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现象”解读及其对文化遗产传播的启示
2020-11-30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赵 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杨轲云(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
引言
李子柒,四川绵阳人,因为网上直播自己的乡居生活而一举成名,近年来广为人知,而且在海外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成为了现象级的人物和事件。截至2020年10月中旬,最新数据显示,她的微博粉丝数为2694万,每条视频播放量几乎都是4000万以上,评论达到10万条左右;抖音平台粉丝量4036.5万,累计获赞1.6亿;YouTube上自2017年8月注册账号以来,订阅量已达1290万,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8亿次,每条视频播放量几乎都是1000万以上。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国内外如此庞大的关注量、播放量和获赞量,是很多知名度极高的官私媒体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一位年轻女子为何能有如此之大的能量和魔力,她的乡居生活视频,为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广受不同地域、文化、国别人群的喜爱?从当下来看,李子柒依然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粉丝量还在持续地增长。分析和解读这一现象,结合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内涵、价值发掘和传播需求,乃至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生产、推广,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李子柒现象”解读
(一)背景环境、物质载体固然重要,然而“诗意栖居”才是关键
李子柒视频作品多是围绕着某样农作物,比如小麦、黄豆、土豆、棉花、西红柿等,一个人不停地忙碌着。随着时光的流转,一个个富有代表性的镜头呈现出来,展示着一粒小小的种子如何被埋入土壤,如何破土而出,如何茁壮成长,如何成为天地孕化的精灵,又如何经过花样翻飞的巧手成为碗碟之中的美食。
其间的主线是李子柒本人,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娴熟地忙碌于田间地头,厨房灶台,串联起了所有的场景。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天地之间,花房内外,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忙碌着。一会儿忙于田间地头,一会儿忙于采摘清洗,一会儿忙于锅碗瓢盆之间。举手投足之间是专注、满足、平和以及喜悦,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点亮了她所到之处。
她把自己融入了万物并作的过程,并将那自然的造化经她的才思妙想转化为秀色可餐的美味佳肴。当一天的劳作结束,夜幕降临之时,或月光皎洁,或漫天星斗,或花香弥漫,李子柒和她的婆婆相对而坐,愉悦地共享着来自她从头到尾辛勤种植和劳作收获的美食。
视频故事的背景环境是非常富有美感的乡村场景,见山见水见美好。云雾飘渺,茂林修竹,生机勃勃,营造出世外桃源之感,颇有“柴门闻犬吠”“把酒话桑麻”的古味。这样的故事主题和背景环境对于越来越多久居城市远离乡间的人们而言,具有新鲜感。
此情此景,不禁会让人想到德国诗人赫尔德林那句经典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哲学家海德格尔敏锐地意识到科技发展之下工业文明对人的驱使和异化,人为物役,精神上陷于无根状态,从而“借诗言志”阐释说,“一切劳作和活动,建造和照料,都是文化。而文化始终只是并且永远就是一种栖居的结果。这种栖居就是诗意的。”[1]
李子柒视频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单单在那“一瓢食”“一担饮”、田园、美食,或其他单独的要素,而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所呈现出来的整个身心状态,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欢喜之心。这让身处高度工业化时代、“久在樊笼里”远离大自然、又身陷各种焦虑和“城市病”之中的人们,看到了一种自食其力、丰衣足食、安静欢愉的生活场景。虽然,其间也有着艰辛,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惬意、自在、丰盈,是一种与现代大多数人生活状态不同的富有魅力的别样的“诗意生活”。
(二)她的乡居并非传统的直接再现,而是“别有匠心”的设计和营造
李子柒的乡居及其环境,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生活和农村环境,而是基于传统别具匠心的创意和设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心”的营造。
一方面,传统的场景和要素必不可少,让人似曾相识。院外,莽莽青山,森林田园,充满着自然野趣。院内,瓜果蔬菜,随用随摘,花儿常开,猫狗喜随。那间略显黑暗的厨房,熊熊燃烧的柴火,老式灶台,大铁锅,最具乡间特色。手工酱油、磨豆腐、弹棉花、做棉被、竹制家具、自制胭脂口红纸等……,都是渐行渐远的传统手艺。
另一方面,则是创新的、时尚的元素,让人倍感新意。高高的整齐的竹篱笆竹门,漂亮的花房,操作台上随季更替的插花,造型可爱的厨具器皿,卡通烤炉,以及一些可能并非当地的食材、料理方式以及其他创意元素,当然还有集万般手艺于一身的她本人。
然而,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的创新,在李子柒的视频里,那就是她的日常生活。对视频里的她而言,老式的,新式的,中式的,乃至外来的,她都可以应用自如,打破“劳作”与“美学”、“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界限,毫不违和地有机结合。
