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术论文结论语类特征研究:回顾与思考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结构特征学术论文结论

周 凡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语类这个说法来源于拉丁语单词genre的翻译,原本指事物的种类,后来被文学评论家们广泛应用于文学样式的研究,相当于汉语中的“体裁”“风格”,其中使用最广的是“体裁”,但“体裁”这个说法通常局限于文学作品,不包括广告、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和非文学语料。俄罗斯学者巴赫金把文学上的语类概念扩大到非文学领域,语类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应用语言学领域认为,语类是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言语交际事件,话语社团成员共享的交际目的是特定语类生成、理解和接受的重要理据。(Swales,1990)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说,genre可以涵盖所有的语篇类型,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倾向于使用“语类”这个说法。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的许多学者尚未就语类的定义达成共识。总之,笔者认为,语类具有规律性,但是同一语类之间仍然可以有一些差别。语类自被引入语言学领域以来,对此研究的热度只增不减。语类研究起始于国外,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且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各有不同。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为语类特征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类特征的形式体现在结构特征中,语类特征的含义体现在语言特征中。语类结构特征指固定的、具有统计结构和特定文本类型的潜力。语类的语言特征是指文本内部句法,词汇和语法的语义特征。语类的结构和语言特征构成了语类特征研究的统一体。(肖林,2014)近年来,国内学者倾向于从语类视角研究学术论文的整体语类及各个章节的语类特征,其中包括学术论文引言、摘要、文献综述、结论及致谢语的研究,其中对引言和摘要的研究最多。结论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总结研究发现、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的重要作用,在学术论文中是画龙点睛之笔,一部分国内学者对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本文涉及的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收录的外语类期刊和硕博论文,检索时间范围为1990年1月1日到2020年1月1日,以“学术论文”“结论”“语类特征”为关键词检索,只综述语言学领域的文献,非语言学领域的文献非本文的讨论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结论的位置通常在一个事件的最后部分,是从一定的前提中推断出来的,内容通常为概括和总结整个事件,同时,结论的语言要求尽可能简洁明了。学术论文结论是结论的一种形式,Swales(1990)指出结论是学术论文的一个单独章节。国家标准U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同时,学术论文是对整个研究的概括总结,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一定的展望,因而结论往往更能体现该论文的价值。目前我国学者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语言不规范,语步不完整等,为了完善中国学术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规范中国学术论文结论的语言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研究。

(一)语类结构特征研究

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论部分的语步组织结构研究;二是不同语言之间结论的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1.结论部分的语步组织结构研究

古中美(2007)、朱奇嫣(2010)、段天婷(2017)及李伟超(2011)都采用了Yang和Allison的语步分析模式,其中古中美(2007)、朱奇嫣(2010)、段天婷(2017)指出,中国学者的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由四个语步组成,即“总结研究”“指明研究主要贡献”“指明研究不足”“将来的研究建议”。然而,李伟超(2011)的研究表明,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由五个语步构成,即“背景信息”“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研究推论”。此外,黄婉青(2016)运用Nwogu和Bitchener提出的结论部分语步模式,建立了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五语步分析模式,即“章节介绍”“研究重现”“研究发现总结”“研究评价”“今后研究建议”。杨贤健(2016)运用Chen和Kuo的分析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的语步和步骤分布很不规律。

2.不同语言之间结论的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外期刊结论的对比研究,硕博论文研究所占数量较少。古中美(2007)、魏宗磊(2014)、段天婷(2017)、姜龙,朱冰琦(2018)、吴鸿桃(2019)等学者从母语为汉语和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角度比较了他们的结论,以发现其结构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由于跨文化和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二者的结论语类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刘卉(2011)对比了母语为英语的人的英文期刊的语类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英文期刊的必要语步为两个:“评估本研究”和“对本研究的推理”。

(二)语言特征研究

国内关于语言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块特征、模糊限制语等的研究上。国内关于学术论文结论的语言特征研究,大多被整合到语类特征研究过程中,单独研究语言特征的文献数量依然相对较少。

从词块特征研究来看,李梦骁,刘永兵(2017)、谭天智(2018)对比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学者的结论语步在词块结构上的差异,研究表明,较之英语母语学习者,中国学习者动词词块的使用缺乏多样性。

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来看,苏培宇(2008)、张向向(2018)分别以 Hyland (1998)和Crompton对学术语篇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理论框架,对中英作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美作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总频率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张杰(2013)研究了中国学者应用语言学期刊的模糊限制语中的情态动词,丰富了学术论文结论的模糊限制语研究。与他们不同的是,张倩倩(2019)对语言学、经济学和物理学语篇中结论部分模糊限制语进行了跨学科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三个学科结论部分对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都较为频繁,但是在使用频率和使用类型上各有不同。

