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支撑,以服务人才培养和警务实战为导向,科学凝练学科方向,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和警务实战研究,形成高层次研究成果,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打造学科高地。

以公安学理论研究与公安实战结合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牵引,推进专业建设。顺应警务大数据发展要求,以专业化培养方案完善、动态化课程体系重塑、现场化教学方法提升、职业化实战师资培养、高效化研究成果转化为路径,以加强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加快与公安机关一体运作机制、成果评价机制、组织推进机制建设为支撑,构建系统完整的大数据条件下实战化教学训练体系。以实战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建强已有的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打造更多特色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特色鲜明,建设成效明显。凝练形成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等主要学科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一批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实战性研究成果,形成了自身特色。学科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公安部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省高校重点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省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省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省精品教材等重要成果,为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优秀师资团队建设与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

公安院校教师作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的主体力量,需要具有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为师资团队的培养和锻造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丰富资源,为师资团队具有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开阔的知识视野,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打造科学合理的公安学学术梯队。特别是对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和良好发展潜力的教师,实施名师专家培养工程,将更多学术资源、专项经费、国际交流等向名师专家培养对象倾斜,助力他们成为公安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这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骨干成员,由于自身在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前沿性和高端性,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之际,既传授了包括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传授了包括公安学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既能够培养警务人才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又能够启发警务人才的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在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优秀师资的培养和教育下,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得到了充分的成长和锻造。

(三)科研创新成果与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

积极推进科学研究,为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学术支撑。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每年承担部、省级课题多项,积极承担上级领导机关委托的重要决策咨询项目,完成多个重大、重点项目,切实研究解决公安工作、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还多方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对接和合作,对公安一线和警务前沿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推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为公安基层一线的战斗力,大力推进相关科研技术成果的警民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建设,很多警务研究成果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市公安机关一线的肯定,并在公安机关大力推广应用,这些应用和推广彰显了依托公安学所进行的公安研究理论和成果在公安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科研实力。

(四)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

公安工作迫切要求高素质的警察队伍,而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警务人才,以服务我国当前的公安工作。以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为主要依托,推进公安学的专业建设,提高公安业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忠诚意识、创新意识、法律素养和专业基础扎实的,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执法能力的高素质现代警务人才。

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身处公安一线,依托自身的公安业务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很好地把握公安实战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提高公安基层一线的实战工作水平。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能够把握公安实战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长期的研究训练和学术浸润使得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在警务工作中,能够凭借其敏锐的学术嗅觉和较深的学术素养,认清当前公安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力求探寻解决之道。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能够提高公安基层一线的实战工作水平。高层次、复合型警务人才,长期在公安基层一线工作,他们身处一线,接触了大量的鲜活的一线素材和实践案例,加之他们所具有的较为丰富的学养素质,能够对这些实践案例,进行理论抽象加工,从而形成一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理论升华,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导新的实践,提高公安基层一线的实战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超学科”来啦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