这些视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她本人的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现。这样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再现,既体现了自己的独具匠心,也为观者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并引发了人们的共情和共鸣。
(三)她基于辛勤劳作体现美好品质获得美好生活,普适性的价值认知和追求引起了普遍性的共鸣
视频中的李子柒,勤劳雅致,心灵手巧,温婉漂亮,怡然自得,展现了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等具有普适性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展现了美好生活应有的模样,虽辛苦劳作却能收获满满,新鲜多样的食材,乡居美好的环境等;虽马不停蹄却也可以很好地应对,自耕自种,自在欢愉;虽要照顾老人和家禽却也有亲情温情陪伴,在她的生活世界里,似乎看不到独自劳作本该有的苦楚和艰辛,而成了如诗如画的“诗和远方”,其间充满着爱与美。与其说是她的视频吸引了人们,不如说是她及其视频中呈现出来的这些美好品质和美好生活及其细节打动了人心,引起了共鸣,甚至为一些人的日常生活照进了一束光亮。
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美好景致,激发和满足了很多人不同的身心需求。有人因此动念于“乡愁”“乡情”,想起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想念起小时候妈妈的味道,看到可以治愈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留言“看到她的生活后,就像透过窗子,看到早晨初升的太阳,家乡的炊烟,山间的鸟鸣,在田野里抓蛐蛐,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忘掉了现在这万恶的生活,体验了一把不属于自己的平静”。有人看到了“美”和“诗”,说她“每天追着太阳一起生活,抬手俯身间生活的美就出来了。不苛刻不扭捏,可是有趣却懂得生活的人,能把一成不变的日子过成诗”“人家一步步努力,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IP”。也有人为她身上闪烁着的美好品质所吸引,不少人留下“娶妻当如子柒”及其类似的留言。
You Tube上来自国外的留言也多溢美之词。“She is pretty and talented,I love your cooking and art”(她漂亮富有才华,我喜欢你的厨艺和艺术);“Whoever gets to try her food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on the world”(不管谁享用了她的食物那将是世界最幸运的人);“Because of you,I want to travel to China”(因为你,我想去中国旅游)。You Tube上留言的关键点和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对李子柒个人美好品质的评价(lovely、peaceful、Disney princess、Mulan、incredible、disciplined、hardworking、feminine、genius、simplicity)、对生活状态的惊奇(calm、peace、happiness、without stress、paradise in China、Eden、dream life)、对人物关系的描述(Taking care of each other、warm、sweet、love)、对环境的赞美(beautiful、garden、peaceful、interesting)等多个方面[2]。看到这些留言,不能不说,优秀的品质、优美的环境、诗意的生活、温暖和谐的关系、对快乐和平幸福的追求……不管中外,人心皆为相通,共鸣有其必然的原因。
二、“李子柒现象”对于文化遗产传播的启示
时代在飞速地发展,人事在频繁地更替,传统渐行渐远。绝大多数曾经灿烂辉煌或根植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里的传统文化及其物质创造,都已失去了原有的光华甚至逐渐凋敝乃至被健忘,唯有那些富有生机和魅力的部分还存活在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之中,还有的以文化遗产的形式被保存和被记忆,或被收进“博物馆”,或口耳相传,在现代生活之中还能够看到它们动人的身影。犹如李子柒视频中的乡居环境和乡居生活,相对于越来越高度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都市生活而言,青山绿水、自然食材、传统手艺、简朴自在的劳作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过,她的作品,通过对传统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再加工”和“再呈现”,却让人们看到了乡居生活和传统劳作的美好模样。她的视频不但引起了人们对她手中“美食”的欲望,也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状态乃至意义的反思和追寻。那么,对于根植于过去和传统生活的文化遗产资源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展现其间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魅力和活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需求呢;又如何通过适宜的保护利用传承,更好地使之传之久远并融入未来的社会发展呢,亦或能够增进人们心底共同的情感并激发思考和共鸣呢。李子柒及其视频创作、传播,值得文化遗产领域学习和借鉴。
(一)见物见人见生活:文化遗产与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联及文化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生活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历史的遗存也在不断地更替。文化遗产资源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沧桑,与原本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度已经大大减弱。虽然成为“文化遗产”后,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更多的注意并增添和拓展了内涵及价值,但是如果这些文化遗产资源和更广意义上的文化创造只是被置于一定的空间环境里,告诉人们它们的名字、出身、时代、生成和保存环境以及长宽等基本属性,这样的信息叠加和“知识”轰炸,难以引起人们特别持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外在并不华丽并不具有足够“吸引眼球”的文物古迹,往往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标本式”的陈列和解说很难拉近与人们生活和内心的距离。