与上述研究相比,关于立场副词、语篇连贯及元话语的研究较少。王琳博(2019)对中美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中立场副词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立场副词的使用多于美国本族语者;袁静(2014)对中外英语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语篇连贯的呈现上存在显著差异。叶卢稚、韩梦仙、魏上予(2017)以英汉学者的英语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为研究对象,考察元话语在其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英汉学者在一些类别的元话语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语类结构特征和语言特征相结合的研究

国内一部分学者倾向从语类结构特征(宏观)和语言特征(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结论部分的语类特征,从宏观视角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Yang&Allison(2003)的结论语步分析模式,只有极少数研究使用了Swales、Nwogu和Bitchener的结论语步分析模型。从微观视角来看,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结论的语言特征,多是从第一人称代词、时态、情态动词等的使用特征来研究的。

从宏观上看,刘卉(2011)、李伟超(2011)、魏宗磊(2014)、李佳(2014)、任璐(2016)在宏观上都采用了Yang&Allison(2003)的结论语步分析模型,与他们不同的是,李明伟(2012)在宏观上使用了Swales的结论语步分析模型,黄婉青(2016)在宏观上使用了Nwogu和Bitchener提出的结论语步分析模型。他们的研究表明,结论的语类分析模型并不适合所有的论文,且不同类型的论文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调整语步结构。

在此基础上,这些学者又从微观视角研究了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语言特征。刘卉(2011)和李伟超(2011)从微观视角研究了第一人称代词、动词时态、情态动词的使用特征。魏宗磊(2014)、李佳(2014)、任璐(2016)在微观视角上分别研究了立场标记语、情态动词及动词、名词短语、形容词、连词、转折词的使用差异。他们的研究表明,语言特征对结论的语类特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现状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的研究视角比较全面,每种视角文献数量的分布比较均匀。一是从语类结构特征视角进行研究,共6篇;二是从语言特征视角进行研究,共9篇;三是从语类结构特征(宏观)和语言特征(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共7篇。国内没有明显的研究视角偏向,分布比较均衡。

从研究对象来看,以中外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的研究共18篇;以跨学科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共2篇;以中国学士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共1篇,以中国硕士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共1篇;国内学术论文结论的研究对象多为中外学术论文对比研究,对其他研究对象的涉及较少。

(二)不足与建议

通过对国内学术论文结论语类特征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以下几点不足,并给出思考与建议。

1.从语类特征研究的时间来看

国内语类特征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0年,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研究作为语类特征研究的一部分,出现得更晚。国外的语类特征研究大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国内早10年。相比国外来说,国内关于学术论文语类特征的研究更加滞后。从文献的数量上来看,仅有20多篇,研究成果的数量仍然很少。而学术论文作为中国学者展现个人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是个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写好学术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国内相关的学者应将加深对学术论文语类特征的研究,以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2.从研究视角来看

国内学术论文结论语类特征的研究视角分为三种,且比重比较均衡。只研究语言特征或语类结构特征,不足以从整体上说明结论部分的整体语类特征。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因此,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时尽量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反映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

3.从语类结构特征的研究来看

国内学者多采用Yang&Allison(2003)的语步分析模型进行语类结构特征的分析,这说明此语步模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是此模型是否比其他语步分析模型更适合分析语言学领域的语料,还未经证实。基于此,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语步分析模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语步分析模型。同时,可以在分析中国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结构特征上,总结出更加适合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结论语类结构特征模型,并且使之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

4.从语言特征的研究来看

国内学者在语言特征的研究上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对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数量却不多,例如模糊限制语、立场副词、语篇连贯等,所以呈现出多而不精的特点。由此,国内学者在研究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时可以集中于对某一语言特征的研究,从而使此方面的研究更加精准和有深度。

三、结语

国内语类特征的研究历时30年,和国外语类特征研究相比,国内语类特征研究仍然相对滞后。并且国内学者对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研究的关注更加滞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以看出,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虽然发展缓慢,但对语类特征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研究空间仍然很大。与学术论文的整体语类特征的研究相比,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研究仍然是被忽略的一个领域。到目前为止,关于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特征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国内在学术论文结论的语类结构特征研究和语言特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学者正在逐步建立中国学术论文结论的语步模式,并且对语言特征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力图为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结论写作提供完整架构和规范的语言指导,并且为中国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教学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结构特征学术论文结论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论莫言小说的复线式结构特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缺氮胁迫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原鳅属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信息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
结论
惊人结论