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规划对高校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提升的作用

2020-11-30马宏昕李丹阳

现代交际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认同感胜任职业规划

马宏昕 李丹阳

(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因此发出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生培养过程和成效注定是国家和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高校角度来看,在培养好学生专业技能和练就过硬本领的同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立志服务人民、奉献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祖国医疗事业输送优秀人才。近几年,国家和社会更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医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为繁重,临床技能实践对医学生的要求也尤为严苛。因此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性

岗位胜任力,指按照相应岗位需求,具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及可以取得优秀成绩的素质[1]1。就医学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除了要具备过硬医学技能之外[1]2,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等[2]。研究表明[3],临床实习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却使医学生在科研能力训练上有所欠缺。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和建立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体系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4],但教学改革是政策上发力,其时效性受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限制,而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体系的建立尚存很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5],因此探索和完善因人而异、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职业认同感、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医学生培养方式尤为重要。

结合我院建构的团学视角的医学生育人体系,围绕全面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共同轴心,通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临床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等途径同步强化医学生医德和医技水平。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对医技内涵有不同解释和要求,但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及创新能力是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我们探索确立了分阶段实施高校本科医学生“临床能力发展计划(Clinic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Program,CCDP)”,即实施一年级“专业认知计划”、二年级“专业融入计划”、三年级“专业拓展计划”和高年级 “专业提升计划”。通过CCDP实现研精医术,育优医德,注重创新,最终培养出具备精湛医疗技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如何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也是目前医学教育的重点,不仅要做好第一课堂的夯实,注重专业知识、实践训练和技能的提升,更要加强思想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锤炼,着重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人文素养水平。与此同时,包括任教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等在内的高校教师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专业知识基础、训练临床操作技能、强化职业认同、养成高尚职业道德、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着手,力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青年医生。同时,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职业认同感、医患环境、薪资水平、职业发展与晋升途径等[6],这些都是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提升工程中的着力点。

二、职业规划指导对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作用

在我们分阶段培养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过程中,目标导向不失为一种高效而有力的策略,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通过综合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环境等多重因素制定符合个人特质的职业发展计划和策略。因此在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工程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作用不容小觑。

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特定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7],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层面的自我认知、对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评估、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适时地评估调整等内容[8]。职业生涯规划因个体职业理想、兴趣、个性、资源、路径、环境等差异具有独特性,因分为近期、中期、远期计划具有阶段性,因多样复杂的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因视实际情况需要动态调整而具有发展性。“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职业规划就是“谋”的过程,它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激发内在动力、追求高层次人生需要、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提升职业选择的可行性、明确生涯发展目标、促进人职匹配和强化个性特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等重要意义。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职业测评和心理测试了解和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技能、职业认同和职业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主、客观相结合,全方位地认识自我。在环境评估部分,指导学生分别对自身家庭环境、所在学校环境和职业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等优势,依靠学校专业办学条件,把握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需求度。在确定职业目标时,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特点,理性地制定科学、明确、可行的阶段性和整体性有机结合的职业目标。最后在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职业启发、职业探索、职业体验和职业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领域有初步的认识,以自己的职业目标为导向拟定切实可行又高效的策略和方案[9]。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需求的改变,规划方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评估、调整和积极优化规划方案也非常有必要。职业规划的整个过程,可以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完善添砖加瓦,也是训练和提升大学生整合信息能力、思辨能力、核心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有力途径。医学生面临的学科分支方向非常多,不同专业、科室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做好医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可以让他们更加明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浩瀚的医学知识海洋中找寻自己擅长、自己认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价值的领域,进而更好地胜任自己的目标职业。

科学的思考、制定和实施职业规划方案对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10],医学生认识自身的能力、对职业的认可程度、人际交往能力、主动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医德责任感是用人单位较为关注的特质,而调查发现医学生自我认知的不全面、就业认知和准备的缺乏、职业规划理解的不充分,仍是制约医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问题。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11],还可以促进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医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我认知找到自己更为感兴趣的方向,在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劣势的前提下查缺补漏,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在职业认知过程中,增强对职业的定位及对学科的归属感和职业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强化技能的掌握;在职业目标的确定和拟定实施计划方案时,在增强自我时间管理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职业的启发、探索和体验,更好地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实习结合;在评估、调整规划和思考备选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辩证思维水平均得到训练和提高。针对上述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医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实施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促进岗位胜任力的增强。

三、职业认同感对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职业认同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有研究表明[12-13],个人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其职业认同感越强。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学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会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职业效能的强弱决定了医学生对职业的坚持程度、影响他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从业期间的情绪。针对二者的联系,夏小艳等人的研究[14]发现,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可以直接影响职业认同,也可以通过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效能间接影响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感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内而外对医学专业和医疗事业的认同促使学生渴求获取相关知识,在学习的探索中增进学习兴趣,进而重视专业知识在自己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次,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促使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增加了对职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也促使学生更加向往踏入职场,早日走进临床实践,亲身感受医生职业的魅力,造福患者,实现个人价值;再次,积极的职业认同感使学生为了更好地胜任心目中的理想职业而不断提升自我、强化理论和实践训练,“德术双馨”的职业追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在校期间各类课内外活动,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总之,做好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增进对医生职业的了解,使学生能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该怎样学习、学习哪些内容,能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的提升个人素质,厚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为医学生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因此培养学生积极而良好的职业认同感直接促进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进而提升岗位胜任力。

四、结语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积极抓住医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每个环节,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知程度,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增强职业效能感,都对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认同感胜任职业规划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