那么,如何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感知文化遗产资源,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且能从中有所收获和启发?我认为,“见物见人见生活”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通过历史场景的复原,或者新的文化场景的构建,展示、阐释乃至演绎文化遗产资源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联,营造“活态”的文化场景和文化氛围,使得人们能够切身地感知其产生演变中的一些关键性节点或者要素,以及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通过价值的挖掘,构建关于历史、现实、未来的认知,并从中有所感悟。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那些经过祖先之手的创造也非凭空而来,物何以诞生和发展演变,与人的关系何在,何以保存,如何被发现,又为何要保护,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都有探索不尽的内容。充分地挖掘文物背后关联的人、事、环境,阐释与人的生活情感乃至生命高度关联并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以此为线索展示其魅力和价值,讲好其故事,也许就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关注,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保护和传承;反过来,这样的认知和保护、传承过程,又会给人们带来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滋养。如同曹兵武先生所言,“遗产学视野中的物与人均是认识的具有信息源功能的枢纽性载体,而事——无论是其相互作用的现场时空还是历史事件本身,都是建立具有相互关系的整体性认知的一个框架,人们对它们历时态演变的认识,则构建了人类历史和意识中的世界与世界观。遗产与人的关系,既串联过去,也面向未来”[3];从而构建“生态、业态、心态耦合良好的复合体系”[4]。
无论陶器、青铜、玉器、器乐、纺织品等精工细作,乃至城乡聚落址、长城、运河等巨大工程创造,原本就是根植于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正如孙机先生所言“现今尊为‘文物’者,在古代,多数曾经是日常生活用品,以其功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位置。若干重器和宝器,只不过是将这种属性加以强化和神话。从探讨文物固有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出发,她们如同架设在时间隧道一端之大大小小的透镜,从中可以窥测到活的古史。倘使角度合宜,还能看见某些重大事件的细节、独特技艺的妙谛,和不因岁月流逝而消退的美的闪光”。[5]所以,我们在文化遗产研究和展陈解说之时,相关的人物、事件、功能、历史以及“某些重大事件的细节”“独特技艺的妙谛”“和不因岁月流逝而消退的美的闪光”,都值得用心发掘和阐释。越是真实和精妙,越能还原鲜活的历史现场,越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越能展示遗产与人的可能性关联,越能激发其价值和魅力的呈现。
(二)“创造性地继承,创新性地发展”:文化遗产传播需要在继承和创新中激发新的文化活力
如前文所言,李子柒的乡居生活并非完全是传统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的再现,也并非完全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的,实际上是别具匠心的设计、创造和营建,融入了很多新鲜的对现代人有吸引力的元素。她的故事、场景以及内容的设计,也许不过是她要营造和创作的背景环境以及渲染铺陈。这一点对于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播乃至保护利用,也是颇有启发性的,套用当下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创造性的继承,创新性地发展”,李子柒视频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出色。据报道,起初她不过是为了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作品,为此费心费力地精心拍摄作物四季的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不料视频作品却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不但代言的商品受到了热捧,而且视频本身的流量给她带来了远超一般人想象的收益。与此同时,视频在海外的走红,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思考。“李子柒‘东方镜像’之所以带来文化增值,是因其文化呈现形态与受众文化诉求产生了关系,是一种互构的文化认知。而这种文化认知以‘东方田园’为载体进行对话,被作为可资交换的文化资本加以利用,使得海外受众在认可视频风格的同时,也对视频背后的文化与国家元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而引起增值效应。”[6]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一方面要基于资源和环境本身,遵从于原有的历史文化的“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必完全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历史,毕竟生活和环境本身是不断变化和常为新的。解读和传播,也需要挖掘和展现其中不断变化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文化场景的衬托和渲染,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和满足当代人的时尚和追求。唯有如此,才能拉近过去与现在的距离,并结合当下和未来的需要,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使得传统的光辉依然可以照亮当下的生活,让文化的活力和基因更加源远流长。
