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2020-11-30程逸芸
程逸芸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了红色的革命文化,并随时代发展创造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们共同构筑了我国扎实的文化基础。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承载了助力国家与民族发展的伟大使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已成为国家整体实力的隐形表征。因此,将文化自信理念创造性融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提升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培育文化自信的力量[2]。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1.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时间为观察脉络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建立文化自信的精神源头,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起点[3]。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历史悠久的国家。与之相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融合了地域特征和民族元素,具有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曲艺射猎为基本元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柱。
2.红色的革命文化自信
红色革命文化形成于共产党和广大劳动群众抗击敌人的革命斗争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血性,是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自信在无数共产党人的奋斗中形成,这是一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鼓舞人心,令人向往,给人以行动实践的强大精神助力。因此,红色革命文化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人们在红色革命文化的激励下不断前进、奋勇拼搏。无论处于何种时代,这些充满力量的革命文化都会指引着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定信念、顽强奋斗。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社会的本土情境为依托,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4]。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先进,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实践为标准,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党还从思想、行动、组织等层面展开积极的自我批评,同各种破坏社会主义文化的行为斗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政治立场的不懈坚持,才使思想领域的社会主义文化永葆生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任何时期,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5]。
二、坚定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
1.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核心价值观内涵
从宏观层面看,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融合了多种形式、不同结构的文化元素。我国的文化历史久远、内涵深厚,具有多元的表现形式。在历史变迁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在奋勇拼搏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石[6],文化需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实现其价值。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助于教育青年学生牢记民族文化历史、践行民族文化精神,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还可以实现传统民族文化中优秀品质的传承,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只有以良好的价值观念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传递,培育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
2.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
文化自信体现了人们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可及充分信任,文化自信更是一个民族在奋斗发展中的共同信念。在当代,以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7]。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青年大学生对完成民族复兴事业的信念和热情,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实后备力量。
3.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家的繁荣发展是一个民族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更是国家发展的坚实依靠。因此,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聚合民族向心力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坚实之力[8]。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是助力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能够在广大学生的心中种下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伴随其成长,最终开出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希望之花,将民族之力凝聚在青年学子身上。
4.坚定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渗透
文化自信体现了人们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坚定拥护的决心。文化本无国界之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在当代,文化已成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名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国际社会中融合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文化,其中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面对国际社会复杂的文化竞争和文化渗透,若不及时加以鉴别,则会危害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进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正向标准,建构和培育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成熟的文化价值理念。如此才能使大学生保持清醒头脑、学会文化鉴别,自觉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坚定文化自信的理想信念。
三、将文化自信内涵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1.积极弘扬,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元素[9]。培育文化自信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因此,要实现文化自信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互融合,便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把握其精神实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具体而言,可以选择古诗词、书法、古代乐器等典型传统文化以此为切入点,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积极宣传多种形式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历史传承。同时,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传统文化的话语表达,从而吸引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心中扬起文化自信的旗帜。
传播是文化的存在形式,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10]。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精神指引,更应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文化传播中焕发活力。我们应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首先,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社会发展史。以史为鉴,从中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通过开展中华古诗词大会、创办传统书法、国画学习会等,以崭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吸引人们广泛参与。最后,支持、引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推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铭记历史,做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者
形成、发展于战争年代的红色革命文化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血性。相较而言,红色革命文化具有更强的实践特征,它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目标,指引广大劳动群众为目标实现而奋勇前进、不懈拼搏。红色革命文化充分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艰苦奋斗的革命年代,我们党曾多次卷入非正义战争,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不因对敌作战而恐惧、不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轻言放弃。这是一种坚定不移、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凝聚,更是一种不怕强权而斗争的强大自信力量。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内容,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学生领悟红色革命文化的优秀革命精神,在生活中树立必胜的文化信念,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大胆逐梦。
红色革命文化产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无数共产党人为国奋斗、抛洒热血的文化记忆,它集中表现为不怕吃苦、英勇奋斗、为完成使命而不畏牺牲的顽强精神。红色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血色,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英雄先辈们坚定的家国信仰。历史当铭记,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先辈们的英勇奋斗历史于新的时空背景下的歌颂和传唱。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便要努力培养青年学子成为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者,实现革命文化的代际传递,凝聚文化自信的青年力量。红色文化具有鼓舞人心、并将坚定信念外化于行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红色革命文化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探访革命老区,于红色土地上行走,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意蕴。
3.与时俱进,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文化不仅需要学习和传承,还应根据时代特征和实践环境的变迁而被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社会的本土情境中形成、发展和创新的优秀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典型的中国风格[11]。从这一层面而言,充满中国元素和本土社会先进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饱含民族自信的文化。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并发扬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理念、坚持文化自信道路[12]。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聆听榜样人物的英雄事迹,充分认同社会主义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将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自身行动的价值指示。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以文化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13]。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的国家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凝练和展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4]。如果文化不因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变革创新,就会失去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文化自信的力量也会日渐式微。因此,在推动文化自信理念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元素,以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为依据,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以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为主题,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建设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保持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敏感性,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共同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是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积极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15],不断激励青年大学生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努力建设国家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