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及经验
——基于对广州地区的调查

2020-11-30颜伟红孔志学

现代交际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大众化普及对象

颜伟红 孔志学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题。接着,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样本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可以更好地引导各地区的大众自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为全面了解广东省广州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得的成效,课题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选择了1500个对象展开了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52份。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4.6%,女性占45.4%,分别来自在校大学生、各行各业的办事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等。其中,18—30岁群体占49.6%,31—60岁群体占48.6%,60岁以上群体占1.8%;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占3.9%,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占71.7%,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占14.9%,初中及以下学历8.4%;中共党员占10.3%,民主党派占1.7%,共青团员占42.3%,群众占45.7%。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效

(一)民众普遍受到了科学思想的教育

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成败。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基础,方向就会迷失,理论学习是我们增强行动自觉的重要保证。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价值,必须引导民众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以来,广州广大民众接受了科学思想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查中,有80.8%的调查对象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71.6%的调查对象表示平时会关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报道、文章、著作、会议等,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二)民众高度认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群众形成思想共识,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调查中,有95.6%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必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3.4%的调查对象认为广州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成就;95.5%的调查对象对国家惠民政策表示满意;97.2%的调查对象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改善社会风气发挥作用。可见,通过宣传普及活动,广大民众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和引导,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方针政策都比较了解和认可,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一步提升

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任,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等,是理论建设、与时俱进、满足实践需求、满足群众需要等多方面综合效果的集合与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大众化与“化大众”是理论创造与理论运用的统一,充分凸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价值就是要获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挖掘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付诸实际行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调查中,有96.8%的调查对象表示认同马克思主义,有99.3%的调查对象表示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改革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极大作用,有55.5%的参与者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信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14.8%的调查对象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由过去的不信任转变为现在的信任。由此可见,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任也有明显提升。

(四)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目的。调查中,98%的调查对象对我国21世纪的第2个百年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充满信心;90.3%的调查对象认同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是为未来我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做铺垫;92.7%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通过宣传普及活动,大部分民众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正确看待我国的发展道路和现阶段的任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显著增强[2]。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做法

自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3]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来,广东省委、广州市委,联合各级党委、党校、社科联、高校等结合中央宣传会议精神,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使广州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宝贵的经验。

(一)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示范和担当作用

党员干部是党在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他们是执政党在基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和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党在基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广州地区一直非常重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旗帜引领的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近年来,广州各级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通过开展上述系列活动,建立起学习型政党,提升了党员、干部素质,净化了党员队伍,有效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联系,全面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急民所需、为民服务和解民所求的能力,赢得了广大民众对党的高度认可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

(二)重视推进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多类主体全面推动理论创新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创新,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工作。

1.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

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定期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省、市社科联分别设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积极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基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及基地”,全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在理论研究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资助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

为推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力度,自2016年始,每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广东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库出版资助”工作,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4]。

(三)创新宣传普及手段,多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

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手段,多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地区一直非常重视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手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局面。一是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普及手段。在高校,以青年大学生为宣传普及对象,以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普及的主要方式;在公共图书馆、社区、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等,以党员、群众、学生为宣传普及对象,以讲座、图片展、互动、影视等作为宣传普及的主要方式;在党校,以领导干部为宣传普及对象,以培训学习作为宣传普及的主要方法;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干部、党员、职工为宣传普及对象,以讲座作为宣传普及的主要方法。二是创建基层宣传普及新平台。面向广州2.5万多个党支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企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凝聚群众、贯彻党的决定、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特点,面向不同群体的需求,综合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络、App、杂志等多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唱响主旋律。四是利用社区宣传栏、公交车及站牌、道路两旁等空间,采用标语、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形式,全方位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障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其具备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立场、良好的品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普及队伍,广州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培养工程。

1.实施领导干部培训教育

通过有序地组织和实施各系统领导干部培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科学理论与政策、注重方式与方法的领导干部,从源头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性发展。

2.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培训教育

通过定期、大规模举办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大大提升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和宣传普及专业化人才。

3.着力培育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知名主播、知名记者、知名导演和知名栏目为依托,成立和实施了“名家工作室”“青苗计划”和“墩苗计划”,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传播正能量的新闻舆论人才。

4.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群体能力水平

面向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青年,实施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开展原著学习、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群体的科学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课题组主要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认可、认同与信任、运用等角度对广州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进行调研和总结,并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赢得了广大民众对党的高度认可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

猜你喜欢

大众化普及对象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辽宁省冰雪运动大众化发展策略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个性签名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