文化遗产的传播,同样需要李子柒般的用心经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一文化资源文化现象,在不同的解读者眼中可能会是不同的,带给他人的体验和反馈也可能会是有差异的。好的展示阐释保护利用,不仅能够为资源本身增添色彩,也能够给更多的人们带来好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滋养。高品质且创造性地“再加工”和文化的“再创造”,更有利于文化遗产资源物质载体和物理生命的保存和延续,并更好地展现其文化魅力,进而彰显和发挥其综合性的价值,甚至可以增加和提升其“文化附加值”。
(三)挖掘和展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共通性的情感和普适性的价值
生活的车轮毕竟要滚滚向前,过去的东西再美好,如果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果不能更好地融入人们的当代生活或者不能满足精神需求,那就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展现其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尤其物质的载体,终有一天要面临告别。如果我们能够挖掘阐释其中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就会与更多的公众产生共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泛的保护传承力量。李子柒及其视频,能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而且从乡居生活美食再到更为广泛的文化情结,我认为其基底就是唤起了人们共通的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共鸣,包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对美好品质的认同,对优美环境的渴望,包括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梦想抱负,以及所能够抵达的某些理想状态及其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等元素。You Tube评论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正是“peace”“happiness”“dream life”“beautiful”“Interesting”等代表人们共同渴望的美好意愿的词汇。唯有如此,才能够超越时空和国别,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和关爱。如同有人评论,“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7]。
文化遗产资源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每项遗产本身又有着怎样的独特的价值,只有探寻和呈现它们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和背景环境之下,文化、艺术、科技、社会、情感等方面的价值,才能更具吸引力,并长久地记忆与传承,而且在新的文化环境的展陈和利用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正如Freeman Tilden在《解说我们的遗产》(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所提出的,“解说”(Interpretation)不是单纯地介绍“讯息”“知识性材料”或者“说教”,而是要“表彰深藏在其所见所知背后的启示与精神意涵”,在教育及心灵启迪方面“激发”人们,“以丰富并提升人类的智能与心灵”[8]。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调研时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9]实际上这也是给传统的文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文化遗产资源,无所不在;生活中的美,或者说美的生活,也是无处不在,但是需要人们的慧眼去发现,去创造,去保护,去继承,去创新,去畅想……。“李子柒现象”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既不必执拗于“酒好不怕巷子深”,也不必过于用力过猛地“营销”,虚张声势阵容再大的“宣传”“包装”或者说“叫卖”,也只会一时的热闹,增加一时的“流量”。热闹之后,依然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要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要有优质的内容,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关乎共同的价值诉求,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感悟。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匠心独具”,需要“细水长流”,需要“春风化雨”“融物无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每个人以及每种文化遗产,都是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的代表和体现,理论上来讲,都可以像李子柒的乡居生活一样,尽情地展现自身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色,寻找和激发人们的共情和共鸣。只有更多的个体和文化遗产能够彰显出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展现各自的魅力,满足社会多元的需求并有所启示,也才会最终促成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文化的“走出去”也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